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农村中学校长的困惑与对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6:55: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农村中学校长的困惑与对策

董市二中/黄克新

摘自:《枝江教育在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历史赋予的使命,使全社会在关注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师资培训,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新课程,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我们每位家长都在期盼,都在等待。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正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校长终身奋斗的目标。然而现实与理想相差太大,需要克服的困难和解决的矛盾太多,这使农村中学的日子愈来愈难过,特别是普通农村中学的校长们,历经的折磨更多,付出的心血更多,处境异常的尴尬难堪,他们是一个亟待关注与研究的特殊群体。

一、主要困惑:

1、世俗教育观念与素质教育理念矛盾更显突出

农村里的绝大多数人及一批地方党政官员,他们总是把考取高一级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作为评判人才的标准,否则就不是人才,地方党委评价农村初中眼睛总是盯着升重点高中的人数,包括教育主管部门也越来越加大高分人数的评价权重。

虽然新课改在初中已实行多年,但人们的课改认识仍然模糊,施教策略确乎幼稚,把启发式教育操作成简单重复的问答式教学,把自主性学习变味为自由的放羊式教学,把新课改的课程设置曲解为仅仅加强唱歌跳舞画画打球训练而已……,加上教育评价的优生看个数、统考排名次。课改课改,改到最后,画了一个圆圈,又回到原地上看,质量效果甚至还不如传统的教育教学。

作为农村中学的校长,推行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一轮课改的确很难,为了迎接各级各类评价,该应酬的工作还是在自欺欺人地完成,同时为了学校生存、校长声誉,自觉而不情愿地加班加点,死擂硬灌,违反教育教学规律,校长的角色确实尴尬。

2、师资整体素质欠佳与开足开全课程的矛盾越来越大

教师中职业倦怠、思想素质下滑的现象较为突出,教师都明白,在现实生活中从商有钱,从政有权,只要有钱、有权就会受人尊重,生活体面,而教师的付出并不会少,这样,有一批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不愿意学习业务,钻研业务,总是在待机弃教、经商、从政,或频繁跳槽,导致教师队伍情绪不稳定,敬业精神差,管理难度大。

教师的数量相对不够,结构不合理,从报表上看教师确实超编,行政领导认为现在10:1了,“你们还说教师负担重,你们不知财政的负担有多重”,而事实上针对每一所农村初中而言,不是缺英语教师就是差数学教师,任教体、音、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是正规专业毕业的更少。为了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转,不是从小学调过来经过短期培训而拔高使用,就是学语文、政史的去教英语、数学,农村中学若每个学科有1至2名思想前卫、方法先进、效果显著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那就是校长的一大幸运了。现在中考要质量,七八年级要过程性评价,在人事安排上顾头不能顾尾,让校长确实为难。

3、现行的财经政策与学校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大

农村中学尤其是偏远学校,从实施教育新机制之后,学校的公用经费由财政按人头拔到学校,由于偏远学校生源少,且一般是建校多年的老校,而一所学校的正常运转需要经费不可少,贫困生要救助,水电要开支,比赛学习要参加,必要的设备要添置、维修。检查要接待,甚至现在连公安消防、卫生防疫、工商税务等部门都要应酬,任何一个方面考虑不周都将影响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若有不慎出现安全问题,那将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偏远学校的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很难确保学校发展的正常运转。同时,现在实施绩效工资,权限下放到学校,目的是通过绩效考评来调动和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创造更佳的教育教学成绩,然而,教师工作包括管理、教育、教学、后勤等多方面,表现上有显性的、隐性的,在时间上有工作内也有工作外,各项工作的评价标准不可能统一,哪怕就是教学成绩,统考后学生的暂时分数也不能十分准确全面地说明两个教师教学工作的差别。一位教师可能注意眼前学生的分数,另一位教师可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可能用的时间和心血更多,孰优孰劣根本就很难评论。教师是一个较特殊的群体,现在实施绩效工资,要求学校用具体的钱数去量化教师的教学实绩本身就缺乏科学的依据,真让校长为难,稍有不慎将会使校长难堪,学校内部矛盾将日益剧烈,学校和谐发展谈何容易!

4、现实的教育评价标准与学校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

最让农村乡镇中学校长尴尬难堪甚至说是置他们于死地的是:社会升学压力的飙高,教育评价标准的唯一。 为了追求教学质量即升学率,以达到家长、领导和社会对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中考考得好,你就是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和好学生;考得不好,你就是差学校、差校长、差教师和差学生,因而教师不能评先评优晋职称,校长别想评先评优晋级,个别的还要降级或撤职。为此,校长、教师和学生不得不被迫执著而疯狂地抓中考,抓分数,抓升学率!

为了这一致命的唯一标准,为了扎实应付中考、刷新升学记录,实现领导的希望,又满足家长“成龙”“成凤”的期望,校长们往往在无力改善客观条件的情况下,违背教育规律,强迫教师任意加多教学时数,增删教学内容,拔高教学要求。教师为了强化“双基”知识技能、培养应试能力,《课标》规定要讲的必须讲,过去考过的当然讲,估计要考的更要讲;白天讲资料,晚上要考试;星期天复习,节假日偷着补课,这样一来,校长被“标准”逼得执著疯狂,教师被“指标”逼得精疲力竭,学生被“升学”逼得身心憔悴,哪里还有什么素质教育、创新培养、全面发展!虽然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德育,注意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注重体卫艺的落实,但在升学率这一硬性指标下,其它隐性指标都显得渺小。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在为中考服务,都在被中考的指挥棒指挥着!

二、基本对策: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学校教育全局

教育,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学校教育是社会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善其身”,也不可能无视社会和时代的要求而“自行其是”,这就需要我们校长在自身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中主动适应时代要求,自觉体现时代特征,在应对社会急剧变化时坚持超前思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现实社会中,受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要求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状态,已构成了一种世俗压力,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有应对这些压力的谋略,从学生个体和社会整体的发展需求出发,从着眼于学生可得到良好及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制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方略,只要我们所有的乡镇中学为教师成长确实加强校本教研,推出去,引进来;为了学生的健康规范作息时间,自觉抵制以牺牲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为代价的加班加点,扎实地开展各种活动;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为了学校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拟定长期规划,细化近期目标,就不会有那样多的尴尬与困惑,将理想和实现结合起来,做一个真实的自我。

搜索更多关于: 农村中学校长的困惑与对策 的文档
农村中学校长的困惑与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pedd8eelg62a888ee8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