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三习题[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8 7:29: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 品 地 理 教 辅 资 料

2019.5

课时训练3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读图完成第1~2题。

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

①盆地边缘地区 ②河流上游地区 ③盆地中央 ④绿洲地区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来源:www.shulihua.net]

2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解析:第1题,塔里木盆地中部为自然荒漠,盆地边缘地区和绿洲地区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分布区,由于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第2题,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 答案:1D 2C

3.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草场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实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读图完成第3~4题。

[来源:www.shulihua.net]

有关图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是草地退化

B.土地利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

[来源:www.shulihua.net]

C.土地利用问题的后果是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 D.草地退化会导致沙化面积扩大

4针对上述土地利用问题,科尔沁地区恢复生态环境的正确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 ②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③发展单一放牧,规定只放一个畜种 ④实行轮牧、退牧 ⑤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舍饲养畜为游牧 ⑥依法加强草原保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⑥

解析:第3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第4题,要恢复草场生态,应控制人口,发展经济;改变单一放牧业,开展多种经营;实行轮牧、退牧;建设人工草场发展舍饲畜牧业;依法加强草原保护。 答案:3B 4D

5.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尾闾处的居延海,曾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孕育了古居延文明。近年来,居延海急剧萎缩干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居延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B.居延海地区载畜量减少 C.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数量增加 D.居延海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增加 答案:C

6. (2013·海南高考,18~20)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第6~8题。

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

8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解析:第6题,图中显示该地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多为时令河,会发生断流现象;结合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第7题,根据图示,丙地区附近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地形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光照强烈。所以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第8题,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流量小,河流流向为从甲流向丁。如果在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会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最终将导致下游丙、丁地区出现荒漠化。 答案:6D 7B 8C 二、非选择题

9.(2013·课标全国文综Ⅱ,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来源:www.shulihua.net]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解析:第(1)题,M处沙源来自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河流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沉积于河边、河床,枯水期河床裸露,成为沙源。H县城附近为风口,冬春季节强劲的西北风从内蒙古高原带来大量沙尘,在该区域沉积下来,提供沙源。第(2)题,应从风的类型、风向与地形走向的关系和地形特征角度分析。冬春季节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大;河谷为西北—东南走向,与风向一致,阻力小;M县城为河谷交汇处,风力叠加,所以风力强劲。第(3)题,沙丘群扩大的原因应该从以下方面分析:地形和风向不变,风力和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持续发生;人类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导致河水减少,河床裸露时间延长。沙丘群不会扩大的原因包括应从以下方面分析: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生态,植被覆盖率提高,沙源减少;沙源面积有限;M地沙丘群位于山与水库之间,增长空间有限。

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来源:www.shulihua.net](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10.读“‘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和“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分布

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块面积变化

(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主要是 ,加上 特别是 隆起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2)在我国的沙漠中较难治理的是 沙漠, 原因是 。

(3)海拉尔附近的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这些荒漠容易治理和利用的原因是 。

(4)防治荒漠化应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在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应将调整 结构和防风沙措施相结合;在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的绿洲,应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发展 农业。

(5)分析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治理措施。 答案:(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高大山地 青藏高原

(2)塔克拉玛干 水资源比较缺乏或者很难利用,几乎寸草不生

(3)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水分和植被条件相对较好 (4)土地利用 节水

(5)主要原因:自然条件恶劣,干旱,风大,沙多,植被稀疏;人口增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治理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合理放牧,防止过度开垦,保护好周围生态环境;加大荒漠化防治的投入,加强管理,加强执法力度。

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三习题[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o6lj3q39n9nplx1m54t1j03v4iv5u00au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