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使用专门的黄土薄壁取土器,其内径不宜小于120mm,刃口壁厚不宜大于3mm,刃口角度10o~12o,控制面积比为12~15%,其尺寸、规格可按附表5采用。
黄土薄壁取土器的尺寸、规格
外 径 mm <129 刃口内径 Mm 120 放置内衬 后内径 mm 122 盛土筒长 mm 150~200 盛土筒厚 mm 2.0~2.5 余(废) 土筒长 mm 200 面积比 % <15 切削刀刃口角度 o 12 3.在卸土过程中,不得用榔头等敲打取土器。土祥推出取土器后,应注意防止土筒回弹崩开。
4.土样取出后,应检查土柱质量,如发现土样有受压、扰动、碎裂和变形等情况时,应将其废弃,并重新取样。
5.应经常检查钻头、取土器的完好情况.当发现钻头、取土器有变形、刃口缺损时,应及时校正或更换。
6.对探井和钻孔的取样结果应经常对比、检查,及时发现取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更正。 (五)膨胀性岩层钻进
1、在膨胀性岩层,如膨胀土、铝土、含水的页岩、泥岩等岩层中钻进,易引起缩孔、糊钻、蹩泵等现象。钻进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头宜采用肋骨式或加大内外出刃的硬质合金钻头,水口高度不小于20mm,内壁可增设水槽,其宽度为6—8mm。
(2)用优质泥浆护壁时泥浆性能指标应符合下表。
(3)钻进时应降低钻压,提高转速和加大泵量,回次进尺控制在0.5~1.0m。 (4)取芯宜采用双管钻具或无泵反循环钻进。
(5)当发现孔壁严重收缩时应随钻随下套管,并详细记录。
冲洗液性能 岩层性质 一般岩层 吸水膨胀岩层 坍塌、掉块岩层 裂隙岩层 涌水岩层 密 度 (kg/L) 1.05~1.15 1.2以上 1.05~1.10 1.2以上 粘 度 (s) 18~20 20~25 22~28 失水量 (mL/30 min) 15以下 8以下 10以下 12以下 4以下 含砂量 (%)
(六)含洞穴岩层钻进
9
1、含洞穴岩层钻进应符合下列规定:
(1)孔径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洞穴分布情况选择。
(2)钻进时应采用低钻压、慢转速。当发现进尺突然加快、漏水、掉钻或有异声时,应立即检查钻具连接情况或用轻压、慢转速探索钻进。
(3)当钻穿空洞或大裂隙顶部时应立即停钻,将钻具慢慢下落至底板,并应记录顶、底板的深度,洞内充填物及其性质、成分、水文地质情况等。 (4)洞内有充填物时应采用干钻或双管钻具钻进,以利取芯。
(5)当钻过空洞后应下导向管或接长岩芯管,其长度为空洞高度的2~3倍,并用轻压、慢速钻至空洞底板下2~3m后,用套管隔离空洞。
(6)倒杆时应吊住钻具,升降钻具应减速,并注意遇阻情况。 (7)岩芯应采用卡簧或爪簧取芯钻具卡取。 (七)滑坡钻探
1、滑坡钻探应采用干钻、无泵反循环或双层岩芯管方法进行。
2、在活动的滑坡体上钻探时,应设专人监视滑动体位移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3、滑坡钻探应结合岩层情况、滑坡体稳定程度、滑动面位置及滑床岩性等,确定下入套管的深度。
4、滑坡钻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探中,当接近预计滑动面(带)以上约5 m或发现滑动面迹象(软弱面、地下水)时,必须采用干钻或空气钻进,并宜增大钻压、降低转速,提高岩芯采取率。回次进尺不得大于0.3m,并应检查岩芯,确定滑动面位置。
(2)钻进中应检查钻孔是否歪斜,当发现孔内不正常时应及时提钻检查。 (3)钻进中应及时取样鉴定和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八)水上钻探
在较宽、水深、流速较大河流上钻探时,可采用木船或铁船。 1、钻船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距岸50m以内的钻孔可直接丈量定位,当距离较远时,可采用经纬仪视距定位。当孔位允许误差为±0.5m时,可采用经纬仪交会法或者光电测距仪定位。
(2)钻船定位后应进行复测,当超差时应重新校正孔位。 2、下保护管的规定
