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复习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58: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其次,根据学生气质特点进行个别教育。

最后要注意和防止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的病态倾向发展。 3、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认识,分析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 答:首先生物因素是造成男女两性心理和行为差异的前提。

另外,导致男女两性心理和行为的差异更多的是社会因素:首先是家庭的影响,父母对于男女孩的教育方式有差异;其次社会现实也是造成男女性别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

教育因素对男女的差异的形成更为深刻、突出和显著。教育对男女两性差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

4、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因“性”施教。

答:首先要在教育中指导学生发扬男女性别各自的优势,克服劣势;创造条件,加强男女两性的交往;消除偏见,对男女一视同仁;针对学生具体对象具体分析;教育儿童正确认识自己;修订教材和课外读物,消除男性社会一边倒的传播。

第六章 学习的理论观点

一、选择题

1.按照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将学习分为( )。

A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B 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C 发现学习与机械学习 D 接受学习与意义学习

2.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 )。 A新旧知识的联系 B 认知结构 C 知识建构 D 自主探究

3.有意义学习的条件除了材料有逻辑意义、学习者的积极心向,还包括( )。 A 概括性联系 B 非人为联系 C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 D使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4.旨在发掘人类的心理潜能,强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是( )最根本的目的。

A 人本主义 B 建构主义 C 认知主义 D 行为主义

5.(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的双向作用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

A 人本主义 B 建构主义 C 认知主义 D 行为主义

二、名词解释 1.强化: 2.程序教学: 3.发现学习: 4.有意义学习: 5.先行组织者:

三、分析题

9

1.如何帮助刚进入一年级的新生尽快掌握课堂常规,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请说明理由。 2.如果你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班主任老师,你希望同学们都能讲文明、讲礼貌,你如何选择一个榜样? 四、研究与设计

1.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设计小学数学《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请说明设计思路。

答案

一、B B D A C

二、1.有机体行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该行为以后的发生概率。

2.20世纪由斯金纳所创立,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 3.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经过自己的探索寻找,以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

4.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5.它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三、1.将课堂常规先划分为一个一个小的、具体的目标,如课前准备、上课发言举手、认真听讲等具体目标,然后通过逐步强化可以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对于达到目标的儿童给予及时强化。通过消退则可以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即通过不予强化来减少某类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在塑造行为时要注意这样一条原则:学生必须在他们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得到强化,同时这些行为又必须能向新的行为延伸。对于能在一节课保持良好行为的学生,就应该在超过一节课的时间再予以强化。

(也可以运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来说明。)

2.研究表明,榜样在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愈相似,愈容易引起个体的观察学习。同时,人们倾向于注意那些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拥有权力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而社会地位较低、能力较弱、权力很小且缺乏吸引力的榜样则难以成为模仿的对象。作为班主任,可利用班会课时间,集体选举本班男女生各一名,这两个榜样不仅讲文明礼貌,而且人缘最好的、担任一定的班级或学校职务、学习成绩也很突出的同学,并且授予他们为“班级文明小明星”。

四、设计思路:因为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周长的概念,也知道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了,那么可运用说明性的“先行组织者”策略,第一阶段:呈现先行组织者。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周长、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这个包摄性更高、更广的知识来引导,提供正例;第二阶段: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通过教师的讲授、动手测量等手段来学习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使学习材料的逻辑顺序外显化;第三阶段:扩充与完善认知结构。通过整合协调的原则,提示新知识正方形周长计算与长方形周长计算之间的关联,使学习者将新知识扩充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具体设计略。

10

第七章 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填空题

1. 和 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2. 学习动机的理论主要

有 、 、 、 、 。 二、名词解释

1. 学习动机 2. 归因

3. 成就动机 4. 自我效能感 5. 附属内驱力 三、思考题

1. 有人说,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好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 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谈谈以后你当了本门专业的小学老师后,你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

一、填空题

1.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2.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

二、名词解释

1.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 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3. 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4. 自我效能感: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5. 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三、思考题

1.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却不是唯一的条件。因此,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存在动机与效果不太一致的情况。

11

2.结合专业课程特点(略)

(1)从知识的角度:强调学习内容的知识性、探索性和实用性使学习内容具有知识性、探索性和实用性 (2)从组织教学的角度

①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②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适当进行表扬和批评: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运用表扬和批评,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④ 适当开展竞赛,

(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八章 知识的建构

一、填空题

1.安德森将广义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 ,另一类为 。 2.学习“dog”的意思是狗,这属于 。 3.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 的关系。

4.规则学习有两种形式: 和 。

5.加涅从学习结果分类的角度来看,程序性知识包括对内调控的 和对外办事的 。

二、选择题

1.陈述性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

A概念学习 B 图式学习 C符号表征学习 D命题学习 2.规则的学习以( )先决条件。

A 高级规则 B 定义性概念 C 具体概念 D 辨别

3.奥苏伯尔将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区分为意义同化的三种模式是( ) A 辨别学习 B下位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4.根据迁移的层次,可分为( ) A 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B 知识的迁移、动作技能的迁移、态度和情感的迁移、能力的迁移 C正迁移和负迁移

D 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

5.原先学过“鱼”的概念,现在学习“草鱼”的概念,是( ) A 并列结合学习 B 上位学习 C 下位学习 D 辨别学习

三、判断题

1.知识整合的实质就是,将相互关联的知识组成网络状的知识体系。 ( ) 2.认知策略属于陈述性知识,但是智慧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 ( ) 3.“我很喜欢他。”这是一个命题。 ( ) 4.人的长时记忆保持的是句子本身而不是它的抽象意义。 ( )

12

搜索更多关于: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复习资料 的文档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o8bi5lzj67d82u9y9bb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