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单扫描极谱法的电压扫描速度比经典极谱法快得多, 因此前者的极谱图是___________
形, 产生这种形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2. 在经典极谱法中, 极谱图上会出现电流峰, 这个现象在极谱中称为_____,它是由于滴汞表面的_____不均, 致使表面运动导致电极表面溶液产生____, 使还原物质增多。此干扰电流可加入____消除。
53. 在极谱分析中, 由于电解池内电极极性对溶液中离子产生的库仑力可产生____
电流,这种干扰电流可加入比被测物质浓度约高____________倍的______________来消除。 54. 极谱分析中,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一般很小, 电解消耗的物质可略而不计。因此可______使用该溶液进行分析, 由此IUPAC建议, 滴汞电极属于______电极。
55. 在推导极谱分析的标准加入法计算公式时, 当用Vx(mL)试液作极谱分析后,id=Kcx,再加入Vs(mL)的标准溶液后,这时极限扩散电流id=______________。
56. 在图下填出哪种极谱方法使用以下的施加电压的方式: (1)_____ (2)_____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电极进程, 当电压扫描速率与峰电位无关时, 可判断该电极进程可能为____。
57. 极谱分析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8. 溶出伏安法的操作步骤, 通常分为二步, 第一步是_____, 目的_____第二步是____。 59. 溶出伏安法若溶出时的工作电极发生_______反应, 则为_____溶出伏安 法; 发生______________反应, 则为__________溶出伏安法。
60. 从循环伏安图上可以获得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四种信息, 从而来判断电极反应的可逆性。
61. 试液中的O2, 在滴汞电极上分两步还原而出现两个极谱波: 第一个反应:_________ 第二个反应:_____________ 它干扰测定, 因此需除O2。
62.极谱分析中,尤考维斯奇方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毛细管 常数为___,扩散电流常数为___。 63. 可逆极谱还原波的数学表达式为___,对数作图法是以____对___作图,对可逆波, 其斜率为__。
64. 极谱电流完全受去极剂向电极表面扩散所控制, 加入大量的________以清 除________电流, 溶液保持_________以消除_____________电流。
65. 极谱测定时, 若溶液是碱性或中性, 应加入少量__来除O2, 发生的反应为___。
66. 脉冲极谱法根据施加脉冲电压和电解电流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脉冲极谱, 其灵敏度高, 主要消除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影响。
67. 阳极溶出伏安法使用的工作电极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前者有______和____两大类, 后者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______等电极。
68. 单扫描极谱法中, 峰电流与扫速_____成比率, 充电电流与扫速______成比率。 69. 脉冲极谱法电解池的总电流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
70. 电极的极化现象发生在有___通过电极时, 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 它可以分为___和___。 71. 在极谱分析中, 若溶液中有微量重金属离子存在, 引起残余电流较大, 此时可采用 底液____除去杂质。这种方法称为______, 是电重量分析法用 于_________的一个例子。
72. 在极谱分析中使用大面积汞池电极或大面积饱和甘汞电极, 使用大面积电极的原因是_ ________, 使该电极的电极电位___________。
73. 在三电极电解系统中, 参比电极____电流流过, 因此它的电极电位在电解过程中___。 74. 金属离子Mn+在电极上反应可逆, 其直流极谱波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极谱波的半波电位可以由_________关系测量。
2-75. 在滴汞电极上若发生下列电极反应:MR3?6H??4e??M??3R 其极谱波的半波
电位与溶液的pH______, 其关系的表达式可写为_______(在25OC时)。
76. An+与Bn+两种离子的极谱波半波电位相近且互相干扰, 若Bn+易形成配离子, 为分离测 定可以____, 使两者的极谱波分离, 这时, Bn+的半 波电位比An+的半波电位____。
