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全品高考地理最后冲刺题型技能突破3 地理图表分析 Word版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9 0:06: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图T3-8

13.下列有关④地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部和东南部濒临同一大洋B.气候干旱,以种植玉米为主 C.旱涝灾害频繁,对农业影响大D.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地至①地气温逐渐降低B.④地至②地气温变化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 C.③地是谷地,气温偏低D.③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图T3-9和图T3-10表示2010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情况。据此回答15~16题。

图T3-9 图T3-10 15.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北京B.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北京 C.内蒙古、黑龙江、北京、江苏D.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北京 16.优势资源与产业发展匹配最好的是( )

A.甲—乳制品加工 B.乙—水产品加工C.丙—木材加工 D.丁—奶牛养殖

题型3 地理图表分析

【题型解读】 1.坐标图

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配规律,点状图和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相对或绝对数量。

2.结构图

结构图主要包括扇形结构图、饼状结构图、柱状结构图、矩形结构图等。判读方法:①仔细阅读图例或图中文字说明以明确主题(比较哪些要素);②分析图中各要素的比例排序关系;③揭示图中反映的地理问题,并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建议与对策。

3.地理原理规律模式图

判读思路与内容包括:①抓住主要地理要素及其运动特征,明确主题(什么原理、规律);②相关知识的再现(原理和规律的主要内容);③相关原理、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4.因果关联与事物变化过程图

如荒漠化成因图、水土流失成因图、生产流程图等,判读思路与内容包括:①识别所表示的是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②注意从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中提取信息;③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5.地理景观图判读

①概览全图,了解图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②细心准确地观察该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细节特征及多种事物之间的联系。③据图中所反映的特征提取有效信息。④调动平时学习中储备的与提取信息相关的知识点。⑤整理思路,解答试题。

1.C [解析] 据图可以看出,我国海洋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在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总体结构逐步趋向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上升,而非持续上升;总产值一直升高。

2.B [解析] 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市场广阔,其海洋产业重点发展的措施和方向应考虑区域特征,B项比较符合区域发展的特点。

3.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临近滨河风景区,环境优美;靠近京港澳高速公

路和石黄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4.A [解析] 高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将会促进该地区的产业升级,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地区的客货流量将会增大,有可能增大当地的交通压力;随着产业的集聚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水资源会更加紧张。

5.C [解析] 低洼的地段水分过多,起垄增大了土层厚度,且有利于排水;需水灌溉时又有两侧低地蓄水,起垄对农田排灌非常有利。故C项正确。

6.A [解析] 沿等高线确定行向种植不利于排水,故B、D两项错误;沿等高线确定行向种植,利于保水保土和生产管理;树冠受光均匀与沿等高线确定行向种植无关。故A项正确。

7.C [解析] “移民就业”是指劳动力流向能就业的地区,能就业的地区对劳动力而言就是有大量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的地区。图中丙工业部门产品成本中工资比重最高,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故C项正确。甲是技术导向型工业,乙是动力导向型工业,丁是原料导向型工业。

8.A [解析] “移业就民”是指把产业转移到有大量劳动力的地区,我国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产业移入可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东部低端产业移出,有利于东部生产要素向更高一级的产业投入,从而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9.D [解析] 由图可知,随距离的延伸农户消费活动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由表可知,交通工具机动能力越强,农户的消费空间越大,故②④正确。3千米范围内集中了80%以上的消费活动;在3~5千米处,骑自行车消费小于骑摩托车。

10.B [解析] 由图可知,0~3千米范围内,集中了绝大部分农户消费活动,而成为农户强消费活动带;由图表可知,3~6千米弱消费活动带内,随距离的延伸农户消费活动比率不断下降,故①③正确。强消费活动带内,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的消费活动最集中;随着距离的增大,弱消费活动带内,交通工具对农户的消费空间影响越来越大。

11.C [解析] 结合经纬度和图示信息知,沿剖面线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地势起伏变大。中部位于亚欧大陆内部,由东西两侧向中部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大陆内部社会经济欠发达,人口稀疏,由东西两侧向中部自然灾害灾情逐渐减小。由东西两侧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景观体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2.A [解析] ①地位于30°N以北,近地面大气运动参与中纬环流。②地位于亚欧板块内部。③地地处内陆,地表径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地洋流为日本暖流,该洋流使沿岸增温增湿。

13.C [解析] 结合经纬网知④地所在国家为印度,该国东北部紧靠亚欧大陆,东南部濒临印度洋;该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旱涝灾害频繁,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印度属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较为落后。

14.D [解析] 结合图示知④地至①地的气温变化呈现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递变规律;如果是纬度因素的影响,④地至②地气温应降低,其出现最小值后又增大主要是因为地形影响;③地是青藏高原,气温偏低,该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15.B [解析] 由图可知,甲省级行政区牧草地比重大,应该为内蒙古,丁省级行政区建设用地占土地面积百分比最大,应为北京;黑龙江位于我国最大的林区,林地比例最大,江苏林地比例最小。故本题选B项。

16.A [解析] 由上题可知,甲为内蒙古,草原面积广大,畜牧业较发达,适宜发展乳制品加工,A项正确;乙森林资源丰富,不适宜发展水产品加工,B项错误;丙林地比例最小,不适宜发展木材加工,C项错误;丁是北京,土地资源总量小,不适宜饲养奶牛。

2015全品高考地理最后冲刺题型技能突破3 地理图表分析 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o7rf2dxbt036aw5tvxo0daes3y38300wzx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