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身体、品德、性格和审美的发展。而品德和性格的发展是全面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幼儿品德教育的实施方法
幼儿教师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的一面镜子,向幼儿灌输任何东西,自己都先做出好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好的品德,就会为他们美好的前程创造条件。让自己的一举一动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的缘故,他们离开家庭、离开父母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老师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这就要求教师要象妈妈一样去细心呵护、关心、帮助每一个孩子,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精神环境,用爱心去温暖孩子的心田,孩子在获得爱、感受爱的同时,逐渐也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帮助别人,同时一种互敬互爱、懂礼守纪的良好个性、行为品质也在逐渐的形成。幼儿教师要意识到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加强品德修养和心理修养,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我们不小心撞到了孩子,就会蹲下去真诚的向孩子道声“对不起”;我们在打扰孩子的时候,就会悄声的说“对不起,打扰一下”;我们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对孩子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以往,教师都会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然而今天我们真正走入了孩子们的世界,溶入了孩子之中。
1.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
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因此,幼教工作者必须从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做起,教会孩子一些礼貌用语;不骂人、不说谎、不讲脏话;尊敬和尊重别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等,使孩子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培养孩子与他人友好相处的品格。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他们在家里很少和别的孩子交往,所以形成了“自我中心”的思想,来到幼儿园后不能和别的孩子友好地相处、快乐地交往。所以我们必须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孩子与他人友好相处的品质,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吃,有玩的大家一起玩,让孩子学会帮助别人,有不同意见和同伴商量着解决问题等,这样也能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3.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培养孩子勇敢、坚强、活泼的性格和勤劳、俭朴的品质。勇敢、坚强、活泼的性格可以使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和克服困难,会独立地解决自己生活中的小问题,能够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所以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鼓励孩子大胆地发言和展示自己的才能,努力培养孩子勇敢、坚强、活泼的性格。其次,就是要培养孩子勤劳、俭朴的品质,勤劳和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实际的教学中教育幼儿从小热爱劳动,教会他们和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树立劳动意识,品尝劳动的快乐,爱惜我们的劳动成果;老师也可以通过对一些现实例子的讲解让孩子明白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养成节俭的良好品质。
4.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爱国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热爱祖国是人类的美德,对于祖国的热爱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道德面貌。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必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把热爱祖国具体化、形象化,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受到深刻的教育和感染。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能使孩子在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更能使孩子做任何事都会有始有终。
纵观每个人的发展历程,他的成功与发展和他的品德密切相关,幼儿时期灌输的做人原则和培养的品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将来作为社会成员的素质。所以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质,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苗子。
5、建立家园互动桥,让家长用真爱去感染孩子。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大家都认可一句话:“最了解孩子的莫过于父母”。。家庭教育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关键环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作为家长,必须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我主张家园及时沟通,共建互动桥,真正走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唤起对孩子内心需求的真爱,这样孩子的品德、心智才会健全发展。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要身正,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或许我们的一句话、一个手势、甚至一个眼神就会影响甚至改变他们的一生。特别是家庭成员间在生活中应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与邻里、同事友好相处,关心别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在生活中无形的为孩子做出榜样。如父母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孩子也会向父母学习爱护
公物、讲究卫生。父母能够和平地与人解决矛盾纠纷,孩子就不爱与人打架。反之孩子就会进行不好的模仿,就不利与幼儿的发展。其次,父母在生活中对幼儿的做法做出正确的评价。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为孩子指明方向。有的家长脾气急躁,只要孩子犯错了,不管什么原因,先劈头盖脸的责骂一顿,或者是暴打一通。这样家庭的孩子很容易丧失自信,正处于叛逆期的他们也可能就此反叛,不愿意去改正错误。而有的家长却“性情温和”,无论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他都会“耐心细致”的说教,哪怕是同样的错误短期内重复发生了若干次。这样家庭里的孩子很容易形成错误的道德判断,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是爸爸妈妈说教过了那么事情就此完结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不少家长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孩子的教育上出现了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有些孩子在道德认识上完全混淆,误认为金钱就是一切,人与人之间是不可信任的,所以父母应从家庭实际出发,根据孩子身心发育的特点和品德形成的规律,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抓起,循循善诱,以情导行,以事明理,对孩子进行生动的渗透性的道德启蒙教育。
居里夫人认为:人之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格之高尚。因此,她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格。我们在此将居里夫人对孩子品德教育的部分内容作以介绍,以供年轻父母们参考借鉴。
(1)培养孩子节俭朴实、轻财的品德。居里夫人对女儿的爱,表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