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李道达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1年第11期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高效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怎样才能打造高效课堂呢?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体会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粗浅认识。
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和无效而言的,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其实质就是有效地达到预设的关于某一课的教学目标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且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有效突破,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均有所收获。
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是高质量的备课,只有高质量的备课才有可能形成高效课堂,否则,高效便无从谈起。备课即包括通常意义的备教材和备学生。备教材,是研读、分析教材的过程,需要占有大量的备课材料,在这些备课资料中筛选利用,为的是准确确定教学任务,确立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对教学难点及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思想上的准备。备学生就是备学情,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对待同样的学习内容也许差别甚大,因此熟悉任教班级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安排、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才能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达到真正的高效。
在备好课的前提下,只能说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一种准备和可能。真正高效课堂的形成过程存在于整个课堂教学中,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此,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要扩大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学习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因此,课堂教学就不能只针对少数学生进行,而应面向全体,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来,不能做到全面参与的课堂就谈不上高效。课堂“以师为主导,生为主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既然如此,课堂提问和发言不能只点固定几个学生,哪怕只有几个学生主动回答,教师也应当想方设法扩大课堂参与的同学面。当然,课堂活动的参与,不仅仅限于回答问题或发言,课堂学习的参与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朗读(齐读)、小组讨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同样是一种广泛的参与。只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才有意义。 2 要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而富于变化的过程,忌讳单一和一成不变,教学活动也应当精心设计,使之形式多样。比如语文学科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课堂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