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艺术语言 D.艺术技巧 52.现代著名画家罗中立的名作( )的创作就是来自于一次直击灵魂的体验。【 D 】 A.《母亲》 B.《吹渣渣》 C.《父亲》 D.《农民》
53.《易经》以( )条基本线的完形和断裂组成不同的图像。 【 B 】p168 A.5 B.6 C.8 D.9
54.审美( )是审美创造的前提和基础。 【C 】p189 A.观念 B.创造 C.经验 D.观照
55.“有意味的形式”是当代英国史论家( )提出的。 【A 】p202 A.克莱夫·贝尔 B.黑格尔 C.贡布里希 D.李格尔
56.( )是我国汉代艺术本质的美。 【A 】p193 A.气势 B.气韵 C.气质 D.气场
57.悲剧性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和( )相联系。 【 D 】p235 A.优美 B.滑稽美 C.丑恶 D.崇高美
58.如果我们能迅速抓住画面最基本的形式感,总体形线结构和( ),就能唤起与画面情感相对应的审美感觉。 【 A 】p226 A.“力的图式” B.“异质同构” C.“色彩构成” D.“力的关系”
59.审美价值判断中的( )着眼于艺术品包含的仍然活着的传统深度方面和个人独创性方面。 【 B 】p238 A.意向评价 B.基本评价 C.综合评价 D.主观评价 60.提出了“典型”说的是( )。【B 】p216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别林斯基 C.托尔斯泰 D.马克思
61.“一切艺术都追求得到音乐状态”是( )的观点。 【A 】p32 A.叔本华 B.尼采 C.孟德斯鸠 D.贝多芬 62.斯坦尼斯拉夫主张在舞台上有( )。【D 】p21 A.史诗性质 B.离间效果 C.有规律的自由动作 D.第四堵墙
63.艺术家主体世界表达心灵思想的不同方式,我们可以叫做心灵思想的( )或者心灵思想的异在。 【 B 】p40 A.他在 B.存在 C.今在 D.近在 64.绘画作品《播种》是哪位艺术家的作品( )。 【 D 】p11 A.莫奈 B.马奈 C.列维坦 D.凡·高 65.歌德耗费60年创作成功的诗剧( ),其题材是来自长期流传的民间传说。 【 B 】 A.《伊利亚特》 B.《浮士德》
C.《奥德赛》 D.《李尔王》
66.“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还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出自( )思想家的观点。 【 D 】p62 A.毛泽东 B.荷马 C.恩格斯 D.马克思 67.命运是艺术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代表作品有( )。 【A 】p9 5 A.《俄狄浦斯》 B.《魂断蓝桥》
C.《牡丹亭》 D.《罗密欧与朱丽叶》
68.( )是音乐表达感情的重要语言之一,它被认为是音乐的灵魂。 【 A 】p111 A.旋律 B.音响 C.节奏 D.调式
69.“搜尽奇峰打草稿”是( )的言论。 【 A 】p118 A.石涛 B.朱耷 C.张躁 D.黄宾虹 70.黑格尔曾说:“( )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 【C 】p101 A.意味 B.意象 C.意蕴 D.意境
71.艺术风格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个性( )地在作品中表现出的独特艺术面貌。【A 】 A.稳定 B.动态 C.张扬 D.潜在
72.我国近代教育家、书法家、音乐家( )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艺术大师,临终前书写了“悲欣交集”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 B 】p153 A.朱熹 B.李叔同 C.阿炳 D.聂耳 73.站在西方艺术由古典转向现代,由“再现”转向“表现”那条横平线上的第一人。【D 】 A.高更 B.毕加索 C.凡高 D.塞尚
74.唐代张躁提出了( )命题。 【 C 】p161 A.“身即山川而取之” B.“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
C.“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D.“唯有听乐读诗,心灵才能与华山之美相协调” 75.17世纪著名的荷兰大师( )给后世留下了约600幅油画,1300余幅版画,2000幅速写、素描。 【 D 】p209 A.毕加索 B.梵·高 C.达芬奇 D.伦勃朗
76.“力的图式”是格式塔心理学家( )提出的。【 C 】p190 A.克莱夫·贝尔 B.黑格尔 C.阿恩海姆 D.罗丹
77.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情感符号的( )表现艺术,它召唤的审美经验,越来越多地引起
国际艺术鉴赏家、美学家的注意和研究的兴趣。 【 B 】p221-222 A.具象性 B.抽象性 C.辩证性 D.哲理性
78.艺术批评被称为( )。 【 A 】p237 A.“运动着的美学” B.“行走中的美学” C.“对立着的美学” D.“欣赏中的美学” 79.《黄河大合唱》的作曲家是( )。 【 D 】p227