77. 析出电位与被测物质浓度___,半波电位与被测物质浓度____,故后者可用于物质的___。 78. 经典极谱分析法对相邻两极谱波的分辨率比脉冲极谱法________, 微分(示差)脉冲 极谱法的灵敏度分辨率比经典极谱法高约_________个数量级。
79. Cu(CO3)34-在滴汞电极上发生两阶段电极反应, 在极谱图上应出现波高____ 的两个极谱波,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80. Fe3+在0.5mol/L柠檬酸钠及0.05mol/L氢氧化钠支持电解质中在滴汞电极上分两阶段还原, 在极谱图上得到两个极谱波波高之比约为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
81. 经典直流极谱扩散电流与汞的流速m及滴汞时间t的关系是______, 催化极谱动力电流与m及t的关系是___, 由此可换算出电流与汞柱高度h的关系, 前者与____, 后者与____。 82. 由于氧的电极反应具有不可逆性, 有些极谱分析方法中可以不除氧, 例如_____和____。 83. 催化极谱, 脉冲极谱, 溶出伏安法都具有很高的信号/噪声比, 从信/噪比提高的原因而言, 催化极谱为_____, 脉冲极谱为_______, 溶出伏安法为______, 所有这些方法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84. 方波极谱分析中, 使用的支持电解质的浓度比脉冲极谱法______, 这是由于方波极谱法电解池内阻必须________才能满足充电电流的条件。
85. 当被测物质的浓度极低时, 用溶出伏安法测定可采取___电解时间, 使被测物质___在电极上。
86. 在极谱滴定中, 在设定电解池电压下, 用在指示电极上不还原的物质滴定可还原物质, 滴定曲线为_______形状, 滴定终点的体积在____处。
87. 在极谱滴定中, 在设定电解池电压下, 用在指示电极上可还原的物质滴定也能在指示电极上还原的物质, 滴定曲线为______形状, 滴定终点的体积在______处。
88. 用单扫描极谱法测定Cu2+浓度时, 加入NH3-NH4Cl的作用是___,加入Na2SO3作用是___. 89. 用单扫描极谱法分析时, 一般采用三电极系统. 这三支电极是______、 _______和______。 线性扫描电压加在______电极与_________电极之间。
90. 进行单扫描极谱法实验时, 外加电压应______, 此时电极面积______, 并对______进行补偿.
91. 在单扫描极谱法实验中, 汞滴滴下时间为________秒, 电位扫描在第_______秒至 _____秒间, 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
92. 在循环伏安法中, 铂圆盘工作电极的预处理方法有______和______等. 三、计算
2?1. 在 1mol/L NaOH 介质中,4×10-3 mol/L的TeO3在滴汞电极上产生一可逆还原波,已
2?知汞的流速为 1.50 mg/s,滴下时间为 3.15 s,测得的 id为 0.062 mA,若TeO3的扩散
系数为 0.75×10-5 cm2/s,问碲还原成什么状态?
2. 对于 1.00×10-4mol/L 的 Cd2+,0.100 mol/L KNO3和不同浓度阴离子 X2-的溶液,得到下列极谱数据。极谱波都是由 Cd2+ 还原成镉汞齐产生的。 浓度c(X2-)/(mol/L) E1/2 /V (vs SCE) 0.00 -0.586 0.001 -0.719 0.010 -0.778
试求 Cd2+和 X2-所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和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3. 一含有 5.00×10-3mol/L CdCl2和 0.1mol/L KCl 的溶液在滴汞阴极 (-0.8V,vs.SCE) 上还原时产生的极限扩散电流是 5.00×10-5A。汞的流速是每分钟 18 滴,收集 10 滴汞称重得到 3.81×10-2 g。(1) 计算在此溶液中Cd2+的扩散系数
(2) 如果改用一支滴汞周期为 3s,10 滴汞重 0.042g 的毛细管再进行测量,极限扩散电流将有多大?
4. 有一滴汞电极,滴汞周期为 4.32s。将 100 内落下的汞滴收集称重,得 0.196g。今将此电极用于 0.1mol/L KNO3溶液中 1.00×10-3 mol/L Pb 的极谱测定,得到的极谱扩散电流和半波电位值分别为 8.67μA 和 -0.405V。试求 Pb2+在该溶液中的扩散系数。在此溶液中加入某种配合剂 A 后,发现当 A 的浓度为 0.100mol/L 和 0.300mol/L 时,极谱波的半波电位值分别移到了 -0.517V 和 -0.547V 处。试求该配合剂与 Pb2+所形成的配合物的组成。 5. 在 1mol/L HCl 电解质中,某金属离子的极谱还原波是可逆的,(1) 用经典极谱法测得
如下数据:
电极电位,E (vs SCE)/V 扩散电流,i/μA -0.515 2.0 -0.539 4.0 -0.561 6.0
平均极限扩散电流为 10.024A,计算此还原波的 ?1/2 和 n。
(2) 汞柱高度为 64cm 时,平均极限扩散电流 id = 10.024A;当汞柱高度升到 81cm 时, 平均极限扩散电流 id为多少?
