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日本五大工业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49: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日本五大工业区

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的东京湾、骏河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这一狭长地带成为著名的太平洋带状工业区。这一地带占全国面积的20%,集中了全国60%以上的人口和9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日本全国共有10个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只有札幌在北海道),拥有全国工业产值的71.9%,钢铁工业产值的81%,化学工业产值的79.3%。这种布局的特点,是与日本地理条件、自然资源情况以及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地位有关。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曾使日本大大节省了能源资源的运输费用,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

6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原有工业带已经发展到饱和状态,供水、用地紧张,提出了工业再配置问题,出现了分散的趋向。新工业革命的浪潮也引起日本工业地理分布的变迁,在省能源省资源的新工业时代,减轻运输负担的考虑已变得不那么重要,而工业化落后地区却由于劳动力丰富、地价便宜、自然环境好,对于新工业建设反而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日本工业布局出现了分散化的倾向。例如九州岛已成为日本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被称为“硅岛”,就是这种倾向的反映。但是目前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和濑户内海沿岸仍然是日本最重要的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以东京为中心,关东平原为腹地,包括东京、横滨以及川崎、千叶、横须贺等大中城市在内的日本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以机械(汽车、精密机床、电子产品等)、钢铁、石油冶炼和石油化工、印刷出版等部门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近年来,特别是在东京,为保护首都环境,工业部门结构有所变化,印刷出版业、电器仪表等部门发展迅速,冶金、化工等部门或外迁或改建,比重不断下降。该工业区印刷设备已占全国70—80%,电器仪表占全国三分之二。

阪神工业区,以大阪、神户、京都等城市为中心,形成以钢铁、造船、石油化工为主体的综合工业区,成为日本第二大工业区。名古屋(中京)工业区,以名古屋为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化工业迅速发展,改变了过去以轻纺工业为主的结构。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造船、钢铁、石油化工等。纺织、陶器、木制品等轻纺工业传统部门,在日本仍占重要地位。

北九州工业区以北九州市为中心。这里曾是日本第一个钢铁工业基地,战后地位下降,但钢铁、化工在全国仍有一定地位。

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区是日本新兴起的工业区,是以钢铁、造船、石油化工为主的工业地带。利用优良港湾、便于填海造陆、地质基础坚固、少台风影响等条件而发展起来。这个工业带的福山有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达1600万吨左右。该工业带的工业产值已超过北九州工业区。

(一)日本五大工业区和太平洋沿岸带状工业地带

日本有5大工业区,即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中京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和濑户内海工业区。其中,前4个大工业区在战前就已形成,在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这4个老工业基地的规模迅速扩大,新的工业区相继形成。在新形成的工业区中,规模最大的是濑户内海工业区。

一 京滨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位于东京湾沿岸,它以东京都和横滨市为核心,以关东平原为腹地。战后,京滨工业区在原有的工业基础上取得了迅速发展,工业区范围显著扩大。据日日国土厅统计,在1945年至1972年间,东京湾填海造地面积达12950公顷,其中工业用地7120公顷,占55%港湾用地240公顷,占9.6%。京滨工业区的扩大除向海上(即填海造地)发展外,还向东京都郡部、神奈川县、千叶县、崎玉县、茨城县、枥木县和山梨县的内陆地区扩展。京滨工业区的半径已经超过50公里,并且还在向半径为100公里的周围地带延伸,形成了日本最大的工业区。

1990年,京滨工业区的制造业产值(按产品出厂价计算)为80.07万亿日元,约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1/4。拥有工厂95611家,占全国工厂总数的21.9%。从工业产品的产值看,在京滨工业区占第一位的是机械工业,1990年产值达37.54万亿日元,占全国机械工业总产值的26.9%;其次是印刷出版业和化学工业,这两个行业1990年的产值分别为67963亿日元和67485亿日元,在全国印刷出版业和化学工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3.9%和28.7%;占第三位的是食品工业(45037亿日元)、金属制品(43003亿日元)和钢铁工业(39901亿日元),1990年,这三个行业的产值在同行业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9.8%、23.2%和21.8%。

二 阪神工业区

阪神工业区以大阪湾为中心,后枕广阔的?近畿为冲积平原。战后,这个工业区扩展很快,它一方面向西,即顺着尼崎、西宫、神户、明石等沿海城市向兵库县扩展,另一方面向南,即顺着堺、岸和田、阪南等沿海城市向和歌山县延伸。从战后到1975年,仅在堺、泉北地区填海形成的工业用地就达1705公顷。

1990年,按产品出厂价计算的阪神工业区制造业产值为42.47万亿日元,在全国所占比重为13.1%。1990年末,这里拥有工厂67308家,占全国工厂总数的15.4%。阪神工业区的工业结构与京滨工业区既有类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最主要的相似之处是:在产值上占第一位的也是机械工业(13.71万亿日元),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1)阪神工业区的钢铁工业所占比重较大,1990年占全国钢铁总产值的24.0%;(2)纺织工业产值大大高于京滨工业区。1990年,阪神工业区的纺织工业产值为14543亿日元,比京滨工业区高出2.4倍,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的18.6%。

