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下表)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1.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租”的神话传说入物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它的建立者是 A.炎帝 B.黄帝 C.禹 D.启 3.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右侧图片( ) A.原始居民的生活 B.商周的青铜文明 C.春秋战国的纷争 D.秦汉时期大一统
4.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5.每到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我国南方许多地方都要举行划龙舟、吃粽子的活动,这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这位诗人是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6.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 家。他在 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A.兴办私学 B.创立儒学 C.开办太学 D.创设科举制度 7.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候”,该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8.历史地图是中学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历史事件变迁在空间上的反映。右图显示的是哪一朝代的疆域: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 9.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
10.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
A.陈 B.大泽乡 C.巨鹿 D.荥阳
11.近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7N9禽流感的感染。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5
1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12.“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为它的开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鉴真 B.张骞 C.郑和 D.玄奘
13.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A B C D
14.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D.统一度量衡
15.下图所示是初三小李同学在历史复习课上作的笔记,其中“4.”后面空白处应填写的历史人物是
A.祖冲之 B.顾恺之 C.司马迁 D.贾思勰 16.能够通过右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③蔡伦改进造纸术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7.和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相关联的是
小明:众爱卿,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乃为正道。今日始,朝廷一律废北语,一从正音,违者降爵罢官。 小华:陛下英明!臣等谨遵圣旨! A、 商鞅变法 B、秦统一六国 C、张骞出使西域 D、北魏孝文帝改革 18.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被称为“圣人”。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A.王羲之 B.苏轼 C.关汉卿 D.曹雪芹 19.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2
胡人汉服图 汉人胡食图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20.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改错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2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的建立者是启。
错误: 订正: 22.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的历史贡献是修建了灵渠。
错误: 订正: 23.提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是孙子。 错误: 订正: 24.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时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错误: 订正: 25.被誉为“地下军库”、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是龙门石窟。
错误: 订正: 三、辨析题(5分)
26.小明和小华一起归纳七年级学习过的主要战役及其作用。小明说:“下图中的A点是赤壁之战。”小华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上述说法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错误:
理由:
3
四、材料题(共20分。其中第27题8分,第28题1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请回答:
(1)与材料一反映的史实直接相关的改革家是谁?他的哪一条变法措施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3分)
(2)材料二中的“北俗之语言”指哪个民族的语言?这场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进步意义?(3分)
(3)请结合上述两场改革简要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八姓入闽】西晋永嘉年间(307~313),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史载著名者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沿海扩散。“八姓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他们带来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福建人口。 —— 上下载
材料三: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 那时候,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经过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以上均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描写的是什么时期江南的社会生产状况?文中的“本业”指的什么?(2分)
(2)材料二告诉我们,“八姓入闽”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