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二:简单机械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人体中的许多部位都具有杠杆的功能。如图是人用手托住物体时手臂的示意图,当人手托5kg的物体保持平衡时,肱二头肌收缩对桡骨所施加力的大小一定( )
A.大于5kg
B.大于49N
C.小于49N
D.等于49N
2 .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使重为G的木棒绕固定点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至水平位置,在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G不变,G的力臂不变 B.拉力F变大,F的力臂变小 C.拉力F不变,F的力臂变大 D.重力G变小,G的力臂变大
3 . 如下图所示,工人用滑轮或滑轮组提升重物,每只滑轮质量均相同,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C滑轮组与使用D滑轮组一样省力
第 1 页 共 7 页
B.使用D滑轮组最省力
C.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使用B滑轮 D.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使用C滑轮组
4 . 一个铁球和一个木球,质量分别为m1和m2,速度分别为v1和v2,如果m1>m2, v1>v2,则( ) A.木球动能大 C.它们的动能一样大
B.铁球动能大
D.无法比较它们动能的大小
5 . 当杠杆水平平衡时,L1>L2,若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将它们的作用点同时远离支点相同的距离,那么杠杆将 A.F1那端下降
B.F2那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6 . 如图所示,若不计滑轮重量及摩擦,在几种提升重物的方法中最省力的方法是
B
.
A.
D
.
C.
二、填空题
7 . 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
,
,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____N的拉力如保持拉力的方向不变,使杠杆缓慢上升,则拉力的大小将
第 2 页 共 7 页
______ .
8 . 如图所示是小明欲将一袋粮食从地面抬到楼顶上。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小明用动滑轮把重40N的一袋粮食匀速提高10m,他所用的拉力为25N,则整个过程中小明所做有用功是_____J,总功是___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如果把重100N一袋粮食的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则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9 . 国家生态环境部研究表明,机动车污染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为减少大气污染,电动汽车正在逐渐替代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是电动机,其原理是通电线圈在_____中受力转动,某电动汽车以60kW的输出功率沿平直路面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lmi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_____N,牵引力做功为_____J,汽车消耗的电能_____(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牵引力做的功。
10 . 如图所示,某人站在高处用100N的拉力把重240N的物体提高1m,则人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J,
总功为_____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
11 .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4: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_____;若通过相同的路程,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
三、实验题
12 .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明收集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第 3 页 共 7 页
钩码上升高度 1 2 4 4 0.1 0.1 绳端拉力 绳端移动距离s/m 实验次数 钩码重量 机械效率 2.7 1.8 0.2 0.3 74% 74% 3 8 0.1 3.1 0.3 86% 4
8 0.1 2.5 (1)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边拉动弹簧测力计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他认为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____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2)用丁图装置进行第4次实验,此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_。
(3)通过比较___________(填实验次数的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
四、计算题
13 . 如图所示是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笼式”提升机,用它能将放在罐笼A中的建筑材料提升到高处。已知被提升的建筑材料的质量为280kg,拉力F将它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到10m的高度,拉力F的功率为2kW.不计摩擦及钢丝绳、动滑轮的重。求:
(1)拉力F对所提升的建筑材料做的功是多少____? (2)罐笼A的重力是多少___?
第 4 页 共 7 页
(3)提升机在提升建筑材料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少____?
第 5 页 共 7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