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美]理查德· 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著 王垒 王甦 等译
中译本序言
心理学也许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最广泛涉及的主题,因为,其实人的生活首先也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的。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还是工作中的为人处世,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知识和帮助。
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诸如,人的感觉是怎么工作的?人怎么能识别各种事物?人怎么能记住各种经验?人是怎样理解语言,又是怎样组织和表达语言的?人是如何在信息加工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所谓人那么有“个性”是怎么回事?人的情绪和“脾气”又是怎么回事?人的所有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吗?人的意识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成分?怎么测量?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的成功有什么意思??这些问题不胜枚举。
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渗透于各个领域。例如,人在独处和在群体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为什么会千差万别?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是社会心理学所关注的。人的这些心理与行为是怎么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其中哪些受环境影响,哪些由先天遗传决定?这些是发展心理学要探讨的。在这些心理与行为的发展中教育起什么作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和改善人的发展?人们怎样才能学习、记忆得更有效?这些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人在工作中和家庭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工作是为了什么?领导是怎么起作用的?怎样使员工更努力地工作?这些是组织管理心理学要研究的。今天的工业设计如何使人更舒适更有效?从仪器仪表到工作环境怎样设计才能使人的疲劳或伤害减到最小,效率达到最高?这些是工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关心的话题。人所不断发展积累的心理与行为会如何影响人的经济行为?不同的人投资决策会有什么不同?人的感知、态度、情感、认知以及人际互动如何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广告是怎么起作用的?这些是经济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在地球和在太空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失重情况下人的心理和行为会有哪些变化?这些是航空航天心理学最关切的。运动员是怎么选拔和培养的?他们在比赛的瞬间如何承受各
1
种压力?成绩波动是怎么回事?运动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控制的吗?这些是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人的美感是哪里来的?审美活动有哪些心理特征?艺术创造是天才的特权?普通人如何能培养艺术家的气质和才干?这些是艺术心理学的领域。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总之,在人类活动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心理学问题,都需要心理学!这体现了心理学的博大! 有人总结说,世界有三大谜:物质起源之谜,生命起源之谜,意识起源之谜。心理学恰恰是探索关于意识起源之谜的科学,而且,由于这第三大谜很大程度又和前两个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也使心理学成为一个更加庞大而复杂的领域,也是一个使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的领域。这体现了心理学的重要!
科学心理学1879年诞生于德国,但在20世纪初中叶,它的中心就移到了美国。在今天的美国,有3000多所大学有心理学学位教育,不少大学每年主修心理学的学生超过千人;全美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人数最多的学科是心理学;书店里书籍最多最丰富的领域之一是心理学;社会对专业工作者需求最旺盛的领域之一也包括心理学??这体现了心理学这样一个学科在一个发达工业国家里所具有的影响。
我国心理学起步并不晚。1900年在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就已经有《心理学概论》的课程。1917年在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实验室。20世纪20-40年代已有相当一批在国外学成回国的心理学家在国内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心理学在20世纪中叶后相当一段时期的中国处于被搁置甚至被封杀的境地,这使得中国的心理学大伤元气。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心理学得到复兴。经过20世纪最后20年的努力,我国心理学终于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目前国内设立心理学系的大学已达到约60来所,是20年前的15倍!但总体来说,我国心理学仍相对较弱,在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方面的积累仍很有限。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和普及成为我国心理学发展的最重要环节之一。而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优秀教材是关键。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也是被许多国家大学的“普通心理学”课程选用的优秀教材。不仅如此,这本教科
2
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练习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 ??
生活中的心理学 1
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对布朗与托皮卡教育委员会的案件宣布一项判决,判定将黑人和白人儿童分隔在不同的学校就读是非法的。最高法院的这项判决在不小程度上受到了心理学家和其他社会学家所提出证据的影响,他们就种族隔离对黑人学龄儿童的心理伤害进行了大量研究。下面就是心理学家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给出的对布朗案件产生极大影响的证词—克拉克报告了他对一群黑人幼儿的研究(Whitman,1993,pp.49-51):
我在你们的要求下,于上个星期四和星期五制定了这些测验,并对Scott’s Branch小学中的儿童,特别是那些低年级的群体进行了测试。我使用了我告诉你们的方法—黑人和白人玩具娃娃—它们除了肤色以外在其他方面都是一模一样的。我把画有这些娃娃的图像与娃娃一起呈现??
我把娃娃呈现给他们,并按顺序询问他们以下问题:“指给我看你最喜欢的或者你最想玩的那个娃娃”;“指给我看那个‘漂亮的’娃娃;“指给我看那个看上去‘不好’的“??
我发现,在我测试的6到9岁之间的总共16个儿童中,有10个选择了白人娃娃作为他们偏爱的或最喜欢的。他们中的10个也认为白人娃娃是“漂亮的“娃娃。而且,我认为你们必须注意,这两个娃娃除了肤色外其他任何方面都是一模一样的。这16个儿童中的11个选择了棕色的娃娃作为看上去“不好”的娃娃。这与以前我们测试300多个儿童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我们将此解释为,黑人儿童早在6岁、7岁或8岁时就已经接受了关于自己种族的负面刻板印象??
3
我不得不做出的结论是,克拉伦敦(Clarendon)郡的这些儿童和其他在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中从属于明显劣等地位的人一样,在其人格发展过程中的确受到了伤害;他们个性中的不稳定性是明显的,我认为每个心理学家都会接受这样的解释,并且对这些现象做出同样的解释。
你能看出为什么这份证词---一份来自心理学研究的直接叙述—对最高法院和国家对于种族隔离所付出的心理代价的理解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
肯尼斯·克拉克的证词显示了心理学研究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同时具有潜在影响力。由于这个例子你可以领会《心理学与生活》一书的主要目的:带你踏上一个旅程,在那里,精确的研究提示出人类经验的复杂性;赋予你更大的能力去控制那些影响你生活的因素。《心理学与生活》将带你从脑和心理的内部空间到人类行为的外部维度进行探索。我们将探索那些为你的经验提供意义结构的过程,比如你如何感知世界、沟通、学习、思考和记忆。我们还将尝试理解人性的更生动的表达,比如人们如何以及为什么会做梦、坠入爱河、感到羞愧、做出侵犯性行为,以及得上精神疾患。最后,我们将证明心理学知识如何被用于理解—如种族隔离—和改变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作用的文化力量。
在这次旅程的起点,为了达到基本的理解,我们要进行一次科学探索。我们将就人类行为探询:如何?是什么?何时?以及为什么?要探询你在自己、他人以及动物身上所观察到的行为的原因和结果。我们将解释为什么你按照你现在的思考方式思考、感觉和行动。是什么使你与其他人有所不同?但为什么你又常常像其他人那样去行动?你是被遗传塑造还是在更大程度上其实还是被个人经历塑造?攻击和利他、爱和恨、疯狂和创造性如何能在这种复杂的生物—人身上同时存在?在这个开篇的章节中,我们要考虑如何以及为什么所有这些类型的问题与作为一门学科的心理学的目标相关联。
? 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