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最终完整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19:07: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流水段划分平面图

Ⅰ区各流水段后浇带具体轴线位置见表5-1,Ⅲ区与Ⅰ区对称布置。Ⅱ区待收到施工图纸后再作补充。

Ⅰ区各流水段划分部位

表5-1

序号 流水段号 起止轴线号 备注 1 Ⅰ-1 1-1~1-3/1/Q~S轴后浇带 2 Ⅰ-2 1-3~1-6/1/Q~S轴后浇带 3 Ⅰ-3 1-6~1-9/1/Q~S轴后浇带 4 Ⅰ-4 1-9~2-3/1/Q~S轴后浇带 5 Ⅰ-5 1-1~1-4/1/Q~1/M轴后浇带 6 Ⅰ-6 1-4~1-5/1/Q-1/M轴后浇带 7 Ⅰ-7 1-5~1-7/1/Q-1/M轴后浇带 8 Ⅰ-8 1-7~2-2/1/Q-1/M轴后浇带 9 Ⅰ-9 1-1~1-4/L-1/M轴后浇带 10 Ⅰ-10 1-4~1-7/L-1/M轴后浇带 11 Ⅰ-11 1-7~2-1/L-1/M轴后浇带 12 Ⅰ-12 1-1~1-4/K-L轴后浇带 13 Ⅰ-13 1-4~1-7/K-L轴后浇带 14 Ⅰ-14 1-7~2-1/K-L轴后浇带 15 Ⅰ-15 1-1~1-4/J-K轴后浇带 16 Ⅰ-16 1-4~1-7/J-K轴后浇带 17 Ⅰ-17 1-7~2-1/J-K轴后浇带 18 Ⅰ-18 1-1~1-4/H-J轴后浇带 19 Ⅰ-19 1-4~1-7/H-J轴后浇带 20 Ⅰ-20 1-7~2-1/H-J轴后浇带 21 Ⅰ-21 1-1~1-4/E-H轴后浇带 22 Ⅰ-22 1-4~1-7/E-H轴后浇带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Ⅰ-23 Ⅰ-24 Ⅰ-25 Ⅰ-26 Ⅰ-27 Ⅰ-28 Ⅰ-29 Ⅰ-30 1-7~2-2/E-H轴后浇带 1-1~1-3/D-E轴后浇带 1-3~1-7/D-E轴后浇带 1-7~2-2/D-E轴后浇带 1-1~1-4/C-D轴后浇带 1-4~1-6/C-D轴后浇带 1-6~1-8/C-D轴后浇带 1-8~2-3/C-D轴后浇带 5.2. 总体施工顺序: Ⅰ区底板→Ⅲ区底板→F1区底板→F2区底板→Ⅱ-1区底板→Ⅱ-3区底板。 5.2.1 Ⅰ区施工顺序:

Ⅰ-1段、Ⅰ-2段→Ⅰ-5段→Ⅰ-6段→Ⅰ-3段、Ⅰ-7段→Ⅰ-9段、Ⅰ-10段→Ⅰ-15段、Ⅰ-18段→Ⅰ-16段、Ⅰ-19段→Ⅰ-21段、Ⅰ-22段→Ⅰ-4段→Ⅰ-8段→Ⅰ-11段、Ⅰ-14段→Ⅰ-17段、Ⅰ-20段→Ⅰ-23段→Ⅰ-24段、Ⅰ-25段→Ⅰ-27段、Ⅰ-28段→Ⅰ-29段→Ⅰ-26段→Ⅰ-30段→Ⅰ-13段→Ⅰ-12段。 5.2.2 Ⅱ区施工顺序: Ⅱ-1区→Ⅱ-3区。 5.2.3 Ⅲ区施工顺序:

