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距40~50公分,今后依此法进行二、三级枝的选留,即可培养出理想的树冠。澳洲坚果是以内膛的二年生枝结果为主,结果部位是随树龄增大由内向外,由下至上推移,因此在修剪上只能疏除密枝、徒长枝、重叠枝、病虫枝,内膛枝尽量少疏,要加以保护和培养,因它是主要的结果枝。
6、病、虫、鼠害及其防治
(1)病害疫病又称茎干溃疡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以病菌通过伤口侵染成龄树的树干及主枝,危害后树干环枯以至死亡。感病部位皮层变硬,随后凹陷,皮层和木质部明显变色,并渗出黑色胶粘物,树皮开裂,植株变小,叶色褪绿,甚至部分叶脱落及落果,本病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最易发生。防治方法是:刮除坏死皮层和木质部,用80%敌菌丹250mg/L喷雾防治。花疫病:主要危害花序、幼果、顶梢嫩枝及嫩叶,受害后花序上出现细小的坏死斑,迅速扩展至整个花穗,最后枯死。受害果实为黑色,引起大量
9
落果,长时间的高温阴雨可使该病流行发生。防治方法是:加强树体管理,保持园内树体通风透光,并用70%代森锌800倍液加高脂喷雾防治。灰霉病:危害花序,开始时小花及花序轴上出现棕色小坏死斑,迅速扩展至整个花序变为黑褐色,最后整个花序枯萎,轻碰则易脱落,在高温湿度大的条件下该病易发生。可用苯莱特或敌菌丹防治。
(2) 虫害荔枝小卷蛾,又称坚果蛀虫,蛀虫螟。果实灌浆至成熟期均可危害。幼虫主要危害果皮内层或穿过未硬化的果壳蛀食果仁,一旦果壳硬化,幼虫主要取食果皮。危害后主要引起熟前落果和降低果仁质量。防治方法是:花期及坐果期用黑光灯诱杀;果实膨大期可用10%除虫菊精乳油1000倍液,20%灭菌酯乳油1500~3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3)鼠害澳洲坚果在幼果或果实成熟期鼠害严重,其危害损失可达30%以上,危害严重的
10
可达70%,造成丰产不丰收。防治方法是:注意根除鼠穴,铲平高地,可利用灭鼠器或养猫防治。也可利用抗凝血灭鼠剂如0.2%敌鼠钠盐或0.38%杀鼠迷毒谷饱和投饵全园地防治。
7、采收澳洲坚果花期长达3个多月,成熟期不一致,给采收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一般以内果皮变深褐色作为成熟标准,但这一标准又很难确定,在盈江8月初至9月末成熟,用人工捡拾落地熟果为主。此时雨量多,为了避免因高温高湿和鼠的危害,要求3~4天捡拾一次。果实捡拾后应及时摊开晾放或去皮,并抢晴天在阳光下晾晒,不能堆放,以免发热使果仁酸败,影响品质。目前以人工去皮为主,对去皮后的带壳果,应尽快进行干燥,放臵于通风处风干2~3周,风干后应尽快出售。对一时难于出售的壳果要干燥处理,首先用38℃温度预烘,再进一步用51℃恒温烘干至果仁含水量1.5%以下。如需贮存,则用60℃烘干至果仁含水量1.2%以下,这样壳果的贮存时间可大大延长,而且可确保一年
11
内风味不变。
咖啡
一、简介
茶叶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埃塞俄比亚的牧羊人第一次发现咖啡到现在,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原产于埃塞俄比亚或阿拉伯半岛。现在南美洲和非洲已经大量种植,亚洲地区最好的咖啡产区在印度尼西亚。中国主要产地在海南、云南等地,此外,四川攀枝花地区也有一定规模种植,属产于热带、亚热带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500年,牧羊人卡尔代第一个发现了咖啡的妙用;525年,第一株咖啡树在阿拉伯半岛种植;1475年,第一家咖啡屋在君士坦丁堡诞生;1615年,咖啡从意大利的威尼斯传入欧洲大陆;1620年,咖啡传入北美大陆;1690年,咖啡传入亚洲。
咖啡在云南德宏亩产量高达4-5吨,在临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