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7年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5 14:23: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概 况 11

来人口管理等工作,各类突发事件和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预防和化解。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实施“大防控”措施,启动“户村接警系统”建设,各类治安监控设施逐步完善。国防教育、后备力量建设、兵役、双拥、优抚安置等工作取得新成绩,连续4年夺得省级“双拥模范区”称号。

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秩序继续得到有效治理整顿。广泛深入开展产品质量与食品药品安全、文化经营、安全生产、无证无照等专项整治活动。积极探索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制定并实施《关于加强全区新增建设用地项目预审管理的实施意见》,新增建设用地的报批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力度不断加大,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劳动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广泛开展,加快推进“诚信吴中”建设。建立健全公民道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城乡社区基础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70%的城镇社区达到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标准,并被列为全国首批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一批新农村示范村被评为省“文明村”、“卫生村”、“生态村”和“村庄建设整治示范村”,4个镇成为全国环境优美镇,木渎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

政府建设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主动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汇报、通报政府工作,切实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深化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着力完善并全面贯彻落实行政监察、审计和责任追究等各项廉政制度,着力拓展网络举报等群众监督渠道,认真开展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纠风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商业贿赂治理。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市场运作机制进一步规范。组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三种意识”,及时受理并深入调查各类投诉案件,切实加强对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的监督和审计,廉政建设取得新成绩。

12 吴中统计年鉴(2008)

五、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坚持以有效增量带动存量调整,促进投资结构优化调整。2007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3.7亿元,较2006年增长15.2%。服务业成为吴中区投资的主要行业,全区完成服务业投资96.7亿元,较2006年增长52.7%,占全区总投资的59.1%。同期,外国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投资38.06亿元,较2006年增长29.2%。全年施工房屋面积939.86万平方米,较2006年增长21.6%,竣工房屋面积281.5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为30%,新增固定资产118.0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2.1%。

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继续完善。道路建设加快推进,吴中大道及延伸段改建工程基本完工;木渎天池山路、金庭庭山路、穹窿山茅蓬环山路以及东山紫金庵路、紫金西路、蔬菜基地专用道路等一批道路全面完工;230省道木渎至越溪段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浦庄大道南延伸段、临湖湖桥大道、东山葑山寺路、三山岛环岛公路以及甪直甫澄路南段改建、穹窿山景区旅游公路改建等工程全面开工;太湖东路大桥建设工程顺利启动。航道建设养护和水利水务工作进一步加强,浒光运河虎山桥段、苏西线木渎和胥口镇区段航道建设养护工程全面完成,太湖3号避风港工程顺利推进;新建挡墙、渠道80.7公里,新建改建防洪闸(站)34座;东太湖综合整治规划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审查,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实施太湖取水口应急围栏保护和应急供水管道互联互通工程,顺利完成金庭改水工程。城区污水截流工程全面到位,城南污水厂一期工程和木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基本完成,甪直新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越溪旺山和甪直澄湖、淞南村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试点工程竣工投用。电力设施加快完善,完成220千伏越溪变和110千伏浦庄变、金庭变等一批输变电新建扩建工程,主要道路和居民小区路灯全面到位。

规划管理和城乡建设

规划管理进一步加强。按照建成苏州“第三大商圈”的目标,紧扣完善城市功能、提

概 况 13

升区域品位、方便居住出行等要求,加快城区改造升级。团结桥两侧地块和一批城中村、老新村、老工业小区拆迁有序推进,城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完成蠡墅片区控规调整和城区26个地块改造详规编制,深化完善运河风光带详规,基本完成全区路网优化规划,开展了一批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各项拆迁、安置和建设工作都根据规划有序开展。全力打造一批高规格、高层次精品载体平台,加快拓展全区经济发展空间。开发区以及各片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发展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吴中科技城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药明康德药物安评中心加快建设,中科实验动物开放服务中心通过GLP验收,同济大学科技园苏州基地、东创科技园和天马科技创业园相继通过立项审批,承接高科技、大体量工业项目能力显著增强;吴中出口加工区启动区封关运作,已有一批项目进区入驻;尹山湖环湖片区整治工程启动实施,市民广场基本竣工。度假区全面推进26平方公里中心区建设,太湖文化论坛经国家民政部注册批准,由中国文联牵头,进入正式运作阶段并启动部分配套功能区建设;旅游咨询中心正式投运,高尔夫球场、高尔夫酒店对外营业,旅游集散中心及公共码头、香山国际大酒店、渔洋山生态文化园一期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各镇、街道也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载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进一步强化。坚持环保优先,大力开展各类污染防治行动,切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全区水、气、声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全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8.59分。重点开展太湖水环境整治保护,认真做好蓝藻打捞工作,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地安全。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着眼源头管理,落实环保审批关口前移,加大对重点能耗企业的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试点,完成36家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大力开展环保执法检查活动,14家企业限期治理,5家企业停产整治。12家企业顺利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申报苏州市循环经济试点企业7家和循环经济与节能扶持项目8个。继续巩固城区烟尘控制区和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成果,15家企业高污染燃料燃烧设施淘汰任务全面完成。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新增绿化478公顷,完成苏东运河景观绿化示范段建设工程。疏浚整治河道185条,加固加高防洪圩堤12.8公里。加快山体复绿整治步伐,启动实施木渎尧峰山、万禄山、藏书建材厂、胥口清明山4个重点工程。完成废矿地复垦项目13个,新增农业用

