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生物实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23:25: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中生物实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应注意的

问题

⑴充分搅拌鸡血细胞液。DNA存在于鸡血细胞的细胞核中。将鸡血细胞液与蒸馏水混合后,必须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使鸡血细胞加速破裂,并释放出DNA。

⑵沉淀DNA时必须用冷酒精。实验前必须准备好大量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并在冰箱中至少存放24h。

⑶正确搅拌含有悬浮物的溶液。实验步骤3、5、7都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在进行步骤3、5时,玻璃棒不要直接接触烧杯底部,而且搅拌要轻缓,以便获得较完整的DNA分子。进行步骤7时,要将玻璃棒插入烧杯中溶液的中间,用手缓慢转动5min~10min。 本实验中鉴定DNA的方法为二苯胺法。如果在没有二苯胺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典例解析

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中,说法错误的是 A.DNA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溶液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的DNA

C.DNA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D.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经沸水浴后会出现蓝色反应 答案:C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有误的是()

A.该实验中有两次加入蒸馏水,均是为了析出DNA

B.该实验学生操作中多次用到搅拌,除最后一步未强调方向外,其余均要求单向搅拌

C.该实验中有3次过滤,过滤时使用纱布层数与需用滤液或黏稠物有关

D.实验三次加入NaCl溶液,无论浓度是2mol/L,还是0.015mol/L,均是为了溶解DNA

解析:对照比较表可知,除A说法有误外,其余各项均正确。两次加蒸馏水,第一次是为了使细胞吸水破裂释放出核物质(DNA),第二次是为了降低NaCl溶液的浓度从而析出DNA。 ⑷DNA粘稠物的再溶解:;

⑸提取杂质较少的DNA白色乳状丝状物:; ⑹鉴定DNA是否存在可用试剂:。

解析:⑹鉴定DNA是否存在常用:二苯胺试剂沸水浴为蓝色反应;也可选用甲基绿试剂,其颜色反应为蓝绿色。(其它略) 答案:⑴蒸馏水⑵2mol/L NaCl溶液⑶蒸馏水⑷2mol/L NaCl溶液⑸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⑹二苯胺试剂或甲基绿试剂 (带*的为重点实验)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实验材料的选择: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有还原糖和非还原糖两类。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蔗糖(甘蔗茎、甜菜

的块根等)、淀粉(马铃薯、番薯的块茎等)是非还原糖。在双子叶植物中,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葡萄糖形成后,合成为淀粉暂时储存在叶子内,因此最好不用双子叶的叶子作为实验的材料。有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叶子内虽然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还原糖,但由于叶片中叶绿素颜色较深,对于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遮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一般也不选用。本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还原糖含量较高的植物组织,而且要求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如苹果和犁的果实,也可以用白色的甘蓝叶、白萝卜替代。

经实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和白萝卜。

脂肪的鉴定:所用材料要求一脂肪含量高,二有一定大小做徒手切片,花生种子符合本实验的要求。实验前要将花生种子浸泡3~4h,有利于切成薄片,但浸泡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

试剂的选用及注意事项:

可溶性还原糖鉴定过程中,因斐林试剂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试剂的两种溶液分别配制,使用是再加以混合,即现配现用。切不要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实际上这个反应利用的是斐林试剂中的氢氧化铜作为弱氧化剂参与还原糖的反应,而氢氧化铜放置过久沉淀过多则不利于反应。

在水浴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爆裂;并注意试管口也不要朝向自己或他人,防止沸腾的溶液

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另外,加入的斐林试剂不要太多,反而会使实验效果不理想。

脂肪鉴定实验键是能否切出符合要求的薄切片,太厚光线不能通过。

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双缩脲试剂时,应先加试剂A(NaOH),造成碱性环境后再加入试剂B(CuSO4)(注意和使用斐林试剂的区别)。另外试剂B不能太多,否则硫酸铜的蓝色将遮盖颜色反应的真实效果。 使用原理不同

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它在加热的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可用于鉴定还原糖的存在,实验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发生的是双缩脲反应。双缩脲反应的实质是在碱性条件下,Cu2+与双缩脲发生的紫色反应。而蛋白质分子中有很多与双缩脲(H2NOC-NH-CONH2)结构相似的肽键,所以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发生颜色反应,可以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显微镜的镜头有两种:目镜和物镜。目镜可从镜筒上端开口处插入,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而物镜的上端有螺丝,可旋转固定在镜筒下端连接的转换器的3个开口上,且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高中生物实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q9ll7pugp1xu1x81dzc4m0xd0pwbf00nn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