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兰州大学赴四川阿坝藏羌自治州茂县暑期社会实践团总结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3 11:03: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当代羌族白石崇拜探微——以四川阿坝藏羌自治州茂县为例

——兰州大学赴四川阿坝藏羌自治州茂县暑期社会实践团总结报告

本暑期社会实践团主要于2014年7月15日至8月15日活动于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茂县境内(主要活动地区为茂县黑虎羌寨),主要从事当代羌族白石崇拜信仰状况的调查走访(以茂县为例)。本次社会实践的参加者主要为兰州大学2013级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计有9人,分别为历史学类3班的马静,历史学基地班的晁芊桦(本次社会实践负责人)、陈庆俊、丛麟懿、任丽平、吴华锋、张雅婷、吴忆晨、倪楠。现将此次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基本情况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人员分工如下:实地调查小组:张雅婷、吴忆晨、陈庆俊、吴华锋、任丽平、晁芊桦、倪楠;文献资料整理小组:从麟懿。实地调查小组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走访了茂县的旅游景区中国古羌城与坪头羌寨以及茂县县城(7月16日至7月17日),重点调查与走访地区为茂县羌族原始文化与传统的民俗信仰保存较多的黑虎乡(7月18日至8月15日,其中有几天前往茂县办事),黑虎乡下辖四个大队,实地调查走访小组住在一大队一组的何桂富大叔家里,一大队二、三、四组均有走访,其余二、三、四大队中二、三大队都有做过调查,四大队由于路途太远,交通不便,没有走访。文献资料整理小组主要负责整理羌族白石崇拜的起源与演变以及相关资料的整合。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拜访了茂县新华书店、茂县档案局、黑虎乡政府、黑虎小学等一些政府部门与文化、教育单位,从中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实地走访调查的人数超过了两百人,其中重点采访了羌族文化第一代传人陈德明、羌族文化第二代传人何桂富、黑虎乡一大队一组杨寨主、原黑虎小学校长、原茂县人民政府干部、茂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罗彬、内江师范学院大四毕业生高杨族(黑虎本地人)、绵阳中医学院本科生杨腾(黑虎本地人)、何桂富大叔的妻子、女儿、儿子、儿媳,中国古羌城保安、成都技校的学生(茂县土门羌寨人,在坪头羌寨一家农家乐打工)、数位在读黑虎小学学生等。本实践组根据羌族实际情况草拟出一份黑虎乡白石崇拜信仰状况的调查表,由于我们调查的时间正处于当地农忙季节,因此调查人数较少,只有十五人左右接受了问卷调查,不过这十五人中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均有涉及,因此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说服力。在调查走访之余,为加深我们与当地人的感情,我们也积极帮助当地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如放羊、摘花椒、搬砖,并辅导一些当地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等。

主要成绩

本小组主要调查课题是当代羌族白石崇拜信仰状况。为了使羌族白石崇拜具有延续性,同时也为了体现当代羌族白石崇拜信仰的变化所在,因此文献资料整理小组主要负责白石崇拜的起源与演变,实地调查小组主要通过调查走访所得的资料来整理出白石崇拜状况的现状。在白石崇拜状况的现状中以新中国成立与汶川大地震为最主要的分界点,前后又有很大的不同。现将白石崇拜的状况简要叙述如下:

在古代,由于白石具有照明、取火、作为防御武器的作用以及在羌族神话传说中的频繁出现(如《羌戈大战》等),因此自古以来白石在羌族人民心中具有重要地位。羌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等外来宗教文化因素,与本土原始宗教融合,逐渐形成了以白石为表征的多神崇拜。羌族信奉万物有灵说以及多神崇拜,在羌族的宗教体系中包含了观音菩萨、太上老君、土地神等多种不同的神灵,这些神灵都有自己的形象(或者就在灵台上放一张属于某个神的照片来代替),而像山神、树神、水神、灶神、火神、路神等这样的神则用白石来代表,不同的神用的白石的形状、大小略有不同,并都有相

