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古生物地史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0:00: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7、 四射珊瑚的构造组合类型有: 单带型 、 双带型 、 泡沫型 、 三带型 。√ 8、 横板珊瑚的复体类型有: 块状 复体、 丛状 复体、 蔓延状 复体。√

9、 分左右壳的为 双壳 动物,它双瓣壳 对等 ,单瓣壳两侧 不对称 ;分背腹壳的为

腕足 动物,它双瓣壳大小 不等 ,单瓣壳两侧 对称 ;√

10、 双壳动物的耐盐性 广 ;造礁珊瑚、部分腕足动物的耐盐性 窄 。√

11、 菊石化石根据旋卷壳旋卷程度分为四种: 外 卷、 半外 卷、 半内 卷、 内 卷。√ 12、 菊石化石的缝合线根据复杂程度,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鹦鹉螺型 、 无棱菊石型 、

棱菊石型 、 齿菊石型 、 菊石型 。√

13、 三叶虫根据头甲与尾甲的大小关系可分为: 小尾型 、 异尾型 、 等尾型 、 大

尾型 。√

14、 三叶虫的面线类型可分为: 后颊类 面线、 角颊类 面线、 边缘式 面线、 前颊

类 面线。√

15、 腕足动物的腕螺分三种类型:螺顶指向主端的为 石燕贝型 ,螺顶指向背方的为 无洞

贝型 ,螺顶指向两侧的为 无窗贝型 。√

16、 腕足类的腕螺类型有 无窗贝型 、 无洞贝型 和 石燕贝型 。√

17、 笔石枝按生长方向分为7类: 下垂式 、 下斜式 、 下曲式 、 平伸式 、 上

斜式 、 上曲式 、 上攀式 。√

18、 植物开始登陆的是以 原蕨植物 为主,地质时代是 D1-2 ;脊椎动物首次成功登上陆地

的是 两栖类 ,但它不能远离 水 ,只能在 水 边的陆地上生活;√

19、 最早的原始两栖类是 鱼石螈 ,其地质年代是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D3-C1) ;爬行类

与两栖类的过渡型化石为 蜥螈 ,其地质年代是 早二叠世 ,现归属 两栖纲 ;鸟纲的过渡型化石国外为 始祖鸟 、国内为 中华龙鸟 。√

20、 泥盆纪也称为 鱼类 的时代;石炭-二叠纪也称为 两栖类 的时代;中生代也称为 爬

行动物 的时代;新生代也称为 哺乳动物 的时代。√

21、 植物界与动物界最根本的区别在: 营养 方式, 生活 方式, 生长 方式。√ 22、 植物界在演化进程中经历了三次飞跃: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 水生植物→陆生植

物 ;1 孢子植物→种子植物 。√

23、 按海拔高度及海水深度的地理分区有: 高山 区、 平原 区、 滨海 区、 浅海 区、

1 半深海 区、 深海 区。

24、 按纬度划分的地理区有: 极地 区、 寒带 区、 温带 区、 亚热带 区、 热带 区。 25、 根据海洋生物的居住地段和运动方式分为: 游泳 生物、 浮游 生物、 底栖 生物。√ 26、 鲍马序列自下而上包括: 递变(或块状) 层理、 平行 层理、 交错 层理、 水平 层

理和 均匀 层理。√

27、 地层的接触关系包括: 整合接触 、 角度不整合 、 平行不整合 、 沉积接触 和

1 侵入接触 。√

28、 上下地层产状一致,其间有古风化壳存在,地层接触关系为 平行不整合 ,它系 造陆

运动所致;上下地层产状不一致,其间有古风化壳存在,地层接触关系为 角度不整合 ,它系 造山 运动所致。√

29、 年轻的沉积盖层直接覆盖在较古老的岩浆岩或深变质岩上,称为 沉积 接触,盖层的底

部常含成分为 下伏岩石 的砾石;年轻的岩浆岩侵入到较古老的地层中,称为 侵入 接触,岩体的边缘常含来源于 地层 的捕虏体。√

30、 地层划分的依据包括: 岩石学 特征、 生物学 特征、 地层结构 特征、地层的 厚

度和体态 、地层的 接触关系 和 其他属性 。

31、 地层对比的主要依据和方法包括: 岩石地层 对比、 生物地层 对比、 构造运动面

对比、 同位素 方法、 磁性地层 对比、 旋回地层 对比。

32、 岩石地层单位的名称及级别依序分别是 群 、 组 、 段 、 层 ,其中 组 是

岩石地层单位的最基本单位。√

33、 构造变形或变质作用强烈地区,很难恢复原生的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多采用 岩群 、

