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大附中 东北师大附中 辽宁省实验中学
2015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此次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重点是发挥基准利率对企业和居民的引导作用。下列选项符合央行此举目的的是
A.促进货币回笼,释放通货膨胀压力 B.降低融资成本,激发企业投资需求 C.增加货币投放,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D.拓宽投资渠道,促进居民收入增长
13.图5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它指出在后工业化阶段,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超过规模效应,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逐步改善。为加速拐点到来,我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升级 ②推动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增强发展持续性 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④扩大能源和资源投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4.粮食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粮
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为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增加粮食供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①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提高谷物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供给 ②降低人民币汇率→降低粮食进口成本→提高粮食进口量→增加粮食供给 ③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增加神粮农民收入→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增加粮食供给 ④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粮食供给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领导人借出访之机推销产品,为双方签署大单提供支持,是和平发展时代的一种国际惯例。李克强总理2014年五次出访签定近1400亿美元大单。其中“铁路单唱主角,中土集团获得的尼日利亚131亿美元铁路大单,刷新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单体合同额最高记录;“能源单”金额高,其中英国石油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达200
亿美元。这表明我国
①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国策 ②推进资本全球化,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③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 ④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某乡在2014年“基层民主日”活动期间,有469名村民代表和社员代表参加了会议,听取了村民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2013年的履职情况,并对一些重大事项进行了讨论。开展“基层民主日”活动
①创新了基层民主管理的组织体系 ②推进了基层公共事务管理民主化 ③实现了村民对基层事务的决策权 ④丰富了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7.2014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澳门特区38名全国政协委员如数与会,围绕深化改革、反腐倡廉、外汇管理、治理大气污染、青少年教育、推动科技研发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共向大会提交提案38件。15年来,澳门特区全国政协委员认真履行职责,为国家和澳门的发展建言献策,谱写了“一国两制”下爱国爱澳的时代新篇。这体现
①以团结和发展为主题,积极履行政治协商职能 ②通过协商民主,推进相关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③行使参政议政职能,参与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 ④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和重要的决策机关之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14年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在这60年里,畅通的不仅是出行的道路,还搭建了族人民相互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推动西藏实现社会制度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①是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根本保证 ②是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③对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起到积极作用 ④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的社会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9.据史料记载:清代名臣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这则故事展示了中华文化中蕴涵的
①里仁为美的和谐理念 ②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③修身齐家的家国情怀 ④兼收并蓄的包容智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法治历程与改革实践密切相关。以下是改革开放以来党推进“依法治国”的路线图: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 1997年 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002年 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07年 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