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香樟的生态习性及栽培技术
作者:张翠红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6期
摘要 阐述了香樟的生态习性,并从育苗、造林、病虫害防治3个方面介绍香樟栽培技术,以为珍贵用材树种香樟的人工造林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香樟;生态习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2.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195-01
香樟既是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又是城市绿化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香樟幼龄树的树皮为平滑的绿色,随着树龄的增长逐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互生,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第1对或第2对侧脉长而显著,叶片长、宽分别为5.0~10.0、3.5~5.5 cm,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花絮呈圆锥状,腋生于新枝;花期5月,花被淡黄绿色,又小又多,6裂。核果球形,熟时紫黑色,果托盘状,果实9—11月成熟[1-3]。 1 生态习性
樟树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其中以江西、浙江、福建、台湾等省份较多。在自然界多见于低山、丘陵及村庄附近,在海拔1 000 m的地区也有分布。香樟为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抗风能力较强。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温度低于18 ℃幼枝易受冻害。生长速度中等,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存活期可达成百上千年,具有吸烟滞尘、涵养水源、抗海潮风、耐烟尘、抗有毒气体、固土防沙、美化环境等功能,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1-3]。 2 栽培技术 2.1 育苗
2.1.1 采种。采种一般在每年的11—12月进行,此时浆果呈紫黑色。采种母树要求健壮无病虫害,树龄约20年。将采回的浆果用热水浸泡2~3 d,然后用竹箩或畚箕搓洗,待除净果皮和果肉后,拌草木灰脱脂12~24 h,再洗净阴干。1 kg浆果可得纯种子250~300 g。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分别为120~130 g、80%~90%,1 kg纯种子的粒数可达7 600万~8 000万粒[1-3]。
2.1.2 种子处理。如果是当年采的种子在翌年的2月上旬至3月上旬春播,则必须将处理好的纯净种子进行沙藏。底层垫沙厚度10 cm以上,种子应均匀摆放,以不重叠为宜,面层沙厚度要求6~8 cm,贮藏总高度不得超过100 cm;保持相对温度10~15 ℃,相对湿度为40%~60%,以用手抓沙成团,手松沙散为标准[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