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表中的LGC-1。(2)试验田中除种植杂交亲本和创新品系外,还种植了常规水稻,并对其相应指标进行测量,目的是对照。(3)由于选育的低谷蛋白特性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多代自交才能得到纯合子,因此在杂交育种中,需要进行多代自交并筛选出能够稳定遗传的品种。(4)根据各品种的综合表现,表中新品种Ⅱ的谷蛋白含量低等优点,可满足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患者等特殊人群对蛋白质摄入量的要求,并且该品种具有低株高、高产等优点,可进行大规模生产。(5)根据题意可知,“GluB5基因末端缺失一段3.5 kb的DNA序列”,即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导致转录出异常的mRNA,从而不能完成翻译过程,最终导致谷蛋白含量低。
13.答案 (1)去雄(或“花蕾期去雄”) 套袋 人工授粉(或“授粉”) (2)染色体(或“染色体数目”)
(3)黄色种皮雄性不育 褐色种皮雄性可育
解析 (1)由于二倍体大麦是闭花受粉植物,所以采用二倍体大麦杂交育种时,应在花未开放时(花蕾期)去雄,避免自花传粉,同时要套袋,避免其他植株花粉的干扰,然后人工授粉。(2)三体大麦比正常二倍体大麦多了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3)由题意可知,雄性配子只有一种可育(mr),而雌配子都可育(MmRr、mr)。三体大麦进行自交,子代基因型为MmmRrr(褐色种皮雌性可育、褐色种皮雄性可育)、mmrr(黄色种皮雌性可育、黄色种皮雄性不育),故可选取黄色种皮雄性不育(mmrr)的植株作为选育出的母本,褐色种皮雄性可育(MmmRrr)的植株继续作为选育题述母本的材料进行自交。 14.答案 (1)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芽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易变异
(2)秋水仙素溶液的浓度 被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 以浓度为0.1%的秋水仙素溶液滴芽尖生长点 (3)漂洗 染色 有丝分裂中期
(4)用四倍体罗汉果与二倍体罗汉果杂交,获得三倍体无子罗汉果
解析 (1)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被处理的组织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2)根据表中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被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表中数据显示,使用浓度为0.1%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芽尖生长点,变异率最高。(3)制作芽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时要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过程,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应在视野中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因为处于此时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易于观察,便于进行染色体数目的统计。(4)本题可借鉴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即选用四倍体罗汉果与二倍体罗汉果杂交,便可获得三倍体无子罗汉果。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