Ⅲ-27段、Ⅲ-24段→Ⅲ-28段、Ⅲ-25段→Ⅲ-9段、Ⅲ-5段→Ⅲ-6段、Ⅲ-29段→Ⅲ-21段、Ⅲ-22段→Ⅲ-1段、Ⅲ-10段→Ⅲ-7段、Ⅲ-2段→Ⅲ-18段、Ⅲ-19段→Ⅲ-30段→Ⅲ-26段→Ⅲ-11段、Ⅲ-8段→Ⅲ-23段、Ⅲ-20段→Ⅲ-17段、Ⅲ-14段→Ⅲ-16段、Ⅲ-13段→Ⅲ-15段、Ⅲ-3段→Ⅲ-12段→Ⅲ-4段。 5.2.2 F1、F2区施工顺序: F1区→F2区

5.3. 混凝土运输:

5.3.1、砼初凝时间及运输时间:

要求砼初凝时间为16小时;每个流水段浇筑砼时,必须保证每小时供应120m3砼;每辆砼运输车之间间歇时间≤10分钟。要求搅拌站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以保证砼供应的连续性。

5.3.2、现场砼输送方式的选择: 5.3.2.1、地泵及泵管布置:

通过计算(见附件一)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在基坑边坡上口布置5台地泵,基坑内临时布置2台地泵,保证每个流水段底板浇筑混凝土时有3台地泵,在地泵施工范围内搭设防护棚。取Ⅰ区两个较大面积流水段Ⅰ-5段、Ⅰ-18段进行布管,地泵具体布置位置见Ⅰ区地

泵布置平面图。泵管布置时尽量减少弯管,同时保证在作业面上的临时水平管最短,水平泵管的固定,采用钢管架柔性支撑,弯管处设固定支撑,泵管用草袋子覆盖,防止气温过高影响砼入模温度。 5.3.2.2、泵管的架设

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主要使用混凝土地泵浇筑。泵管由边坡支架进入基坑内如见下图所示:

基坑围护地泵1 1:护 坡泵管基础底板3:7灰土回填

泵管下部固定示意图 泵管上部固定示意图

为了避免泵管的振动扰动底板钢筋和基础梁模板,泵管须架设在马凳支架上,马凳下铺脚手板,马凳上铺放钢跳板作为工作面,底板砼浇筑完毕,及时将马凳和脚手板拆除。

5.4. 混凝土的浇注:

5.4.1、一般要求:

模板、钢筋、预埋件的隐/预检等工序完成后,并办理了相应签字手续后才能进行砼的浇筑;在浇筑过程中派专人对模板看护,以防跑模、胀模现象的发生。 5.4.2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 底板→反梁→导墙砼的浇筑、振捣 →砼养护 5.4.2.1、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法: 砼分层浇筑示意图见下图:

护 坡5.4.2.2、 砼浇筑方法:每段砼浇筑采用拆管式浇筑,保证三台泵同时工作。如Ⅰ区底板在风道西侧设一条10米宽施工通道,留做风道及底板施工通道。每区按斜面分层法浇筑时,先浇筑500mm厚,振捣后斜面流淌坡度1:8~1:10。再浇筑第二层砼500mm厚,用振捣棒先振捣与第一层相邻的斜面,然后振捣第二层混凝土。依此类推,逐层浇筑,直至浇筑到设计标高(在底板插筋处挂小白线控制标高)。同时泵管逐步逐节拆除,直到浇筑完毕。每段导墙、反梁随底板浇筑,并在混凝土初凝(16小时)以前浇筑完成,不得出现施工冷缝。每个流水

段混凝土浇筑时间计算见附件一。

5.4.2.3、振捣要求:混凝土的振捣采用Φ50振捣棒,振捣棒要做到“快插慢拨”。振捣过程中,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分层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0㎜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接缝。振捣点均匀排列,间距400㎜左右,呈梅花形布置,振捣时间一般以20~30S 为宜,以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对于钢筋较密部位,如梁、柱节点使用Φ30振捣棒进行振捣,以防卡棒。振捣时防止振动模板,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振捣棒应距洞边200㎜以上。

5.4.3特殊部位砼的浇筑方法 插点排列 插点排列振动棒作用半径

搜索更多关于: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最终完整版) 的文档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最终完整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ox1k7ou8h7z7sh75m1a072ie1yhw200n32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