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喉返神经损伤 D.喉上神经损伤 E.甲状腺危象
12.下列哪项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的禁忌证 A.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B.中度以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C.有压迫症状
D.内科治疗无效或复发者 E.青少年患者
13.某女,16岁,患有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较明显,主要治疗措施为 A.不予处理 B.多食含碘食物 C.补充维生素D3 D.甲状腺大部分切除 E.给予小剂量甲状腺素 14.甲状腺术后,病人忌进食 A.低脂饮食 B.试验饮水 C.少量多餐 D.牛奶
E.过热饮食
1 5.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病因是 A.甲状腺素需要量增加 B.食物及环境中缺碘 C.甲状腺素合成障碍 D.甲状腺素分泌障碍 E.食用碘盐过多
16.患者,女性,25岁,近1年来情绪急躁,月经不调,多食但消瘦,脉率>100/min,甲状腺肿大,入院准备进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手术。该病人麻醉前不能使用的药物是 A.地西泮 B.阿托品 C.哌替啶 D.氟哌啶醇 E.苯巴比妥钠
17.甲状腺功能亢进周期性麻痹患者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A.注意安全 B.卧床休息 C.执行补钾医嘱 D.低糖饮食 E.避免情绪紧张
二、以下提供的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8~20题共用题干)
女性,25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入院。经术前准备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返回病房。
18.手术后,床边准备的急救物品中,最重要的是 A.气管插管 B.气管切开包 C.氧气装置 D.吸痰设备 E.急救药品
19.术后不妥的护理措施是 A.取半卧位
B.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C.注意服用复方碘化钾 D.保持呼吸道通畅 E.引流管72小时后拔除
20.如发生甲状旁腺损伤,不正确的护理是 A.大量进食瘦肉、蛋黄、乳品 B.口服葡萄糖酸钙 C.每周测定血钙或尿钙 D.发作时静脉注射钙 E.做好心理护理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诱因包括应激状态,如感染、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严重躯体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低血糖症、败血症、脑血管意外等;口服过量TH制剂:手术中过度挤压甲状腺等。而最主要是术前准备不充分。 2.答案:A。
解析:甲状腺手术后突然导致呼吸困难和窒息的最常见原因是切口内血肿形成,一般是由于结扎线脱落及腺体切面的严重渗血所致。 3.答案:D。
解析:复方碘口服溶液,其作用为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减少甲状腺血供,仅用于术前准备和甲状腺危象。 4.答案:D。
21
解析:抗甲状腺药物和碘剂的应用是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甲状腺危象”最重要的措施。 5.答案:c。
解析:甲状腺手术后48小时内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切口血肿等引起的呼吸困难,故最重要的观察内容是呼吸。 6.答案:B。
解析: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左右腺叶背面内侧,手术时损伤后会出现手足抽搐。 7.答案:A。
解析:碘剂逐渐抑制甲状腺素释放,从而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甲状腺危象的发生。 8.答案:A。
解析:一般为缝线脱落引起的颈部出血,应紧急拆线,敞开伤口,清除积血或送手术室紧急手术止血。 9.答案:C。
解析: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伤口内出血一般为止血不彻底引起,病人颈部迅速增大,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应立即拆除缝线,除去血肿,结扎出血血管。 10.答案:C。
解析:体重下降意味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控制不良。 11.答案:C。
解析: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较为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单侧主干损伤可引起病人声音嘶哑,双侧主干损伤可引起失声甚至窒息死亡。 12.答案:E。
解析: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首选药物治疗,不可行手术治疗。 13.答案:E。
解析:对于20岁以前年轻人的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不但妨碍了此时期甲状腺的功能,复发率也很高,可给予小量甲状腺素,以抑制垂体前叶促甲状腺素的分泌,缓解甲状腺的增生和肿大。 14.答案:B。 解析:防止呛咳发生。 15.答案:B。
解析:饮食或环境中碘不足,会使机体缺碘。缺碘时垂体前叶分泌的促甲状腺素增加,促使甲状腺肿大。 16.答案:B。
解析:甲状腺术前不宜使用阿托品,以免引起心动过速。 17.答案:B。
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周期性麻痹患者需要护理措施是卧床休息。 18.答案:B。
解析:甲状腺手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呼吸困难,紧急时需做气管切开。 19.答案:E。
