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程标准]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内容: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特点:以________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__________强。 (3)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___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1)特点:屈原以____________为基础,采用________方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式________,易于表达情感,又称“________”。
(2)《离骚》:想象奇特,具有____________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3.汉赋
(1)形成:汉朝时,文学家以________为基础,创造出____________的综合文体——汉赋。
(2)特点:________华丽,________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__________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代表作:西汉____________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__________》。 4.唐诗 (1)原因
①唐朝________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②____________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发展概况 时期 代表诗人及作品特色 初唐 初唐的著名诗人有______、________等人。 ①高适、岑参的________,写出了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 盛唐 ②孟浩然、王维的________,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富于诗情画意。 ③李白以__________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 ④杜甫以__________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中唐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的________。
二、宋词和元曲
a
a
1.宋词 (1)原因
①________的发展,城市的繁荣。 ②________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能适应____________的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2)特点
①________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句子____________,便于抒发感情。 ②是宋代文学的____________和标志。 (3)代表人物
著名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__________,豪放派的苏轼、__________等人。 2.元曲 (1)形成
①宋代:民间兴起新的诗歌形式,即________,题材广泛,可雅可俗,____________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②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__________一起,合称元曲。元曲大多通俗生动,____________。
(2)代表:以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三、明清小说 1.兴起
______________,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发展
唐朝的短篇小说________和宋朝供说话人使用的________,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新阶段。
3.繁荣 (1)背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领域手工业、商业繁荣,________________出现。 ③________阶层壮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特点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____________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3)代表作品 ①四大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②其他: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和讽刺小说《____________》等。
知识点一 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是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它( ) A.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B.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 D.多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a
a
2.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龙舟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划龙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右图中的伟大诗人,这主要是因为( )
A.他在文学上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B.他创作了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 C.他的诗歌表达出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D.他在政治上主张革新政治,抵抗秦国的进攻
3.“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了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这是下列哪一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
A.楚辞 B.汉赋 C.乐府诗 D.宋词 4.唐朝名诗“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应出自( )
A.浪漫主义诗人 B.现实主义诗人 C.山水田园诗人 D.边塞诗人 知识点二 宋词和元曲
5.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中年以后作品的突出特点是( ) A.怀念中原故土,渗透了忧伤的感情 B.着重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C.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D.反映市民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
6.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下列诗词与下图所示风格最为接近的是( )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7.“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种文学体裁是( )
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