应的祭祀仪式。羌族的房屋与碉楼上都置放白石,具有辟邪、照明的作用。无论白石供奉在哪里,都必须要经过相关的仪式,如释比对白石进行“开光”才能放上去。古时候的羌人对白石的信奉是非常虔诚的,因为不同的白石代表不同的神,是非常神圣的,所以白石不但不能去碰触,而且还要经常举行祭祀仪式,进献祭品。总之,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羌族人的白石信仰崇拜是非常坚定、虔诚的,对白石的信奉几乎就是羌民信仰生活的全部。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政府发起的一系列破除迷信的活动,羌族地区许多祭祀白石的活动被披上了“迷信”、“封建残留”的骂名,被政府强制禁止了,很长一段时间内羌族地区的白石信仰崇拜不再被人提起,沉寂了好长一段时间。改革开放之后,政府重新调整了针对少数民族信仰的政策,再加上整个思想大环境的转变以及国内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的兴起,白石崇拜信仰逐渐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相关的研究活动开始兴起。改革开放至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几十年中,总体来说白石崇拜信仰与以前没有较大的区别,但由于改革开放经济浪潮的冲击,大量年轻人开始出外打工,对白石的理解开始出现年龄层段上的断层,同时也是从这一段时间羌民白石信仰的程度开始弱化,汶川大地震之后的短短几年中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一方面由于地震之后旅游业的兴起,许多羌寨纷纷打造成旅游村寨,把白石信仰商业化,普通化(最典型如甘清寨),导致最纯粹的白石信仰开始弱化;另一方面绝大多数青壮年都跑出去打工,留在家里的大人都忙于农事劳作,学生在学校中接受无神论的教育,这无疑加剧了白石崇拜信仰传承的不便与断层。现在的白石崇拜状况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普通民众信仰淡化;有识之士奔走呼吁,但力不从心;政府部门过度重视经济发展与形象工程,忽视传统民俗信仰的保护;教育部门普遍宣扬无神论,没有针对本地区特点教育年轻一代保护本民族文化。

在我们的采访期间,我们也重点采访了当地的一些经济状况、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青少年受教育状况、释比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几点思考

对于茂县地区,乃至整个阿坝州的羌族人民而言,其实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经济发展与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二者的共存问题。现在不只是白石崇拜信仰,还有羌族传统的羌笛、口弦、歌舞、神话传说、服饰等等都面临着逐渐失传的危险。针对这个问题,本小组经过思考,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一些方法与措施:

对于政府相关部门而言,在重视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兼顾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断加大对文化保护的经济投入,在群众中大力宣传本民族文化;积极与外界寻求合作,开发旅游业,吸引外地游客前来参观,不断推广本民族文化,提高知名度;对于教育机构而言,要针对本民族特点加强对学生关于加强羌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教育,提高青少年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羌族白石崇拜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民俗信仰,是中华民族灿烂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一份瑰宝,毫无疑问,失去它将会是重大的损失。对以白石崇拜为代表的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弘扬必须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另外,本小组在研究白石崇拜中结合相关的社会人类学方法,认为白石崇拜是羌族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在研究这种社会现象时,应当将其融入其所处的社会进行整体、全方位的研究。“任何社会都是一个整合的统一体或系统,在这个统一体或系统中,每个元素都有与整体相联系的确定功能。要想认识某种社会现象,就必须将它与其他社会现象,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如此方能真正认识它的意义与功能”。1若想深层次挖掘白石崇拜的意义与内涵,就必须将其与羌族社会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做到全面、 1

拉德克里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细致。

存在问题

由于时间仓促、经费欠缺等多方面的原因,本小组对白石崇拜的研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与欠缺之处,问题主要集中在实地调查小组:

首先由于时间与经费的限制,没有对茂县地区进行过彻底、全面的走访,只在茂县羌族文化保留最多、最原始的黑虎乡停留了二十多天左右的时间。但即使是黑虎乡也没有全部走访到(差四大队没有去过,因为路途太远,而且没有公共交通工具)。这导致了搜集的资料不全面;其次本小组总共调查的人群数量超过了两百人,但数量还是较少,其中大多数都集中在黑虎乡。调查的人群中大量集中在40岁以上或20岁以下,而20到40岁这一群体因为大量外出打工未归调查人数较少;本小组事先对白石崇拜设计的问题以及制作的调查问卷不够细致、全面;对于一些四川话口音浓重的本地人没有准备,导致信息理解不清,记录不全。

由于这是第一次做田野调查,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小组计划明年暑假还会再来一次,继续进行羌文化的调查与研究工作。

经验体会

通过这一次难忘的社会实践,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在亲身实践中我们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这一次的社会实践使我们明白:大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走的顺利、轻快。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羌族人民的热情、勤劳与朴实,在与羌族人民一起度过的一个月时间中,我们是快乐、幸福的。 ----2014年8月20日

参考文献:

1拉德克里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兰州大学赴四川阿坝藏羌自治州茂县暑期社会实践团总结报告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p7ju0l0j02xc786b4a94zk8m0hvkq00s0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