6. 用极谱法测定某 CaCl2 溶液中的微量铅,取试液 5mL,加 0.1% 动物胶 5mL,用水稀释至 50mL,倒出部分溶液于电解杯中,通 N210min,然后在 -0.20~-0.60V间记录极谱图,得到波高 50 分度;另取 5mL 试液,加标准铅液 (0.50mg/mL) 1.0mL,然后同上述分析得波高80分度,计算试样中 Pb 的质量浓度。
7. 以极谱法测定水样中 Cu2+, 5mL 水样,加入氨溶液并用去离子水稀释至 25mL,测得极谱波高为 42mm。同样取 5mL 水样,加入 2mL 氨溶液,再加入 0.5mL 0.002mol/L 铜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 25mL 后,测得极谱波高为 65mm,求水样中 Cu2+浓度(以 mol/L 表示)。
8. 移取 20.00mL 2.5×10-3 mol/L Pb2+的标准溶液进行极谱分析。假设电解过程中扩散电流的大小不变。已知滴汞电极毛细管常数 K = 1.10mg?s,溶液 Pb2+的扩散系数 D = 1.60×10-5 cm2/s。若电解 1 h 后,试计算被测离子 Pb2+浓度变化的百分数,从计算结果可说明什么问题?
9. 试证明半波电位是极谱波方程 E =E1/2 + RT/z ln[(id-i)/I] 所代表曲线的转折点。
10. 在 pH = 5 的乙酸-乙酸盐缓冲溶液中,IO3-还原为 I-的极谱波的半波电位为 -0.50V (vs SCE),试根据能斯特方程式判断极谱波的可逆性。
E ?(IO3-/I-) = +1.08V (vs SHE)
11. 用极谱法测定某氯化钙溶液中的微量铅,取试液 5mL,加 0.1% 明胶 5mL,用水稀释至 50mL,倒出部分溶液于电解池中,通氮气 10min,然后在 -0.2-0.6V 间记录谱图,得波高 50 分度,另取 5mL 试液,加标准铅溶液 (0.50mg/mL) 1.00mL,然后照上述分析步骤同样处理,得波高 80 分度。试计算试样中 Pb2+的质量浓度(以 g/L计)。
12. 在 3mol/L 盐酸介质中,Pb2+和 In3+还原成金属生成汞齐产生极谱波,它们的扩散系数相同,半波电位分别为 -0.46 和 -0.66V,当1.00×10-3mol/L 的 Pb2+与未知浓度的 In3+共存时,测得它们的极谱波高分别为 30 与 45mm,试计算 In3+的浓度( mol/L)
13. 下图是一个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装置,用在极谱分析中。请指出运算放大器 A、B、C 在电路中的作用,e3、e4表示极谱池的什么量的变化,并写出它们的表达式。
14. 称取一含有 10.00% CdCl2的试样溶解,转移到 1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取该溶液10.0mL 记录得直流极谱图。问极限扩散电流不超过 20μA 时,允许取试样量最大为多少克?[Ar(Cd) = 183.32,镉的扩散电流常数为 3.50,毛细管的m2/3 t1/6为 1.20]
15. 有人用下列方法测定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由 10mL 未知浓度的 Cu(II)溶液得到极谱峰高为 63?A,再在此溶液中加入 1.0mL 浓度为1.00×10-3mol/L 的标准 Cu(II) 溶液所得极谱峰高为 67.2?A。称取 2.50g 树脂,加入上述 Cu(II) 未知液进行交换,取经树脂后所得的分离液 10mL,测得其极谱峰高为 6.3?A,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 1.0mL 浓度为1.00×10-3mol/L 的标准 Cu(II) 溶液,测得峰高为 34.6?A,计算每克树脂对 Cu(II) 的交换能力。[Ar(Cu) = 63.55]
16. 称取0.2000g含镉试样, 用酸溶解后配制25.00mL溶液, 吸取试样溶液5.00mL于电解池中,加入10.0mL支持电解质, 作极谱测定得波高42.5mm,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制得校正曲线的斜率为0.145mm/μg, 计算试样中镉的质量分数。
17. 25℃时氧在水溶液中的扩散系数为2.65×10-5cm2/s, 使用一个m2/3 t1/6=1.85mg2/3 s-1/2 的直流极谱仪测定天然水样, 第一个氧波的扩散电流为2.3μA, 请计算水中溶解氧的浓度。 18. 在金属离子M2+双电子还原为金属M 的极谱波平台处电位下, m与t分别等于1.46mg/s和4.29s。记录一组M2+标准溶液的极谱图, 并以平均扩散电流作为浓度的函数作图,曲线斜率为4.92μA/mmol, 计算M2+的扩散系数。
19. 茜素红与铟(Ⅲ)生成1:1的配合物, 在c(茜)=1×10-4mol/L, c(In)=5×10-5mol/L的溶液中, 测得直流极谱波的平均扩散电流为0.271μA, 并测得m=1.03mg/s, t=6.67s铟还原为铟汞齐, 请求配合物的扩散系数是多少?
20. 在稀的水溶液中氧的扩散系数为2.6×10-5cm2/s, 在0.01mol/L KNO3 溶液中氧的浓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