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精确轧制及组织控制技术; 4、高品质钢材深加工关键技术; 5、金属材料的循环再生技术; 6、高性能工程结构钢; 7、汽车用先进高强度钢; 8、高性能管线钢。 (二)光电功能材料
1、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外延材料生长与器件; 2、大功率LED芯片制造与封装; 3、LED照明等技术研究; 4、超高亮度LED外延片和芯片;
5、高性能低成本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及其建筑光伏发电并网技术;
6、环保型硅太阳能电池用高性能电极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开发; 7、集中连片建筑光伏发电、并网及储能一体化技术; 8、新型薄膜光伏构件设计技术等。 (三)新型建筑材料 1、绿色建材开发技术;
2、资源循环型钢结构住宅集成技术; 3、建筑环保节能复合墙板开发技术; 4、建筑部品部件工业化生产技术;
5、长寿命及重载沥青路面铺装新材料技术; 6、建材再生利用技术; 7、光催化薄板材料制备; 8、新型玻璃与陶瓷产品开发。 (四)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1、有机硅氟材料梯度制备技术;
5
2、树脂合成技术;
3、高分子材料复合技术的研究; 4、防腐涂料; 5、特种聚氯乙烯树脂;
6、优质专用塑料密封包装材料; 7、高性能汽车用塑料; 8、聚烯烃化合物材料; 9、有机氟梯度材料; 10、特种工程塑料;
11、隔音隔热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膜片; 12、纺织新纤维; 13、新型功能面料;
14、激光全息高精度多重定位镭射转移纸。
四、高技术服务业 (一)智慧城市
支持智慧国土、智慧流域、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能电网、防灾减灾、智慧林业、智慧社区等领域相关技术、标准和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二)空间技术及应用服务
支持北斗卫星导航智能芯片、北斗高精度应用终端、北斗卫星授时终端、车载智能终端、基于北斗的智能化服务应用系统、具有时空标识的各类数据获取、处理软硬件系统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
支持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大数据中心建设,尤其是高精度低空遥感数据中心;支持建设和完成中部地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与应用示范。
(三)软件与服务外包 1、工业软件
6
研发推广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过程控制系统(PCS)、计算机柔性制造(FM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供应链管理(SCM)、企业资源计划(ERP)、财务管理(FM)、节能管理等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
2、嵌入式软件
加强研发工业过程控制与自动化设备、激光加工设备、数控机床、通信系统设备等产品的嵌入式软件,以及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应用的嵌入式系统软件。
3、服务外包
支持研发设计外包、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等信息技术外包(ITO),扶持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外包(BPO),推动工业设计、研发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知识流程外包(KPO)。
4、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支持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交易与数据服务、物联网、大数据与云环境下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
支持在新型传感器、海量光电存储设备与系统、数字化移动医疗与健康终端等领域开发创新产品;支持建立中部地区的云存储中心和云服务中心;支持建设数字家庭、数字城市、数字医疗等一批数字化民生工程。
(四)文化创意
支持动漫网游、数字出版、数字媒体、广告及数字虚拟现实、创意设计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支持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五、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
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发展新能源的重大机遇,以技术研发为支撑,以
7
重点企业为载体,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光伏、风电、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为发展重点,大力促进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一)新能源领域 1、光伏产业
硅材料、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系统; 太阳能离网或并网发电系统的完整产业链;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 2、风电装备
风电装备相关核心技术; 2.5兆瓦级风力发电机。 3、生物质能、核能 生物质发电能源; 生活垃圾焚烧炉系统;
生物质能发电机主机设备的研制; 核动力运行技术研究。 (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1、新结构小型纯电动乘用车系统集成; 2、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动力总成; 3、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高压安全技术; 4、电驱动专用汽车;
5、新能源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 6、动力电池。
六、生物医药
优先支持医药生物技术与生物制品、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药、新剂型制剂技术及产品、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