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1、怀古咏史诗在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① 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 ② 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③ 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④ 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2、把握作者的四种情感
第一类是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第二类是借古讽今,寄托年华已逝、壮志难酬之悲哀。 第三类是借古讽今,表达对当前现实的不满或警戒。如 第四类是反思历史,抒发一己之感慨 3、赏析示例: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解说:《汴河曲》第一句就是景物描写,曾经是隋朝宫殿的地方,现已经长满杨柳,着重表现的是昔盛今衰之情。《汴河怀古》以议论起笔,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隋炀帝南巡,仅就开通大运河而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
【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 施 罗 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1)新颖的立意是两首诗歌的共同之处,请你谈谈这两首诗歌思想内容上的相同点。
答:
(2)两首诗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试分析说明。 答: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司空曙①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伤心庾开府②,老作北朝臣。
[注]①司空曙,中唐诗人。仕途坎坷,长期迁谪。②庾开府:庾信,曾官开封仪同三司,故称。庾信是梁朝著名诗人,曾深受梁武帝器重。梁亡后,被迫仕于北朝,常常想念故国家乡。其诗赋多有“乡关之思”,有《伤心赋》、《哀江南赋》。
(1)三、四句中诗人引入庾信的典故,用意何在?
答:
(2)简析“暗”字在诗歌中的作用。 答: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 愤 陆 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①久,忧愤张巡嚼齿②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苏武餐毡: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②张巡嚼齿:唐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后城破被俘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舌,不屈而死。
(1)试分析作者用苏武和张巡两个典故的作用。 答:
(2)文中“只凭天地鉴孤忠”一句,有人分析说由此可见作者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只好让天地来鉴别自己的一片忠心;也有人说是他对朝廷的怨恨,朝廷不重用自己,使自己一生空过了。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7、8题。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年),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答: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
【专题训练】答案
1、(1)两首诗歌对西施的观点相同:国家的兴亡成败是有各种复杂因素的,不能将亡国的罪责加在一个女子身上。(2)罗诗以议论为主,开头摆明自己的观点,后两句运用反向证明的手法,推出世人的观点是错误的。崔诗,也是议论开篇,但是后两句借春水之急来为西施鸣不平用的是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1)诗人用庾信的典故,既感伤历史上六朝的兴亡变化,又借以寄寓对唐朝衰微的感叹,更包含有他自己的故园之思、身世之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