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学区工作总结
目录
第一篇:古城学区2020年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第二篇:高牛学区小学2020—2020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第三篇:2020年学区工作总结
第四篇:2020年学区普法工作总结
第五篇:学区2020年教学工作总结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古城学区2020年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古城学区2020年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及县教育局美好乡村建设的要求,古城学区对推进生态怀远、建设美好乡村、打造幸福家园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经过一学期努力,美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现将本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整合教育资源,促进美好乡村建设
1.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各小学建立幼儿看护点。以方便学生求知求学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充分利用和整合现今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力度,使农村小学布局更加合理,选址更加科学,校舍更加安全。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和均衡教育的发展,促进美好乡村建设。
2.根据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部署,我学区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春季学期的学生资助工作。全学区在籍生4256
人,受助学生163人,初中按标准每人每学期750元,合计发放资金10.5万元。幼儿资助20人,合计发放资金 1.2万元。
二、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加快实施农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从项目、资金和师资上加大投入力度,帮助农村中小学更新教育设施,扩充教育功能,实现办学条件均衡。积极推进校安工程建设,认真执行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机制,确保建设程序规范,确保新建校舍的布局合理、质量优良。学区本学期幼儿园工程竣工2所,工程立项学校16所,附属工程立项资金达5 8.4万元。
三、完善政策措施,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完善教师支教制度;开展城乡结对帮扶行动。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建好留守儿童之家,丰富乡村未成年人文化生活 推进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把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向深入,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成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素质能力培养基地、文体活动基地、农村文化建设基地和城乡教育交流基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乡村学校留守儿童之家运转体系,丰富乡村未成年人的思想文化生活。发挥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程”中的第一阵地作用,健全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综合提升留守儿童之家的使用效益,将学校建成留守儿童成长乐园、幸福家园。学区各校通过不同载体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文明礼仪知识深入人心。学区与乡文化站联合举办了跳绳比赛和乒乓球比赛丰富了师生的生活;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使文明创建家喻户晓。我学区家
庭、学校、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合力,对留守儿童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布置、心理上重点关注,悉心呵护留守儿童幸福生活、阳光成长。古城学区管委会 2020年1月7日 古城学区2020
(一)加大乡村学校建设和资助力度
根据《关于做好2020年黄山市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的通知》(黄教【2020】40号)文件精神及时办理普通高校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并于8月底完成受助学生的评选和公示,在新生入学前将资助资金发放到学生手上。 根据《安徽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报送孤儿学生免费接受公办普通高中教育试点方案的通知》(皖教助函【2020】37号)文件的精神,制定《黄山市高中阶段孤儿免费教育工作实施细则(暂行)》(黄教助【2020】2号)文件。利用校内资金和社会捐助金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经评议、审核、公示后免收学费、书本费及住宿费等。并可享受孤儿学生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学年1000元,分两个学期发放)。做好秋季学期高中阶段学生国家助学金的布署工作。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严格执行“三级评审”和“两级公示”制度,并在11月份将2020年秋季学期国家助学金发放到位。同时,准确及时地从学生信息系统上报报送数据信息。
(二)进一步促进乡村学校文化建设
进一步促进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努力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文化场景布置到位,精心提炼和设计具有本校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校徽,充分利用围墙、宣传栏、道
路空间等建设校园文化墙或文化长廊,让校园处处充满文化气息。
二是文化设施建设到位,在加强学校少年宫音乐舞蹈室、书法美术室、电子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科技活动室等功能室建设的同时,强化室外文体设施建设,为学生文化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三是校园文化传媒使用到位,校园广播网、校园网络、电子屏等传媒要尽显校园文化,校刊、校报、宣传栏做到定期刊出,校园广播力求常播常新,全面反映校园文化生活。
四是校园环境整治到位,根据学校功能区的特点,做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作。
(三)继续扎实开展“百名专家服务美好乡村建设”活动 一是以祁门县梅南学校为样本校继续深入调查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乡村学校的素质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师生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奖励制度建设、继续教育、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以及如何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按照“教育规划建设”服务项目的要求,进一步帮助学校明晰教育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措施。
二是加强协调,争取将梅南小学的连片建设列入市、区县教育项目建设计划,在规划指导、经费支撑、审核验收方面予以支持,如班班通、教师周转房建设等;要将梅南小学列为今年市、区县骨干教师讲师团讲学指导重点对象,组织名师开展教学培训指导活动;开设一次示范研究课和讲座活动,加强对梅南小学教师的现场培训和辅导,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整体素质;指导梅南小学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指导梅南小学教师结合教学开展远程教育技术培训和运用;将梅南小学列为市、区县教研部门长期指导、
合作单位,建立长期对口支持和合作关系。 (四)进一步强化“城乡结对”工作力度
对结对乡村和薄弱学校目前存在的困难进行谋划研究,立足他们的发展现状,尽最大努力做好结对帮扶工作,为村校提供扶持。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和师资优势,通过送教上门、旅游培训、来校学习等形式提供教育扶持,培养相关技术人才,提升服务理念和管理意识,提高旅游及农家乐品质,推进乡村旅游经济和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继续帮助引进与村镇经济相适应的项目或企业,调整产业结构,突破村镇经济瓶颈,推动村镇经济发展。继续开展村贫困党员帮持活动,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携手并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篇:高牛学区小学2020—2020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高牛学区小学2020—2020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本期,我校切实贯彻上级的安排和学期初制定的工作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创建和谐校园为重点,切实加强了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了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德育工作广泛深入。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了教师的师德修养。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班子人员深入教学第一线,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带头听课评课。目前,班子精诚团结,高效务实,具有极强的凝聚力、战斗力。 2、狠抓教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每周
二、四下午,坚持组织教职工开展政治业务学习,先后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论述。坚决杜绝了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