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复习提纲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6 9:25: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地形: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的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 高原。

2、气候: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它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3、东北平原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4、主要农作物:北方地区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还有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北方地区发展农业面临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采取的解决措施有南水北调和发展节水农业。 5、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 6、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原因是什么? 答案见课本

7、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见课本

8、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农作物一年一熟,东北平原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国家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9、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东北三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10、东北三省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答案见课本东北工业发展滞后的原因

11、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纬度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12、东北三省发展农业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由于大面积的开垦荒地,导致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13、为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

14、我国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15、我国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 16、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7、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北麦南稻的分布特点。

18、我国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

19、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西低。

20、我国南北方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一年两熟或三熟;北方交通运输以陆路为主,南方以 水运为主。

21、北方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南方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造成其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河流流量北方小南方大,主要原因是降水不同;所以划分南北方的依据是气候。

22、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也大致是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其划分依据是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

23、我国青藏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和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一致,划分依据是地势的差异。

24、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目前,该高原最严峻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25、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什么?答案见课本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2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是什么?答案见课本

27、要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答案见课本 一方面:

另一方面:

28、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以盆地、高原为主,东部地区多为平原、山地和丘陵。

29、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30、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经济作物有油菜、茶和竹。 31、南方地区发展农业有什么有利条件?

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发展

32、为什么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西双版纳位于云贵高原南部,北部有高原和山脉阻挡,因此不受寒潮影响。广州地处南方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北部不能完全阻挡寒潮的进入。

33、从生活、生产等方面分析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长江为长江三角洲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交通运输提供了强大支持,也提供了水产品,有地促进了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

搜索更多关于: 复习提纲2 的文档
复习提纲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oi9w51jxk5o77k3185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