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
高三年级化学学科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分离方法与物质的溶解度或溶解度变化无关的是( ) A. 萃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异同分离,与溶解度无关,与溶解度有关的一般有萃取、重结晶、盐析、过滤、纸上层析等。 【详解】A、萃取是利用溶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而进行分离,故A不选; B、结晶是利用溶质在溶液中达到饱和而析出,故B不选; C、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异同分离,与溶解度无关,故C选;
D、纸上层析是利用试样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故D不选;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及选择,解题关键:把握分离方法及分离原理,难点:纸上层析是试样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利用扩散原理分离混合物。
2.下列铝合金的性质与其用于国产C919飞机外壳无关的是( ) A. 导电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硬铝属于铝合金,制造飞机外壳是因为有密度较小、硬度较大、耐腐蚀性较强等特点.
【详解】硬铝属于铝合金,制造飞机外壳是因为有密度较小、硬度较大、耐腐蚀性较强等特点,与导电性无关。 故选A。
B. 结晶 C. 蒸馏 D. 纸上层析
B. 密度小 C. 抗腐蚀性强 D. 硬度大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解题关键: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要记牢;还要理解合金的性质,即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 3.
、
、
中数字1、2、3表示( )
B. 质量数
C. 核外电子数
D. 质子数
A. 中子数 【答案】B 【解析】 【分析】
原子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 【详解】
、
、
中数字1、2、3位于元素符号的左上角,表示质量数,故选B。
4.不能正确表述二氧化碳分子的是( ) A. 键角:180° C. 比例模型:【答案】C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线型分子,由极性键组成的非极性分子,键角180°,碳原子比氧原子半径大。 【详解】A. 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线型分子,键角:180°,故A正确;
B. 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线型分子,碳氧以双键结合,结构式:O=C=O,故B正确; C. 碳原子比氧原子半径大,比例模型中氧原子大,故C错误; D. 由极性键组成的非极性分子,故D正确; 故选C。
5.对NH3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氨气 【答案】A 【解析】 【分析】
NH3在工农业生产中利用其物理性质:可作制冷剂;根据其化学性质可制化肥如:氨水、铵肥、尿素等,利用其还原性可制硝酸。
【详解】A. 工业上用合成氨法制氨气,故A错误;
B. 根据其化学性质可制化肥如:氨水、铵肥、尿素等,故B正确; C. 利用其还原性可制硝酸,故C正确;
B. 结构式:O=C=O
D. 属于非极性分子
B. 制氮肥 C. 制硝酸 D. 做制冷剂
D. 利用其物理性质:可作制冷剂,故D正确; 故选A。
6.Fe与下列物质反应的产物,能使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 ) A. H2O 【答案】D 【解析】 【分析】
滴入KSCN 溶液,显红色,可知反应后溶液中含铁离子,结合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来解答。 【详解】A. Fe与H2O蒸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不与KSCN 溶液反应,故A错误; B.Fe与O2点燃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不与KSCN 溶液反应,故B错误; C.Fe与S加热反应生成硫化亚铁固体,不与KSCN 溶液反应,故C错误; D. Fe与足量稀HNO3生成硝酸铁,滴入KSCN 溶液,显红色,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解题关键: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注意铁离子检验的方法。 7.检验NH4的方法是:向未知物中加强碱、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气体产物,该检验过程中不涉及的反应是( ) A. NH4+OH
+
-+
B. O2 C. S D. 足量稀HNO3
NH3+H2O B. NH3+H→NH4 D. NH3·H2ONH4++OH-
++
C. NH3+H2ONH3·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 NH4+OH
+
-
NH3+H2O铵盐与碱反应,故A不选;
B. NH3+H+→NH4+是氨气与酸反应,本题没有提供酸,故B选;
C. NH3+H2ONH3·H2O铵盐与碱反应生成的氨气在水中生成一水合氨,形成的平衡,故C不选; D. NH3·H2ONH4++OH-,氨气在水中生成一水合氨形成的电离平衡,故D不选; 故选B。
8.由一种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不可能( ) A. 硬度很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B. 常温下为气态 C. 属于原子晶体 D. 属于非电解质
由一种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可能是原子晶体,如金刚石;可以是分子晶体,如氩气,再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 【详解】A. 由一种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可能是原子晶体,如金刚石,硬度很大,故A可能; B. 由一种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可以是分子晶体,如氩气,常温下为气态,故B可能; C. 由一种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可能是原子晶体,如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故C可能; D. 非电解质是化合物,不可能由一种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故D不可能; 故选D。
9.能使Al(OH)3的电离平衡向碱式电离方向移动的是( ) A. HNO3 【答案】A 【解析】 【分析】
Al( OH)3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H2O+AlO2-+H+
-
B. H2CO3 C. NaOH D. 氨水
Al(OH)3Al3++3OH-,根据影响平衡的因素分析。
【详解】A. HNO3 与OH作用使其浓度减小,平衡向碱式电离方向移动,故A正确; B. H2CO3是弱酸,不与Al(OH)3反应,不能促进平衡向碱式电离方向移动,故B错误; C. NaOH与H作用使其浓度减小,平衡向酸式电离方向移动,故C错误;
D. 氨水是弱碱,不与Al(OH)3反应,不能促进平衡向碱式电离方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A。
10.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3FeO(s)+H2O(g)Fe3O4(s)+H2(g)-Q,H2O和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2min时仅改变一个条件,该改变的条件是( )
+
A. 减少c(H2O) 【答案】D 【解析】 【分析】
B. 增加c(H2) C. 增大压强 D. 升高温度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回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