10
(1)当水深大于5m且流速大于2m/s时,应安装保护管。
(2)保护管的口径应根据覆盖层厚度、钻孔要求和流速确定,可采用外径180~273mm的套管。流速急、水情复杂水域,宜采用外接箍厚壁套管。
(3)保护管的下部应采用长管,上部用短管,并准备0.3、0.5、0.7、1.0m的短管数节,以便水位涨落时使用。在潮汐河流或浅海上钻探,可安装插入式活动孔口管。 (4)在水流湍急的河流中安装保护管时,应在接头外另加保护夹板加固,夹板两翼方向应与水流方向平行。
(5)保护管应根据流速设保险绳,拴于保护管的中、下部,绳与水平的夹角应小于45°。钻船长度不足时应在船头安装牵引保险绳拉架,由专门绞车和专人操作。
(6)安装保护管前应探明河床情况,土质河床应采用筒状或齿状管靴,岩质河床应采用带钉管靴。保护管下入河床的深度,应根据河床石质及冲刷情况确定,宜为1~5m。 (7)保护管安装后各定位绳及保险绳应均匀绞紧,保持护管垂直。 3、水上钻探的安全规定
(1)在通航江河上进行水上钻探应首先与当地水上公安、航务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共同研究维护航行和钻探安全问题,并由航务部门将钻探地点、钻船上设置航标和信号等有关航行注意事项,通知有关单位。
(2)水上钻探应与当地水文、水利、气象单位取得联系,并调查收集有关资料,随时观察气象、水情的变化,雨季汛期应特别注意安全。
(3)钻船上必须具备有足够的救生衣、救生圈和应急用的太平斧、钢凿等设备,并应放在明显易取处,不得随意移动。
(4)钻船平台两侧必须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高度不得低于1.2m。在孔口及易落水处,应设置安全网。
(5)对钻船船身和平台的坚固性,锚绳及船舱积水情况应经常检查和处理。 (6)在通航的江、河上钻探,钻船应按当地航运部门避碰规则悬挂号灯与号型,必要时应加设航标。在重雾或雨天视线不清时,钻船上应显示强烈灯光或声响信号。 (7)在通航河中,各锚位在白天设红旗,夜间设红灯。对锚绳上停挂的漂流物,应及时清除。
(8)当钻船上游河段弯曲、视线不良、流速过大时,应在上游适当地点设指挥站或指挥船,并由专人负责,警告航行船只及排筏。
(9)水上钻探中,当遇有竹、木筏或失去控制的船只,巨大漂浮物对钻船安全有威胁
11
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协助避让或砍断锚绳。
(10)钻船应减少挡风面积,遇大风时钻船的围封布应及时卸下。遇台风时应停钻靠岸。
(11)水上钻探应配备对讲机或其它通讯设备及交通运输船。交通船的大小应根据风浪、载重量及停靠钻船方便等因素确定。
第五章 水文试验钻孔
抽水试验技术要求 1、一般技术要求
(1)钻探过程中必须按有关要求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2)为查明每个含水层(带)的静水位、承压水头高度、水质、水量和进行分层评价,要求在各含水层之间进行严格的止水工作。
(3)根据含水层(带)颗粒级配情况,选择不同类型、规格的过滤器。安装过滤器的长度、位置应与含水层相对应,严禁错位。
(4)抽水试验必须在彻底清除井内泥浆、破坏井壁泥皮,抽出渗入含水层中的泥浆颗粒,恢复含水层的天然透水性之后进行。为此,必须在井、过滤器安装完毕、开始抽水前彻底进行洗孔。
(5)钻孔结束,洗井达到要求,地质人员验收后方可开始抽水试验。 2、抽水试验要求
抽水试验前后应准确测量有效孔深,试验孔采用稳定流抽水试验,对各含水层进行分层抽水试验,要求一次性钻至设计孔深后,从下至上进行分层抽水,首先对基岩地层进行抽水试验,然后封住基岩部分钻孔(注意留3~5米作为沉淀管)、然后对上面含水层进行抽水试验。
(1)基岩部分抽水技术要求:
①视基岩的破碎程度,决定对含水层部分是否下滤管。 ②清孔至水净沙清,量取稳定水位。
③正式抽水试验,水位稳定后,持续抽水时间为24小时。若为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其延续时间应符合有关规定。
④抽水试验结束后取水样1500ml。停泵后测量恢复水位。 (2)第四系各含水层抽水试验要求: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