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政治制度带来了我们深恶痛绝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在文学上,文人们的思想深受八股取士的束缚.
2、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速发达,商业、私营工商业发展快速,新的商业城市兴起。江南地区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化和城市化。然而明朝推行“重农抑商”的原则以及严厉的海禁政策,使得商业受到了一定的压制。
经济的高速发达带来通俗文学的极度发展。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王学左派的兴起的现实,对文学的直接的影响就是以市民为主要欣赏群体的小说、戏曲为代表的俗文学的繁荣发展。创作出了《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等四大奇书以及三言二拍等优秀白话短篇小说;戏曲领域,呈现出中国戏曲发展演变历史进程的第二个黄金时期,诞生了《宝剑记》、《鸣凤记》、《浣纱记》以及汤显祖“四梦”、徐渭《四声猿》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另外,散曲、民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经济繁荣后便出现了一些有钱又识字的闲人,于是出版业便随之发达起来。书商们要赚钱,书生们要吃饭,有了闲钱的人们要惬意,通俗文学便出现并流行起来,流行得久了自然便流向了色情文学,因为“床笫文学”最能切中人性的欲望,最能成为畅销货。所以,色情文学一旦出现,很快就走上“畅销书”的排行榜,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时候的小说的主人公换成了市井人物,这时宋元时期所不常见的。戏剧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牡丹亭》的出现足以和莎士比亚相媲美。
四、清代的时代背景及对文学的影响
1、政治上,专制加强。清朝前期,对汉民族进行残酷镇压,民族矛盾加剧,圈地运动给农业手工业造成严重的破坏。
与这一阶段时代背景相适应,诗文、小说、戏剧都具有严重的反对民族压迫,阶级压迫的内容。
2、经济上虽然一度出现繁荣的景象,但是颓废的社会已经初露端倪,尤其是道光嘉庆时期,经济已经出现衰退的迹象。
这种背景反映在学术上就是乾嘉学派的兴起,他们重视训诂、考据,反对空想和臆说。
综上所述,我认为,文学的创作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和制约,在民族危机的状况下,很多作品的内容都反映了报酬雪恨,收复疆土,雄心壮志的内容;在经济发展很好,财富充裕的状况下,通俗文学往往可以得到很大的发展,比如说享乐文学、戏剧、话本、小说、元杂剧等等,受众群体多是市民;在某些国家政策下,管知识分子乐意与否,总要适应国家政策的变化,比如说清代的文字狱的出现。
不可否认,文学的发展还是有其自身的一些规律的,形式、艺术特色,是在继承原本的文学的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当然文学创作也离不开作者珠光能动性的发挥。
注:
图书馆和知网并没有相关资料的整理,所以仅凭网上的一点资料加上自己的一点理解整理而成,其中不乏错误指出与不符历史之处。敬请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