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某化合物存在金属阳离子,则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HF比H2O稳定,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 D.CS2、PCl5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含化学键,多原子构成的分子中含共价键,故A错误; B.化合物中存在金属阳离子,则一定含有离子键,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氟化氢比H2O稳定,是因为氢氟共价键强度大的缘故,与氢键无关,故C错误;
D.PCl5中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需要结合一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磷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化合价为+5价,5+5=10,P原子最外层不是8电子结构,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我国科技成果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厨余污油裂化为航空燃油 A.A 【答案】D 【解析】 【详解】
B.“深海勇士”号潜水艇用锂电池供能 B.B
C.以“煤”代“油”生产低碳烯烃 C.C
D.用“天眼”接收宇宙中的射电信号 D.D
A、航空燃油是厨余污油通过热裂解等技术得到一种长链脂肪酸的单烷基酯,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A;
B、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B; C、煤制烯烃,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C;
D、用“天眼”接收宇宙中的射电信号,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3.恒容条件下,1molSiHCl3发生如下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
已知:v正=v消耗?SiHCl3?=k正?x2?SiHCl3?,
v逆=2v消耗?SiH2Cl2?=k逆?x2?SiH2Cl2?x?SiCl4?,
k正、k逆分别为正、x为物质的量分数。逆向反应速率常数(仅与温度有关),如图是不同温度下x?SiHCl3?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v正?a? B.化学平衡状态时,2v消耗?SiHCl3?=v消耗?SiCl4? C.当反应进行到a处时, v正16= v逆9D.T2K时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molSiHCl3,平衡正向移动,x?SiH2Cl2?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由图可知T2>T1,且对应x(SiHCl3)小,可知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且v正a>v逆b,故A错误; B.v消耗(SiHCl3)=2v消耗(SiCl4),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反应进行到a处时,x(SiHCl3)=0.8,此时v正=k正x2(SiHCl3)=(0.8)2k正,由反应可知转化的SiHCl3为0.2mol,生成SiH2Cl2、SiCl4均为0.1mol,v逆=2v消耗(SiH2Cl2)=k逆x(SiH2Cl2)x(SiCl4)=0.01k逆,则 v正?0.8?2k正=,平衡时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x(SiHCl3)=0.75,结合反应中转化关系可v逆0.01k逆11?v正?0.8?2k正64?4k正4=88=,则==知,故C错误; 2vk逆90.01k逆逆?0.75?9D.T2K时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molSiHCl3,体积不变时压强增大,但是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x?SiH2Cl2?增大,故D正确; 答案选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有两种二氯代物 B.1 mol CH2=CH2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5NA 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是CH3Cl D.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分子不是由单双键交替组成的环状结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甲烷为正四面体构型,所以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故A错误; B. 1 mol CH2=CH2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6NA,故B错误; C.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多步取代反应同时进行,所以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为多种氯代烃与氯化氢的混合物,故C错误; D. 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分子不是由单双键交替组成的环状结构,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5.NA是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LHF中含有的氟原子数目为NA C.密闭容器中,lmolNH3和lmolHC1反应后气体分子总数为NA D.在1L 0.1 mol/L的硫化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12g石墨烯里有1mol碳原子,在石墨中,每个六元环里有6个碳原子,但每个碳原子被3个环所共有,所以每个环平均分得2个碳原子,所以1个碳原子对应0.5个环,所以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A,故A不选; B. 标准状况下,HF是液体,故B不选; C. NH3和HC1反应生成的NH4Cl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是离子化合物,故C不选; D. 1L 0.1 mol/L的硫化钠溶液中,如果硫离子不水解,则硫离子为0.1mol,但硫离子会发生水解:S2-+H2O故选D。 6.古往今来传颂着许多与酒相关的古诗词,其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较好地表达了战士出征前开杯畅饮的豪迈情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忽略酒精和水之外的其它成分,葡萄酒的度数越高密度越小 HS-+OH-,所以阴离子数目增加,最终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故D选。 B.古代琵琶的琴弦主要由牛筋制成,牛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制作夜光杯的鸳鸯玉的主要成分为3MgO?4SiO2?H2O,属于氧化物 D.红葡萄酒密封储存时间越长,质量越好,原因之一是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其密度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减小,因此葡萄酒的度数越高密度越小,故A说法正确; B. 牛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说法正确; C. 3MgO·4SiO2·H2O属于硅酸盐,不属于氧化物,故C说法错误; D. 密封过程中一部分乙醇被氧化酸,酸与醇反应生成了有香味的酯,故D说法正确; 答案:C。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B.12g6C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6NA C.25℃时,1LpH?2的H2C2O4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02NA D.9.0g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的数目为0.3NA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二者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当有2mol二氧化碳参加反应时,一共转移2mol电子,因此当有 142.24L=0.1mol二氧化碳参加反应时,转移0.1mol电子,A项正确; 22.4L/mol12g6=mol,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算出其1个原子内有8个中子,故 14g/mol7B.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一共有 48mol中子,B项错误; 7C.pH=2的溶液中c(H+)=10-2mol/L,根据n=c?V算出H+的物质的量为10-2mol,C项错误; D.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二者的最简式不一样,因此无法计算,D项错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