三 中京工业区

中京工业区南临伊势湾、三河湾,面对太平洋,北靠浓尾平原。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期,与国家投资治理伊势湾台风灾害相并行,该地区大搞填海造地、整顿工业用水、用地、港口、道路等,为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当时重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据统计,在1967年至1970年期间,中京工业区形成的沿海工业用地达4207公顷,大大超过同期京滨工业区(2445公顷)和阪神工业区(1096公顷)。借助港湾的优势,通过大量进口原油、铁矿石等原材料,中京工业区的钢铁、化学和机械工业等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该地区机械工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中京工业区拥有的工厂虽然少于阪神工业区,1990年末为56387家,但该工业区的制造业产值则高于阪神工业区,1990年达49.74万亿日元。中京工业区工业结构的一大特点是机械工业特别是运输机械制造业非常发达。1990年,按出厂价计算的机械工业产值达27.56万亿日元,占该工业区制造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55.4%);运输机械制造业的产值(1990年为17.31万亿日元)又占全部机械制造业产值的一多半(62.8%)。中京工业区的运输机械制造业的规模居各大工业区之首,占日本运输机械制造业产值的1/3以上(37%)。中京工业区运输机械制造业的主体是汽车,日本最大的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基地就分布在这里。

四 北九州工业区

北九州工业区位于日本九州岛的北部,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重工业基地之一,其核心部分在福冈县。从战后到50年代中期,在洞海湾的狭长海岸边,挤满了以八幡制铁公司(现在的新日本制铁公司)为首的大工厂,扩大工业圈的余地已经有限。因此,战后北九州工业区的发展主要是在原有区域内部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进一步实行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布局,例如把原料向户烟工厂的高炉和转炉集中,使八幡发展为加工工业基地;以最新技术装备建立专业化轧钢厂;发挥老工业基地熟练工人多、技术基础好的优势,向高附加价值生产领域发展等等。战后,由于其他各大工业区发展迅速,北九州工业区的地位相对下降,不过,在钢铁工业方面特别是在钢铁产品的品种、质量方面,北九州工业区仍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1990年末,北九州工业区拥有工厂9915家,当年的制造业产值为77107亿日元,产值较高的工业部门依次是:机械制造业(24028亿日元)、钢铁工业(8973亿日元)、食品工业(7256亿日元)、化学工业(6373亿日元)、饮料和烟草业(2070亿日元)、金属制品工业(4339亿日元)

等。

五 濑户内海工业区

濑户内海是位于四国岛与本州岛西南部之间的内湾海域,素有“日本地中海”之称。战后大规模的工业投资,使经济迅速发展,原有的4大工业区日渐饱和。濑户内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50年代末开始崛起的新工业区。该工业区由环濑户内海的冈山县、广岛县、山口县、香川县和爱媛县组成。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该工业区利用价的进口资源,发展起了钢铁、化学和机械工业,在濑户内海沿岸建立起了大型港口和各种工厂,“日本地中海”已变成了一条“产业运河”,在日本经济中的地位已超过北九州工业区。

1990年末,濑户内海工业区拥有工厂29443家,大约是北九州工业区的3倍。同年的制造业产值达26.49万亿日元,是北九州工业区的3.4倍。在该工业区内部,产值最大的行业是机械工业,1990年达90989亿日元;其次是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1990年的产值分别是32085亿日元和26977亿日元;居第三位的食品工业,1990年的产值为16815亿日元。濑户内海工业区的钢铁、化学和有色金属工业,已经后来居上,在产值上超过了中京工业区。

六 太平洋沿岸带状工业地带

除前述的5个大工业区外,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9个中小工业区,即北海道、八户、常磬、鹿岛、东海、关东内陆、北陆、大分和有明海沿岸工业区。日本工业区的分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绝大多数形成在沿海地区。在大小14个工业区中,除关东属于内陆工业区外,其余13个都在沿海地区,在这13个工业区中,除北海道、北陆和有明海沿岸工业区外,其余10个都在太平洋沿岸一侧,形成了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

据日本矢野恒大纪念会编纂的《日本国势图绘》记载,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包括1都(即东京都)、1府(即大阪府)和15个县(茨城县、昺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静冈县、爱知县、岐阜县、三重县、兵库县、和歌山县,冈山县、广岛县、山口县、福冈县和大分县)。

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占日本国土总面积的25.7%,占全部可居住面积的30.4%,然而却集

搜索更多关于: 日本五大工业区 的文档
日本五大工业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pt0c3yq1y2ubi97rwz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