解析:术后24~48小时,待渗血引出后即可拔除引流管。 20.答案:A。
解析:宜进高钙、低磷饮食,不宜进食乳制品、蛋黄及菜花等食物。
第十一单元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乳腺癌病变发展过程中最易受累的是 A.肺 B.肝 C.腋窝淋巴结 D.锁骨下淋巴结 E.胸骨旁淋巴结
2.乳腺癌最好发的部位是乳房的
22
A.外上象限 B.内上象限 C.外下象限 D.内下象限 E.中心
3.急性乳腺炎最主要的病因是 A.乳汁淤积
B.细菌入侵 C.雌激素分泌增加 D.雄激素分泌增加 E.性激素分泌紊乱
4.急性乳腺炎的处理措施,不包括 A.早期暂停哺乳 B.局部热敷 C.避免乳汁淤积 D.用胸罩抬高乳房 E.遵医嘱用抗生素
5.女性,26岁,哺乳期患急性乳腺炎,畏寒发热,右侧乳房肿胀、疼痛,表面皮肤红、热。扪及触痛的硬块,未查到肿块。对患乳的正确护理不包括 A.暂停哺乳 B.吸净积乳 C.抬高乳房 D.切开引流 E.理疗及外敷药物
6.急性乳腺炎患者,最初的症状是 A.乳头排脓 B.排乳不畅
C.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D.乳房肿胀、疼痛 E.高热、寒战
7.乳癌淋巴转移主要途径是 A.同侧腋窝淋巴结 B.同侧胸骨旁淋巴结 C.对侧腋窝淋巴结 D.锁骨上淋巴结 E.对侧胸骨旁淋巴结 8.一二期乳腺癌主要治疗方法是
A.放射治疗 B.化学治疗 C.内分泌治疗 D.手术治疗 E.免疫治疗
9.女性28岁,产后4周,右侧乳腺出现红、肿、热、痛,经处理后乳腺出现波动感。请问应采取哪项处理措施 A.B超检查
B.经静脉输注抗生素 C.穿刺引流 D.切开引流 E.口服清热解毒中药
10.癌肿侵犯cooper韧带后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橘皮样改变 B.乳头内陷 C.卫星结节 D.局部隆起 E.酒窝征
11.病人行乳腺癌根治术后,为预防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主要措施是 A.半卧位 B.加压包扎伤口 C.抬高同侧上肢 D.局部沙袋压迫 E.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
12.与卵巢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的疾病是 A.乳腺癌 B.急性乳腺炎 C.乳腺纤维腺瘤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乳房囊性增生病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乳腺癌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 2.答案:A。
解析:乳腺癌最多见于乳房外上象限 (45%~50%),其次是乳头、乳晕和内上象限。 3.答案:A。
解析:淤积的乳汁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4.答案:c。 解析:疏通乳管。 5.答案:D。
解析:脓肿形成才可切开引流。 6.答案:D。
解析:急性乳腺炎患者,早期乳房肿胀,局部硬结,进而红、肿、热、压痛。 7.答案:A。
解析:乳房约75%的淋巴液沿胸大肌外侧缘引流至同侧腋窝淋巴结,故乳腺癌淋巴转移主要是转移至同侧腋窝。
23
8.答案:D。
解析:对于一二期的乳腺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9.答案:D。 ‘
解析:乳腺红、肿、热、痛,有波动感,典型的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应立即切开引流。 10.答案:E。
解析:乳腺癌侵犯c00per韧带,使之收缩,肿块处的皮肤往往有明显的内陷,称为酒窝征。 1 1.答案:E。
解析: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可将创面渗液及时排出,防止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 12.答案:E。
解析:乳房囊性增生病与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量增多等卵巢功能失调有关。
第十二单元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腹外疝的发病基础是
A.腹壁有先天性或后天性薄弱或缺损 B.营养不良 C.腹腔压力增加 D.腹部穿透伤
E.继发于腹腔内脏器的损伤 2.最常见的腹外疝是 A.腹股沟斜疝 B.股疝 C.切口疝 D.腹股沟直疝 E.脐疝
3.治疗腹股沟疝最常用的方法是 A.疝成形术 B.疝囊高位结扎术 C.疝修补术 D.手法复位 E.疝环填补术
4.斜疝修补术后,预防阴囊血肿的措施是 A.平卧位,膝下垫软枕 B.预防便秘尿潴留
C.切口处用沙袋压迫并托起阴囊 D.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 E.不宜过早下床活动 5.腹外疝的主要病因是 A.慢性咳嗽 B.习惯性便秘 C.负举重物 D.排尿困难
E.腹壁存在薄弱或损伤 6.斜疝修补术后,最适宜的卧位是 A.半卧位
24
B.仰卧位,膝部垫枕 C.俯卧位 D.斜坡卧位 E.侧卧位
7.斜疝修补术后护理,错误的是 A。切口处沙袋压迫 B.早期下床 C.托起阴囊 D.伤口处勿污染 E.防止腹压增加
8.患儿男性,出生8个月,哭闹时出现右腹股沟斜疝可回纳,应采用 A.急诊手术 B.暂不手术 C.限期手术 D.择期手术 E.禁忌手术
9。男性,40岁,于硬膜外麻醉下行疝修补术,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应除外 A.饮水过多 B.麻醉反应 C.切口疼痛
D.不习惯在床上排尿 E.不习惯在病房排尿
10.郑某,男性,69岁,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2小时,经手法复位成功。护理应重点观察 A.疝块有无再次嵌顿 B.呼吸、脉搏、血压 C.腹痛、腹膜刺激征 D.呕吐、腹胀、发热 E.疝块部位红、肿、痛
1 1.孙某,男性,6小时前负重物时,右侧腹股沟斜疝被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