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4时20分 B、15时20分 C、2时20分 D、3时20分 17.下列四幅图中,可能为该日日照图的是(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
18.读北半球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太阳直射点在北纬15o,回答以下问题:
(1)该地的地理纬度为___________。
(2)该地何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_________,最大值为_______。此日前后( )
A.洛阳地区草木茂盛 B.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连绵 C.地中海沿岸风雨交加 D.圣地亚哥干旱少雨 (3)在图中作出最大值时的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
19.下图为北京时间12时的日照图,图中AB为完全的昏线,完成下列要求。
(1)标出图中a、b的经度。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 (3)此时,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正值__________(雨季或旱季)。
(4)这一天,__________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9
20.读杭州(30°N,120°E)和甲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完成:
(1)这一天杭州的昼长为 小时;甲地的昼长为 小时;两地同处在白天的时间为 小时;两地的时差为 小时。
(2)甲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3)图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4)该日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北京 B.海口 C.新加坡 D.悉尼
答案
10
1.A 图中K、L、M三条曲线所处的最高位置代表当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它们的位置都偏向于a方一侧,而该地又在40°N,其正午太阳偏于南方,所以a方应该代表南方。
2.A 根据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可知:K、L、M分别代表的是冬至、春秋分、夏至日,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日落最早、日出最迟,随日出同步的升旗也最迟。春秋分日各地昼夜等长,北京与江苏白昼等长。长江口外海域盐度夏季多雨时最低。冬至日,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3.D 因为图中甲地的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发生在北半球,太阳高度始终为22°,为极昼,所以甲地不可能处于低纬度,可排除A、C项,又因为66°34′N虽有极昼发生,但与晨昏线是相切,不可能保证太阳高度始终为22°,也错。
4.B 从图中可看出:乙地的最大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大于甲地,即大于22°。可据此排除A、C项。由甲地的最大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90°+直射点纬度=22°得:直射点纬度=22°N,从乙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看,乙地接近极昼,即纬度接近66°34′N,而66°34′N的正午太阳高度H=90°-66°34′+22°=45°26′,所以可推知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应为接近该数值的44°。
5. A 太阳直射22°N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地处尼罗河主要补给水源地的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正值多雨季节,促使尼罗河入汛,河水泛滥。此时北极极昼,是考察的好时光,地处南半球的巴西热带草原进入干季,草原一片枯黄。但澳大利亚北部因大陆气压高而盛行吹向海洋的东南风。
6. A 悉尼只有在春秋分日时才会从正东升起,而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22°N,不可能,正北升起任何情况下均不可能。在南半球的秋分—冬至—春分之间,悉尼的太阳升落比春秋分偏北,所以是东北升、西北落。
7.C 8.D 9.A 7.从经纬度可判断出,该图位于南半球,甲位于丁地的东南面。8.虚线是昏线说明南极地区有极昼,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故A错误;乙地位于0度经线,乙地的时间为20时时,全球没有被平均分为两天,B错误;丁地是西经20度,时刻比乙地晚,C错误,D正确。9.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越往南白昼越长,A正确。
10.C 11.A 12.C 10、从图上可看出,西经20°到西经170°为白天,白昼长为10小时,此时,西经95°为12点。则北京为2时20分。11、由于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公转速度快。12、A、B、D三项都是北半球夏季的情况,而,此时,北半球是冬季,C正确。
13.A 14.A 15.C 由题意可知,此日为北半球冬至日,北极圈内的终年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有极夜现象,尼罗河河水夏季是汛期,主要受来自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水源补给,南半球此时为夏季,好望角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附近海面风浪不大,利于航行。P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心,故可以判断P点所在的90°W为12点,故北京时间(120°E)为12+6+8=26,即为12月23日2点。由题意知180°经线为6点,为此从180°经线起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至地方时为24时的地方为12月22日。即占了全球的
,都属于P点所在的日期。由图中可知P点位于密西西比河平原,由于北半球此时为冬季,
夏季才是汛期,美国的西部海岸城市属临空型工业布局类型,并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火山、地震。故答案选C。 16.A
17.D
18.(1)75N (2)6月22日 3826 A (3)将图中曲线整体上移82620.(1)14 12 3 10(2)0°,30°W(3)15°N,120°E (4)B
11
0
0
‘
0
‘
19.(1)a.105°W b.165°E(2)(23°26′S,120°E)(3)旱季(4)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