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8:01: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8年春季学期 杨老师整理

昆明市盘龙区建华学校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汇总

班级: 姓名: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1、观察同一物体时,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 3、根据从某一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可以摆出多种立体图形。 4、从一个方向观察物体,最多可以看到它的3个面。

5、根据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可以确定原来立体图形的形状。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A、因数和倍数

1、像0、1、2、3、4......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

2、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4、描述一个数的倍数或者因数时,应描述成谁是谁的因数或者倍数,而不能单独说谁是因数或倍数。

5、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因数不同,倍和倍数也不同。因数和倍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只能是整数。

6、三个不同的非零整数相乘,每个整数都是这三个整数乘积的因数,并且每两个整数的乘积也是这三个整数乘积的因数。

7、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8、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9、因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 10、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11、 1的因数只有1.

12、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13、1是所有非0整数的因数。

14、整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分成两类:偶数和奇数。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偶数都是双数,奇数都是单数。)偶数和奇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5、在全部整数里,不是奇数就是偶数。相邻两个偶数之间相差2,相邻两个奇数之间相差2。

1

2018年春季学期 杨老师整理

16、最小的偶数是0,没有最大的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没有最大的奇数。

16、一般地,如果a是整数,偶数可以用2a表示,奇数可以用2a+1表示。

17、如果用a表示一个非0自然数,那么a+2既可以表示偶数,也可以表示奇数。

18、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9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19、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20、一个数是2和3的倍数,一定也是6的倍数。

21、同时是 2、3、5 的倍数最小两位数是 30,最大的两位数是 90;最小三位数是 120,最大的三位数990。

22、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B、质数和合数

1、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者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2、质数有两个因数,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4、不是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比如1。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比如2.

5、自然数里不是奇数就是合数这句话是错误的,比如1是自然数,但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要依据这个数因数的个数。

7、质数不一定都是奇数,如2是质数不是奇数;所有的合数不一定都是偶数,如9是合数但不是偶数。

8、在1-20的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偶数是2,最小的奇数是1.

9、 在1-9的自然数中,相邻的两个质数是2和3,相邻的两个合数是8

和9.

10、一个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这句话是错的,比如;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1、两个不同的质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12、10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97

2

2018年春季学期 杨老师整理

13、一个数的因数不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14、边长是一个非0自然数的正方形,它的周长一定是个合数。 15、凡是8的倍数的数也一定是2的倍数。 16、凡是6的倍数的数也一定是3的倍数。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A、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棱和棱的交点称为顶点。面和面相交的线段称为棱。

2、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3、长方体的特点:有 6 个面,8 个顶点,12 条棱,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相邻的棱互相垂直。长方体不一定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4条高。通常把底面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5、观察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它的3个面。

6、长方体棱长总和公式:长方体棱长总和 =(长+高+宽)×4

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宽-高 长方体的宽=棱长总和÷4-长-高 长方体的高=棱长总和÷4-长-宽

7、正方体的认识:正方体是由 6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8、正方体的特点:有 6 个面,8 个顶点,12 条棱,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9、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统称棱长。

10、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11、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12、所有的正方体都是长方体,所有的长方体不都是正方体。

13、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减少了2个面,8条棱。 B、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 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上下两个面的面积相等,面积=长×宽;长方体的左右两个面面积相等,面积=宽×高;长方体的前后两个面面积相等,面积=长×高;所以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即:S长=(ab+ac+bc)×2

3、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每个面的边长都是正方体的棱长。所以: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即:S正= 6a2

3

2018年春季学期 杨老师整理

S正=底面积×6 S正底面积=表面积÷6

4、正方体的棱长(或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到原来的n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n2倍。

5、正方体的棱长(或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缩小到原来的n分之一,它的表面积缩小到原来的n2分之一。

6、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值得是6个面的面积之和,但有时根据实际需要并不是求6个面的面积之和,例如水池、鱼缸、通风管等。

7、将一个物体锯成两部分,它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两个截面的面积。 8、用几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要想使表面积最大,必须把最小的面拼接在一起;要想使表面积最小,必须把最大的面接在一起。

C、体积和体积单位

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体积大的物体,所占空间大;体积小的物体,所占空间小。

2、常用的体积单位从大到小有: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

3、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一个手指尖体积大约是1c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粉笔盒的体积接近1dm3。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用3根1m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所围成的空间的体积是1m3。

4、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三者不能互相比较。 5、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体积(容积)=长×宽×高 长方体的长=体积(容积)÷宽÷高

或者 长方体的长=体积(容积)÷(宽×高) 长方体的宽=体积(容积)÷长÷高

或者 长方体的宽=体积(容积)÷(长×高) 长方体的高=体积(容积)÷长÷宽

或者 长方体的高=体积(容积)÷(长×宽)

即V=abh ; a =V÷b÷h b=V÷a÷h h=V÷a÷b 6、正方体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 7、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3=a×a×a 8、a3和3a不同,a3表示3个a相乘,3a表示3个a相加,即:3a=a+a+a 9、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高 长方体的底面积 = 体积÷高 长方体的高 = 体积÷底面积 即V=Sh h=V÷S S=V÷h

4

搜索更多关于: 2018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的文档
2018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pce9063uq0wacw0f2p46m3qp9xkwe00yo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