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样卷(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1:20: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样卷(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B. C. D. 光合作用 钢铁生锈 酸雨侵蚀 冰山融化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酸雨侵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建设美丽泉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坏境的是( ) A.禁止工业污水超标排放 B. 随意丢弃废旧的电池 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 C.D. 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根据工业污水会污染环境分析; B、根据电池会污染环境分析; C、根据建筑工地扬尘会污染空气分析; D、根据吸烟能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分析. 解答: 解:A、工业污水超标排放会污染环境,禁止工业污水超标排放利于改善坏境,故A不符合题意; B、随意丢弃废旧的电池会污染环境,不利于改善坏境,故B符合题意; C、建筑工地扬尘会污染空气,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利于改善坏境,故C不符合题意; D、吸烟能产生一些有害物质,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利于改善坏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哪些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要知道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不要乱扔垃圾,要进行集中处理,要考虑废物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 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 A.少量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B. 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 C.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从少量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可能会引起失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去分析解答; B、从稀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去分析解答; C、从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相当于把待测液加水稀释,可能改变了溶液的酸碱度去分析解答; D、从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内去分析解答. 解答: 解:A、少量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可能会引起失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A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故B错误; C、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相当于把待测液加水稀释,可能改变了溶液的酸碱度,故C错误;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内,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 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干冰可用作环保制冷剂 B. 医用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D. 室内洒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考点: 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常用盐的用途;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干冰升华时吸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升华后无残留; 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 C、根据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它的水溶液呈碱性,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分析; D、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分析. 解答: 解:A、干冰升华时吸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升华后无残留,所以干冰可用作环保制冷剂,故正确; 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所以医用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故正确;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胃酸主要是盐酸,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并且小苏打无毒、无害,故正确; D、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洒水不可以防止煤气中毒,故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是一道化学和生活相结合的题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要求学生熟记教材知识,灵活运用. 5.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呈电中性 B. 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该粒子易形成阴离子 C.D. 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呈电中性,正确; B、该粒子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C、该粒子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错误; D、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微观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常伴随能量变化 B. 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有机化合物 考点: 化学反应的实质;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 分析: 根据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构成物质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解答: 解:A、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正确; B、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通常伴随能量变化,如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热等,正确;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正确;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化合物,如一氧化碳;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微观构成粒子的基本性质和有关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用于置换反应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7 B. 图示中x的数值为4 C.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 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Si+4HCl.由方程式可知: 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 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不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的数值为4,故C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并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8.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铜粉(CuO)﹣﹣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 H2(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C. 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过滤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HC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搜索更多关于: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样卷(解析版) 的文档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样卷(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rd234bg8w72h8v7sa970wk4t3v4f000u5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