线部分三角形的顶角为120°、两腰长为r(Cl-)+y、底长为282pm,边角关系有 [r(Cl-)+y]=282pm,
据此计算x、y。
本题考查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涉及核外电子排布、杂化方式、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晶胞结构与计算、信息题信息提取与运用等知识,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灵活运用能力,注意识记常见的晶胞结构,把握晶胞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注意(5)的解答是难点,题目难度较大。 36.【答案】
(1) 丙酮 (1分) (2)碳碳双键、羧基(2分)
(3) 甲醇 浓硫酸 加热 (2分)
(4)(2分)
(5)C12H9N2OF3(2分) (6)
(2分)
(7) (4分)
【解析】
解:(1)A的化学名称为丙酮, 故答案为:丙酮;
(2)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羧基, 故答案为:碳碳双键、羧基;
(3)反应④为酸和醇的酯化反应,该反应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甲醇、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加热, 故答案为:甲醇;浓硫酸、加热;
(4)⑤为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5)F的分子式为C12H9N2OF3, 故答案为:C12H9N2OF3;
(6)E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
①所含官能团类别与E相同,说明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
②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1:1:6,根据H原子种类和个数比知,应该可以两个甲基且对称, 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
,
- 13 -
(7)和HCN发生加成反应、然后发生消去反应、水解反应、酯化反应最后发生取代反应得到
目标产物,其合成路线为
故答案为:。
A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C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G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比鲁卡胺;
(7)和HCN发生加成反应、然后发生消去反应、水解反应、酯化反应最后发生取代反应得到
目标产物。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和合成,侧重考查分析、推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反应前后碳链结构、官能团结构变化及发生的反应类型是解本题关键,采用知识迁移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题目难度中等。
- 1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