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学案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执笔:庄勇超 审核: 小组: 内容:《夸父逐日》 课型:新授 时间:2012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多层次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复述故事内容,多角度诵读,理解课文 。 3、揣摩简洁、生动的语言,体味文章情味。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1、多层次、多角度诵读,理解课文 。 2、揣摩简洁、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情味。 知识链接
1.神话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是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故事。神话是远古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作科学的解释,主要通过超自然的现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的理解,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或宏伟壮丽,或典雅庄重,或优美动人,或谐趣天成,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尤其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2.《山海经》18篇,作者不详。分为《山经》(五篇)和《海经》(《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两个部分。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 学法指导
1.我能每次带着不同的目的多层次地诵读课文,在诵读中读懂文意,并积累文言词汇。 2.我能根据文言小说的文体特点,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多角度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品析文章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情味。 自主学习
1、课前十分钟自由读课文两遍。
①我能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障碍。
②我能再读课文和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词意和句意。
2、自由朗读课文和课文下面注释,完成下面三项自主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任务一:我能准确翻译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逐走( ) (2)、入日( ) (3)、欲得饮( ) ... (4)、河、渭不足( ) (5)、北饮大泽( ) (6)、弃其杖( ) .....自主学习任务一:我能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未至,道渴而死。
(2)弃其杖,化为邓林。
自主学习任务三: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我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1)本文属古代神话,全文仅375字,但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结果全都展示出来,且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合作释疑
活动一:读评故事 读懂内容 要求:朗读课文,读评故事。
1 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2 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3 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4 这则神话的主题:
活动二: 感情演读。读出故事味 挑战自我,有感情演读课文,背诵课文
拓展学习
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让你产生怎样的想像,你是如何理解的?
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追日”或夸父逐日比喻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