岩组 、 岩段 来划分。

34、 年代地层单位分六级,依序分别是 宇 、 界 、 系 、 统 、 阶 、 时带 ;

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依次是: 宙 、 代 、 纪 、 世 、 期 、 时 。其中 阶 是年代地层单位的最基本单位。√

35、 常用的生物带有: 延限 带、 顶峰 带、 组合 带、 间隔 带、 哑 带。 36、 主要的层型类型包括 单位 层型和 界线 层型。√

37、 用来确定国际系、统和阶之间的界线层型剖面和点称为 金钉子 。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

27c 层之底已已确立为全球 二叠系-三叠系 的界线的层型剖面和点;广西桂林南边村剖面是国际 泥盆系-石炭系 界线的 辅助 层型剖面。

38、 根据基底下降幅度、海水深度与沉积厚度关系,将盆地分为: 补偿 盆地、 非补偿 盆

地和 超补偿 盆地。√

39、 历史大地构造分析的方法有: 沉积物组分和沉积组合(或沉积建造) 分析、 沉积物厚

度 分析、 沉积相和沉积古地理 分析、 沉积盆地 分析和 构造运动面 分析。

40、 板块边界通常包括 大洋中脊 、 海沟 、 转换断层 、 大陆裂谷 和 褶皱带 等,

其中离散型为 大洋中脊 和 大陆裂谷 ,俯冲会聚型为 海沟 ,碰撞会聚型为 褶皱带 ,平错型为 转换断层 。√

41、 按照威尔逊旋回,大洋的演化阶段有 胚胎 期,代表为 东非裂谷 ; 初始洋盆 期,

代表为 红海 ; 成熟大洋 期,代表为 大西洋 ; 衰退大洋 期,代表为 太平洋 ; 残余洋盆 期,代表为 地中海 ; 消亡 期,代表为 喜马拉雅山脉 。√

42、 板块构造与槽台学说具有互补关系,其中地台对应于板块的 陆壳 部分, 冒地槽 对

应于被动大陆边缘, 优地槽 对应于活动大陆边缘,地槽旋回对应于 Wilson旋回 。

43、 华北板块的形成史:太古宙为 陆核 的形成期;古元古代为 原地台 的形成期;中新

元古代为 似盖层 和 盖层 的形成期。√

44、 华北板块形成于Pt1末的 吕梁运动 (18亿年);扬子板块形成于Pt3的 晋宁运动 (8-

10亿年)。√

45、 泛大陆在 二叠 纪末期形成,又在 三叠 纪开始分裂。√

46、 志留纪分 四 世,石炭纪分 二 世,二叠系分 三 统,白垩系分 二 统。√ 47、 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拼合于 早古生代末 (时间)的 加里东 运动,拼合后形成更大

规模的 华南板块 。√

48、 中生代是 爬行动物 的时代,__裸子植物__的时代和_ 菊石 的时代。鱼类繁盛于

泥盆纪 ,两栖类繁盛于 石炭、二叠纪 。√

49、 生物相包括 底栖相 、 浮游相 、 礁相 。√

50、 东吴运动发生于 中晚二叠世 之间 ,其主要表现有 大规模海退 、 玄武岩喷发 、

和 华夏古陆上升 。√

51、 中国东部古地理面貌中生代以前主要为 南北 分异;中生代以后则转为 东西 分异。√

三、简答题(共24分,每题6分)

1、 简述造礁珊瑚的形成条件 √

水深在20m左右最适宜;温度18-30℃,最适宜温度20-25℃;盐度34-37‰;水体清澈。现今赤道南北纬30度范围内(28度更佳)光照强,海水流通,珊瑚礁发育。

2、 简述遗迹化石概念及其意义

保存在岩层中古代生物活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称为遗迹化石,它对研究生物的生活习性、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 简述下列各门类生物化石的演化趋势(蜓、四射珊瑚、腕足√、菊石、三叶虫√、笔石√)

① 简述四射珊瑚的演化趋势

S:主要为单带型(除隔壁外,只有横板)和泡沫型,可形成小型珊瑚礁;D2-D3:双带型和泡沫型;C1:三带型单体;P1:三带型复体。

② 简述腕足动物的演化趋势

1

寒武纪以无铰纲为主;奥陶纪是腕足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具铰纲的三分贝目、正形贝目、五房贝目和扭月贝目进入顶峰阶段,石燕贝及小嘴贝类都有代表;志留纪腕足类化石相对减少,但内部构造复杂化,如五房贝;

③ 简述三叶虫的演化趋势

早寒武世(∈1):小尾型即头大尾小,头鞍锥形、向前收缩,眼叶大、新月形,胸部多节

《古生物地史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pxsm8e7sv9mzf00wd46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