14 吴中统计年鉴(2008)

地166.7公顷。完成木渎金山浜关闭矿区整治准备工作,并成功申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重点项目。探索建立农村村庄、河道、公路主干道“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农村环境整治保洁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光福镇、胥口镇通过全国环境优美镇省级验收,全区28个行政村通过省级生态村考核,完成10家绿色社区、42家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全面落实《苏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2007年,全区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标率为89.3%,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8.9%,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100.0%,工业废水处理率达100%,工业废气处理率达100%。

城区改造

城区改造继续加快。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南部做优”的目标,大力推进城区改造和城乡建设,全区城市功能和形象得到明显提升。建成区按照“接轨、融入”的要求,全面实施综合改造。突出规划引领作用,蠡墅片区控规调整、运河风光带详规、东吴路、县前街商圈、城区文化中心等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重点区域、主要道路、重要节点改造建设步伐加快,城区拆迁全面突破,团结桥两侧、风情一条街和老工业小区等地块拆迁进展顺利,建成区重要地段地块拍卖招商正在进行,一批现代化高层建筑将拔地而起;吴中大道、吴中路综合改造全面完成,东苑路、龙西路综合改造全面启动;新苑新村、苏苑新村北区、月亮湾小区和碧波花园综合改造完成;东吴商厦、苏苑饭店等已建成投入营运;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

六、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 口

2007年末,全区城乡居民户籍总户数182875户,比2007年年初增加2231户;户籍总人口57.19万人,比2007年年初增加2101人,其中:男性281984人,女性289867人;男女性别比为97.3∶100。吴中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总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有

概 况 15

96476人,增加5319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达16.9%,上升0.9个百分点。 2007年全区出生人口4975人,死亡人口3209人,计划生育率达99.82%,人口出生率为8.72‰,死亡率为5.6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0‰,较2006年上升0.35个千分点。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9.92岁,较2006年提高0.98岁。年内共有16100人迁入吴中区,较2006年增加3297人;有4131人迁出吴中区,较2006年增加954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21‰,较2006年上升3.9个千分点。

就 业

全面推进城乡就业统筹工作,不断调整和完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年培训各类人员5万人次,举办招聘专场727期,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1万个,完成新增就业岗位7.2万个,其中面向本地劳动力就业岗位3.1万个;开发公益性岗位1600个,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1.4万人,帮助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466人,帮助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8%,较2006年下降0.31个百分点。全区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634人,至2007年末,全区全部从业人员总数达47.6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6.16万人;第二产业27.98万人;第三产业13.53万人。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1800元,同比增长11.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295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671元,同比增长10.6%。生活质量较快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5278元,同比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865元,同比增长10%。居民家庭财产继续增加,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4.84亿元,比年初增加7.92亿元,人均储蓄存款达3.58万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比年初增加1257元。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2.5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75.4平方米,分别较2006年末增加0.3平方米和2.3平方米。

市场物价

全年价格水平总体呈现温和上涨趋势。与2006年相比,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温

16 吴中统计年鉴(2008)

和上升4.2%,其中服务项目类价格上升1.0%,消费品价格上升5.2%。八大类消费价格六升两降,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类,分别较2006年上升10.7%、1.8%、2.4%、3.3%、3.6%和5.8%;交通及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较2006年下降2.6%和3.9%。分类价格指数(以2006年为100)如下(资料摘自2007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3:2007年分类价格指数情况表(单位:%)

类 别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消费品价格指数 1.食 品 2.烟酒及用品 3.衣 着 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6.交通和通讯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8.居 住 #水、电、燃料 2007年 104.2 101.0 105.2 110.7 101.8 102.4 103.3 103.6 97.4 96.1 105.8 102.4 2006年 101.6 101.1 101.8 103.4 99.6 101.3 101.4 103.6 98.1 98.0 105.1 103.8 苏州市吴中区统计局

2008年6月

2007年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pljf4xtdx5nd0e7n2yj9vfqx3d4wu015y9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