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是测验法。
2、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性质的中间学科,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3、皮亚杰认为抽象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4、认知方式就是认知风格,是个体偏好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
5、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机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结构原则。 6、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符号表象形式来呈现。
7、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学习态度和方法。
8、按照加涅的学习分类观,张二同学从红、黄、紫、青、绿中辨别出红色;从圆锥、圆柱、梯形、四边形中辨识出了圆柱体,这属于智慧的学习。 9、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10、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最早对人们的归因的心理倾向提出自己的观点。 11、关于学习动机,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
12、学生在学习上力争取得好成绩的主观愿望在心理学上称作学业动机。
13、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学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学习、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14、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15、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16、一般(普遍)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 17、学生原来学认知结构中已知“反击外来侵略”是爱国行为,如今再学习“保护历史文物”也是爱国行为,这属于相关类属学习。
18、安德森认为陈述性知识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的,而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的。
19、记忆可以分为情景记忆、语义记忆、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
20、合乎法则的熟练技能具有的特性有流畅性、迅速性、经济性、同时性、适应性。
21、学生在解题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把握主要采用元认知策略。 22、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主体性、特定性、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原则、内化性原则。 23、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精细加工策略。
24、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苛勒的顿悟说、杜威的分阶段说涉及问题解决过程。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不涉及。
25、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 智力 个性
26、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发展是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27、属于道德情感的是: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 28、按照心理测验的特征,可把心理测验分为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29、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是雅各布松19世纪20年代,后经人修改完成。 30、课堂中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是群体规范的结果。
31、属于结构创设的:教师的指导、规定限制、安排日程、奖励。结构体贴:采纳学生意见 32、通过对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的模型、绘画等各种作品进行考查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称为案卷分析。
33、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是韦克斯勒,斯坦福-比奈量表测的智力是比率智商。
34、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这是诊断性测验。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之中。 35、按学生的成绩分班,属于测验中的配置性测验。
36、根据对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将教学评价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根据评价功
能可分为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37、与教师评分的相对标准对应的评价方式是形成性评价。
38、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就会使后继的学习效率提高,这是普遍迁移。
39、奥苏伯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40、直观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
41、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既是意义学习,又是有指导的发展学习。
42、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是测验法。
43、操作技能特点: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心智技能特点: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44、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作用的有安德森和奥苏伯尔。
45、桑代克提出学习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而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 46、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当,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47、思维的主要特征为间接性和概括性。
48、科顿等人在1993年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框架。
49、一些吸烟者认为“吸烟有害健康”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依然继续吸烟,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是否认。
50、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1、从众行为的原因:以他人的行为为行为参照(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
2、社会性动机:工作、交往、成就、成长动机。
3、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当动觉反馈已经成为动作程序的调节器时,技能的学习就进入到了熟练阶段。
4、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5、人的各种心理疾病和躯体症状也都是通过系统学习而获得的,或者说是由于不适当的学习所造成的,因此,只要改变强化模式,所有异常行为都能得到纠正。这是行为主义的观点。 6、“形式训练说”所讨论的迁移实际上属于普遍迁移。 7、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
8、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恐怖症与一般恐怖反应最大区别在于其非理性。
9、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
10、常用精细加工策略: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 11、示范法由于范例的不同有:辅导教师的示范、角色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电视录像的示范、有关读物的示范。
12、依据知识本身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13、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
14、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是学习的诱因。 15、决定成绩的因素:智商、学习条件、习惯。
16、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前四种为缺失需要(基本需要),后三种为心理需要(成长需要) 17、根据成就动机理论,避免失败者倾向于选择难度过低和过高的任务。 18、问题空间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
19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格式塔学派
20、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21、构成品德心理结构的基本成分是知、情、行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22、教师的教学策略: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 23、属于概念同化的模式:类属性同化(下位学习)、总括性同化(上位学习)、并列结合性同化(组合学习)。
24、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法,白鼠学会压杠杆、鸽子学会啄键属于刺激-反应学习。 25、根据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之为智慧信息。 26、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启发式。
27、桑代克最先提出反射,皮亚杰最先提出同化、顺应、图式。 28、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29、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30、19世纪末,桑代克通过对动物的学习研究,建构了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体系。 31、属于学习的是:近墨者黑、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32、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