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化学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1.1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1 17:52: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分类

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第一课时。该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首先接触的化学知识,本节从分类的角度出发,安排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这两部分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阶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分类方法的系统学习,可以分类梳理一下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将这些化学知识在头脑中进行系统化处理,使学生感悟到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同时利用对分散系进行分类的方法,学习胶体的基本性质,让学生体会分类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而在本章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要利用这种方法,学习化合物的分类,反应类型的分类等等,这种方法实际也要贯穿于学生整个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学习对物质的分类,从微观上辨析分散系的分类,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物质分类的基本模型,理解通过对物质的分类来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学习探究,经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过程,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科学思想,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物质分类过程和分类应用的理解,体会掌握科学方法就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建立分类的科学思想,掌握物质和分散系的分类方法,了解胶体的概念和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有关物质分类以及反应类型分类的知识,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中需要使用的实验用品。

【引入】从今天起,同学们将正式开始高中的化学学习。在必修1的学习中,我们首先要学习一种科学方法,请同学们看一个视频。 【投影】机器人对快递件的高速分拣。

【讲解】在快递的集散点,对于大量涌入的快递件首先要进行分拣,这种分拣实际就是对其进行分类。

【设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在什么地方用到分类的方法呢?(图书馆、商场、药房、查字典、户籍管理……)那么在这样的场合中分类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比较容易寻找所需要的物品) 【讲解】但是分类并不是目的,分类只是一种手段,是提高人们学习工作效率,更快捷的达到目的的一种方法。为了提高同学们高中化学的学习效率,我们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知识点就是物质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一、物质的分类

【讲解】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其区分为不同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科学的分类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有利于深入研究。所以我们要求的是,分类一定要科学,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研究,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分类的科学性?例如,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的快递件分类视频,机器怎样将快递件进行分类的?(按照邮件的目的地进行分类)如果以其他方式分类是科学的分类吗?(例如:按大小,按发件地……)因此,科学分类的前提是建立科学准确的分类标准。 【设疑】那么同学们觉得要是对班级同学进行分类,最科学的标准是什么呢?(按性别分) 【设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呢?

【实践活动】请同学们根据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尝试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且交流大家的分类结果。

找几位同学回答分类的结果。

【设疑】那么同学们对化学物质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呢?(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板书】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投影】物质分类的结果:

【讲解】以上的分类是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可以形象的称为树状分类法。

需要注意最后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并不完全,有一些化合物是不属于酸、碱、盐或者氧化物的(例如:氨气)。

【讲解】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同学们学习了很多的单质,其中有一些单质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例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在化学上,我们将这样的单质命名为同素异形体。 【板书】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

【设疑】同学们是不是还能举出一些同素异形体的例子?(红磷和白磷、氧气和臭氧等) 【练习】下列每组中的两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 )

A.CaO和CaS C.C60和C70

B.和

D.HCNO和HOCN

【讲解】树状分类法是一种比较单一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利于对物质的查找,例如,在图书馆我想找《三国演义》,可以按照文学——中国文学——古代文学——明清小说的顺序寻找。而在研究具体物质的时候我们还会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物质进行不同分类,这种方法叫做交叉分类。 【投影】请同学们按照分类进行连线

【讲解】除了物质的组成,我们还可以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例如,如果将氧化物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根据组成,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而根据性质又可以进行怎样的划分呢? 【过渡】CO2和SO3都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而CuO和Fe2O3都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按照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投影】酸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 碱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

【设疑】对于氧化物的两种分类结果,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讲解】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试举例,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非金属氧化物(CO),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金属氧化物(Mn2O7,其对应于KMnO4) 【练习】判断如下说法是否正确:

(1)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 ) (2)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 )

化学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1.1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pzrj6ehht7z7sh75m1a072ie1yhw200my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