A.舒伯特 B.贝多芬 C.聂耳 D.冼星海
80.( )的总体程序由对自然的审美观照,心灵化意象到物态化意象,最终产生产品。
【C 】p215
A.艺术鉴赏 B.艺术批评 C.艺术创作 D.艺术欣赏
81.( )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物质方面生产力和精神方面生产力。 【A 】p1 A.马克思 B.尼采 C.恩格斯 D.毛泽东 82.( )说:“伟大的艺术家,到处听见心灵回答他的心灵”。 【 B 】p28 A.米开朗琪罗 B.罗丹 C.达芬奇 D.凡·高 83.舞台幻觉的产生,和布洛的( )有关。【 C 】p22-23
A. “寓教于乐说” B.“三重形影重叠说” C. “心理距离说” D.“含蓄之美说
84.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乐曲( )和雷诺阿的油画作品《少女》相比较,音乐在把握心灵的世界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C 】p31 A.《水中的少女》 B.《少女》
C.《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D.《幻想交响曲》 85.下列不属于壁画艺术的是( )。【 D 】p62
A.阿尔泰米拉 B.拉斯科克斯 C.三兄弟 D.威林多斯 86.中国古代的“( )”观点代表把艺术看做是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 A 】p72 A.文以载道 B.寓教于乐 C.文质彬彬 D.德艺双馨 87.唐代著名理论家司空图认为诗歌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和( )。
【A 】p101
A.味外之旨 B.韵外之韵 C.味外之味 D.象外之致
88.影视艺术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接近于( )的造型因素的表现力。【 C 】p112 A.建筑 B.雕塑 C.绘画 D.戏剧 89.下列不属于徐悲鸿的作品是( )。 【A 】p118、93
A.《齐白石像》 B.《奔马》 C.《泰戈尔肖像》 D.《风雨鸡鸣》
90.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是指艺术作品实体或构思等由于社会现实需要而衍生出来的( )价值。【C 】p119 A.审美 B.艺术 C.经济 D.物质
91.艺术创新的内涵在于( )。【 D 】p139
A.艺术形式的创新 B.艺术内容的创新 C.艺术语言的创新 D.艺术观念的更新 92.( )是艺术家感悟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 A 】p135 A.生活体验 B.精神体验 C.直接体验 D.间接体验
93.欧洲现实主义美学从“模仿论”、“镜子论”、“再现论”到马克思主义的( ),是不断深化、提高、完善的过程。【 A 】p164
A.“典型论” B.“唯物论” C.“辨证法” D.“理性轮”
94.( )是顾恺之对画家进行传神写照时那种特有的精神状态的深刻体验和要求,强调了主、客体的对应关系。 【 A 】p182
A.“悟对之通神” B.“文质彬彬” C.“以形写神” D.“气韵生动” 95.西方古典美学,把自然看做是艺术的对象,( )则是自然最高的造物。【 C 】p202 A.“景” B.“情” C.“人” D.“物” 96.塞尚登上现代绘画平台,确立“色调造型”、“体积组合”、( )三大因素。【 D 】p176
A.抽象构成 B.色彩构成 C.立体构成 D.几何构成
97.下面不属于德国女版画家柯勒惠支的作品是( )。 【 C 】p225-226 A.《农民暴动》 B.《反抗》
C.《生命潭》 D.《织工的行列》 98.审美共鸣的第三步是( )。 【 B 】p237 A.感性认识 B.理性认识 C.感情深入 D.理性深入
99.( )的总体程序由对自然的审美观照,心灵化意象到物态化意象,最终产生产品。 【 C 】p215 A.艺术鉴赏 B.艺术批评 C.艺术创作 D.艺术欣赏
100.联想、联觉,即( )在欣赏活动中也起到重要作用。【C 】p233 A.想象 B.直觉 C.通感 D.灵感
一、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哪几种艺术形态间接呈现心灵( )。 【ABCD 】p44 A.绘画 B.史诗 C.雕塑 D.文学 2.建筑的艺术语言主要体现在( )三个因素。【BCD 】p107 A.线 B.体 C.面 D.空间 3.下列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有( )。【ABCD 】p161
A.司汤达《红与黑》 B.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C.果戈里《巡按使》 D.契诃夫《万卡》 4.审美经验的类别有( )。【ABCD 】p235 A.壮美 B.优美 C.悲剧性 D.喜剧性
5.艺术家就是指( ),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的劳动者总称。
【ABC 】p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