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毕业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6:33: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收买工贼、开除工人,他决心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榨取在交易所里所损失的数目,他从市场中发现并收买得心应手的走狗,通过黄色工会,在工人中挑拨离间,分裂工人队伍,企图把工人的反抗烈火平息下去,软的一套没有奏效,就来硬的一手,动用武力进行镇压,他恶毒的污蔑农民革命为匪货、土匪,甚至在他惨败时也顽固地说:“我正想去看那红军是怎样的三头六臂,了不起!光景也不过是匪!”由此可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生不逢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是发展资本主义的艳阳天,所以吴荪甫在同赵伯韬,同工人的斗争中,表现的时而信心百倍,时而像“要攫食的狮子”,时而又像一只斗败的公鸡,这种两重性格,正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重性的现象表现。最后,吴荪甫终于被赵伯韬打败,决战的关键时刻他的二姐夫杜竹斋也倒向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赵伯韬,兵临城下、四面楚歌、众叛亲离,吴荪甫几乎自杀,连他的丝厂也不得不出盘,衰落得以避暑为名,仓惶出走。

三、精神和行为的虚弱

吴荪甫的性格特征还有另一方面,精神和行为的虚弱,这表现在他与赵伯韬的矛盾关系上,他一开始就与赵伯韬在公债市场上交手,在万丈气焰的背后隐藏着失败的预感:“到公债市场上混一下,原不一定危险,可与老赵共事,那危险就大了!”在赵的倾轧下,他几经较量,终于失去了抵抗力,也失去了自信力!他对赵伯韬的后台,关同银团托拉斯和蒋介石政权不满,但却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汪精卫派军阀身上他虽然一度表现的很镇静,从来不让别人看见他的苦闷、沮丧的神情,就是他的妻子也没有机会看到。他一向用这种方法造成人们对他的信仰与崇拜,但当工农运动

的消息传来,“那一种铁青色的苦闷与失望在他的酱紫色脸皮上泛出来。”甚至坐在备有钢板铉、有新式防弹玻璃并带有保镖的汽车里,心也在噗噗地跳着。

吴荪甫的性格中的刚愎自用、富有魄力、善用计谋的特征和精神空虚的特征是矛盾的,表面却统一在他一个人身上。周扬在《典型与个性》中说:“《子夜》里的吴荪甫是具有刚毅果敢性的人物,这个人物在那样软弱、无能、屈服的共同特征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者群里,不能不说是特殊的,但在他的性格的发展矛盾和最后的悲剧中,我们却读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者的共同命运。”

四、畸形社会形态下主人公的悲剧性结局

吴荪甫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悲剧,是现代企业家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悲剧,是中国整个民族资产阶级不可避免的历史悲剧,正是他的悲剧命运说明了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是《子夜》的主旨所在,也是吴荪甫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吴荪甫这个人物引起的读者的感情也是复杂的,他的自私、贪婪、专断与残酷,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平庸面,都会引起读者的反感,然而他那强悍的生命力却是我们柔弱的民族性格中所缺乏的,我们民族可以说自本世纪以来就在不断呼唤着吴荪甫这样的“铁腕人物”出现,以他的雄才大略,经营之才与大刀阔斧的魄力打破沉滞不前的局面,实现中国工业的现代化。因此,吴荪甫落入中国现代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网中,困兽般挣扎,终不免失败的结局,又能够引起读者(包括今天的读者)的同情。正像作者在《再来补充几句》中所说:

“吴荪甫的悲剧是带有某些悲壮性的”。吴荪甫这个人物形象在新时期的研究中曾引起热烈的论争,这说明了其形象的复杂性是一个研究的难点,不能“非此即彼”地简单对待,本来,“反动资本家”与“失败的英雄人物”这两面就是茅盾立体塑造吴荪甫的两手,偏执于任何一面都不能得出一个完整的吴荪甫形象。

五、作品在人物描写上的局限性

《子夜》在人物描写上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对工人及其领袖人物的描写比较概念化。小说刻画了张阿新、何秀妹、朱桂芝、陈月娥等女工形象,还刻画了共产党员克佐夫、蔡真、玛金、苏伦等人物,都写的表面化,缺乏感人力量。造成这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作者不熟悉这些人物,是凭别人介绍的第二手材料来写的,茅盾自己也承认。他在《茅盾选集》自序中说:“《子夜》的写作过程给我一个深刻的教训:由于我生长在旧社会,故凭观察亦就可以描写旧社会人物,但要描写斗争中的工人群众则首先你必须在他们中间生活过,否则,不论你的第二手材料如何多而且好,你还是不能写得有血有肉。”他的体会是深刻的。《子夜》在塑造人物方面的某些不足是抹煞不了塑造典型人物的伟大成就的。中国民族资本家是颇能显示中国现代社会与革命的历史特色的新的阶级,新的人,本应当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角色,由于种种原因在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里民族资本家形象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茅盾这一独特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具有特殊的、历史的、美学价值。

因此,《子夜》这一作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甚为重要的一部真正站在较为纯粹的近代人文精神立场上,

真正而形象深刻地反映中国近代文化对古典文化精神的巨大冲击的成功之作,它为现代文学人物画廊奉献出了最集中体现“中国近代人”伦理典范型的人物典型。

今天,由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文学观念的深刻变化,人们逐渐地对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持有异议,尽管《子夜》主题先行的创作模式和结构笨重在今天文坛上大受批判,但它仍然充分展示了茅盾驾驭长篇和塑造典型的卓越才能,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因而,我要说吴荪甫这个典型形象不仅在30年代的中国是有其十分可贵的价值,而且在当代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子夜》我认为不仅仅只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而是深入到了中国近代文化的深层,不仅仅只为文学史奉献出了一个成功的人物典型,而且为中国“人”的近代化的探索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文学史》郭志刚 孙中田 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3.)

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温儒敏 赵祖谟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

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钱理群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

4.《子夜》 茅 盾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

5《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

6《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自学指导 李平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

搜索更多关于: 毕业论文 的文档
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q12j8n85q9ersa9r12s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