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样工作中潜在的风险与防控
作者:徐桂锋 王宏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抽样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分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样工作中潜在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控措施,以期规避抽样风险,从而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质量。
关键词:食品安全;抽样;风险;防控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健康的重大基本民生问题。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指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整治、案件稽查、事故调查、应急处置等工作中依法对食品(含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组织的抽样、检验、复检、处理等活动[1]。抽样工作是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的首要环节,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由于抽样人员面临的抽样任务日趋艰巨,抽样时环境通常比较艰苦,情形比较复杂,因此抽样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抽样程序规范性风险、食品样品作废风险、抽样人员廉政风险和抽样人员人身安全风险[2]。 1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样工作中潜在的风险 1.1 抽样程序规范性风险
随着食品安全抽检力度的不断加大,食品安全抽样工作任务逐年递增。面对如此大批量的抽样工作,抽样人员往往重抽样数量轻抽样质量,忽视了抽样程序规范性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两名抽样员未同时到现场抽样,甚至由被抽样单位人员自行取样。②抽样地点不当。例如:在生产环节监督抽检时,抽样人员未到成品库房抽取成品样品,而是在生产车间抽取半成品。③不均匀抽样。抽样人员为了尽快完成抽样任务,对于配合度较高、规模较大的企业抽取较多批次样品,而对于配合度较低、地址较偏远的企业抽取较少批次样品。④抽取的样品不具代表性。例如:在流通环节抽取较大个体的水产品多个个体时,没有现场分别沿脊背剖开分割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组合为检验样品,另一部分组合为备份样品,而是直接将其中一部分个体整个作为检验样品,另一部分个体整个作为备份样品。⑤备份样品封存不当。如果抽样人员抽样时未采取妥当有效的方式封存备份样品,不合格生产厂家合法的复检要求很难得到满足,从而引发争议。以上这些不规范的行为,都会导致最终检验结论被推翻,对监管部门和抽检机构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1.2 食品样品作废风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