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学案例
利丰贸易: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供应链管理
思考或讨论题:
1、 利丰的商业模式怎么样? 该模式为客户提供的价值是什么?为
成功执行该模式,利丰又具备哪些特殊技能? 2、 解释利丰接到的订单的典型流程?
3、 为了减少采购周期,利丰是如何深入供应链的?
4、 为了保质保量及时完成订单,利丰和供应商之间是如何协调的?
哪些数据和信息需要多方共享?
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学案例
利丰贸易: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供应链管理
一、利丰贸易历史背景 二、利丰贸易的业务模式
1、采购代理 2、采购公司 3、无边界生产 4.虚拟生产模式 5、整体供应链管理
三、利丰贸易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
1、外联网系统的架构 (1)产品设计与开发
1)利丰贸易自己开发的软件系统:电子商贸系统Import Direct 2)生产数据管理系统WebPDM及JustWin (外购软件系统) 3)颜色管理系统e-Lab Dips(外购软件系统) (2)订单处理
1)出口贸易系统XTS-5
① 主档案② 订单(case)③ 质量监控与检查档案④ 发票数据库 ⑤ 订单追踪系统
2)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①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运作② 使用电子数据交换的好处③ XMI Gateway 的出现与运作上的效益④ 新技术转移由客户推动⑤ 新系统加强公司的环球供应链之互联
(3)生产管理:订单追踪系统
2、内联网系统优化公司内部工作流程 (1)利丰贸易内联网
(2)利丰贸易运用内联网实现知识管理 ① 促进公司员工的沟通
② 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利丰贸易: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供应链管理1
利丰集团(Li & Fung)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大型跨国商贸集团,经营出口贸易、经销批发和零售三大业务,其中,利丰有限公司(LI & FUNG LIMITECD, 上市股票编号0494)经营出口贸易业务,是全球最具规模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之一;利和经销(上市股票编号2387)经营经销批发业务,为亚太地区客户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包括物流及品牌推广等;利丰零售包括上市公司利亚零售有限公司(上市股票编号8052)及其它私营业务:玩具反斗城、Branded Lifestyle 及利邦优先公司。利丰集团的发展经验和模式一直来备受关注,尤其是从传统的华资贸易商转型为运用供应链管理概念来统筹生产和流通的模式。 1
本案例改编自利丰研究中心编著的《供应链管理: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第二版)一书,部分最新的数据来自利丰公司的网站。本材料仅供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课堂讨论用。
2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学案例
利丰贸易: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供应链管理2
利丰集团(Li & Fung)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大型跨国商贸集团,经营出口贸易、经销批发和零售三大业务,其中,利丰有限公司(LI & FUNG LIMITECD, 上市股票编号0494)经营出口贸易业务,是全球最具规模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之一;利和经销(上市股票编号2387)经营经销批发业务,为亚太地区客户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包括物流及品牌推广等;利丰零售包括上市公司利亚零售有限公司(上市股票编号8052)及其它私营业务:玩具反斗城、Branded Lifestyle 及利邦优先公司。利丰集团的发展经验和模式一直来备受关注,尤其是从传统的华资贸易商转型为运用供应链管理概念来统筹生产和流通的模式。本文内容主要关注利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丰贸易)的出口贸易业务模式及其信息系统的应用。
一、 利丰贸易历史背景
利丰于1906年在广州成立,是当时中国首家从事对外贸易的华资公司,打破了当时外国洋行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垄断。1937年利丰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
20世纪70年代,利丰业务的经营和管理传至冯氏家族的第三代,即冯国经博士和冯国纶博士。2007年,利丰集团三大核心业务网络遍布全球40多个经济体,聘用员工超过25000名,年营业额超过135亿美元。利丰集团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供有效率的产品供应,以达到“为世界各地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合适、合时和合价的消费产品”的目标。
利丰集团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了数项成功的并购活动,包括1995年收购老牌英资贸易企业英之杰公司旗下的采购出口业务(天祥洋行);1998年收购英之杰公司在亚太区的欧美快流消费品及医疗产品的经销业务及相关的物流与生产业务;1999年收购太古集团旗下的两家出口贸易公司:太古贸易有限公司及金巴莉有限公司;2000年收购香港从事采购出口的Colby集团;2002年收购香港出口商Janco公司。
1992年利丰集团旗下的经营出口贸易业务的利丰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2001年利丰集团属下经营OK便利店控股公司利亚集团重组并分拆了它的经销业务,
2
本案例改编自利丰研究中心编著的《供应链管理: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第二版)一书,部分最新的数据来自利丰公司的网站。本材料仅供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课堂讨论用。
3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学案例
把利和经销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至2006年底,利丰集团成功进行了30多项收购业务,令集团业务迅速增长。
利丰贸易是集团中历史最悠久和最重要的部分,从事消费产品的出口,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主要出口市场,采购基地主要集中在亚洲。采购出口类别以软产品(如成衣)为主,占总营业额的80%,其余20%的营业额来自硬产品的采购,包括时尚饰品、家具、礼品、手工艺品、宣传商品、玩具、运动及旅行用品等一系列产品。利丰贸易不仅为客户和供应商提供中介服务,还为欧美等客户提供整个出口贸易供应链内各种增值的多元化服务组合,包括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与开发、原材料采购、工厂选择、生产安排及管理、质量监控、出口批文的办理、装货付运季融资等,帮助客户降低采购成本,缩短交货时间,提高产品附加值。利丰贸易收取每份订单金额6%?12%的佣金。利丰贸易并没有自设工厂,而是通过协调10000多家产品优质和具成本效益的供应商进行生产,满足客户对产品品质和交货时间的严格要求。
利丰贸易在40多个经济体设有80个采购办事处,聘有12000多名员工。虽然近年来面对美元贬值、油价飙升等不利环境,但利丰贸易业务的营业额和盈利仍然持续增长,2006年营业额为89亿美元,2007年为118亿美元。2007年利丰贸易约48%的采购在中国内地进行,出口市场则以美国为主,占65%,欧洲占26%。作为一家跨国经营的商贸集团,利丰贸易除拥有庞大的国际网络外,公司治理及透明度亦得到广泛的认可。在以往数年里,利丰贸易获得了多个权威机构的认可,见附录一。
利丰贸易公司的组织架构图如附录2所示。利丰贸易的管理人员认为,公司的成功是因为其组织架构能够吸引人才,尤其是鼓励员工利用公司庞大的采购网络为客户提供出色的服务。利丰贸易划分为许多家独立的事业部,每个事业部只专注于一种产品的采购,并只为一个或几个客户提供服务。员工的年终分红与其所在的事业部的业绩表现挂钩。同时,公司也提供贸易以外的支持服务,如会计、信息系统支持、人事和设备管理等。总之,利丰贸易让各事业部享有充分的自由,使其能够专注于客户服务,而自身则集中对财政进行控制与管理。
二、 利丰贸易的业务模式
1906--2002年间, 利丰贸易的业务角色经历了从简单的采购代理到全球性的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