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3 13:31: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同:历史原因: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都缺乏民主传统;一战后两国的海外市场

都受到制约

现实原因:都是利用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动荡,扩张势力,进而夺取政权 本质同:都是极端反动的公开恐怖独裁

异:从建立的核心力量看,德国是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日本是通过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

从方式看,德国通过合法竞选夺取政权;日本通过政变使政府让步,建立起受制于军部的内阁,掌握政权

小结:欧亚战争策源地是如何形成的?

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课程标准:概述二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法西斯国家结盟、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大战的爆发、大战初期阶段战况

过程与方法:自学导读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全面分析二战发生的原因,使学生认识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和反法西斯国家的各自为战是而战发生的重要原因 教与学的过程:

复习提问及导入新课:

1、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有何特点?有何影响? 2、德国和日本为什么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3、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5、希特勒的法西斯专制统治由何表现?

30年代,继日本之后,意大利、德国也挑起了战端,下面我们学习第10课 一、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 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5年,意大利不宣而战,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年,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2.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1936年7月,在德意的支持下,以便佛朗哥为首的部分西班牙军队发动叛乱,企图推翻人民币阵线组成的共和国政府,内战爆发.

后来, 德意直接武装干涉, 西班牙内战转变为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9年, 西班牙共和国被颠覆 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1931年,日本发动了9\\18事变,占领了东北三省

1937年,日本又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4.德国在欧洲的侵略扩张 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1939,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5.德、意、日结成同盟

在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在本世纪内1936_1937年签定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建立柏林_罗马_东京三国轴心,以反共产主义的名义结成同盟,增强了法西斯的力量,使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愈加迫近. 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最早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 2.共产国际七大

1935年,共产国际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3.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战 4.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

13

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就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具体实践 “国际纵队”奔赴西班牙作战

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势力的扩张苏联是怎样的主张,你知道苏联为此曾作了哪些努力?结果怎样?

苏联倡导建立集体安全.

努力:1935年,共产国际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三、绥靖政策

1.概念:一战后,西方大国为了确保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侵略采取的一种妥协、纵容的政策。 2.表现

1)纵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9\\18事变后,国际联盟 并没有制裁日本,而是主张列强共同管理东北,纵容侵略 2)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3)纵容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 英法

美国

4)纵容德国侵略奥地利

5)绥靖政策的顶峰——“慕尼黑阴谋”:1938年 原因:

内容:

影响:

5)二战爆发后:

6)破产:

3.实质:

4.评价:

1)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绥靖政策是害人害己,其主要执行者英、法自身遭到了德国法西斯的进攻,法国更是遭到亡国的

命运。

阅读课本P45,回答问题:

1. 大战全面爆发前夕,结合各国的政策分析苏联为什么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 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第11、12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和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一、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二战的四个阶段

14

战争阶段 主要事件(主要战役) 大战爆发和初期阶段 (1939、9——1941、6) 苏德战场: 大战的扩大 太平洋战场: (1941、6——1942、6) 苏德战场: 大战的转折 (1942、6——1943年) 太平洋战场: 北非战场: 欧洲战场: 大战的胜利 北非战场: (1944——1945) 亚洲战场: 问题:

1、 日本为什么发动太平洋战争?

日本早已确定向东南亚扩张的目标;美国对日本的禁运,使美日矛盾激化; 2、 52页阅读与思考

二、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建立的原因

2、建立的过程

3、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历史意义:

三、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和中国战场的贡献:

影响 1、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欧洲: 亚洲:

2、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伟大贡献?

15

四、战争胜利阶段的四次国际会议: 会议 背景 参与国 内容 开罗会议 1943、11 德黑兰会议 1943、11 雅尔塔会议 1945、2 波茨坦会议 1945、7 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1、 二战的特点和性质

2、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二战的历史启迪: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提醒我们时刻都要有忧患意识,对战争始终保持应有的警惕,促进世界的真正和平,坚决的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树立崇高的国际意识。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14课 “冷战”的缘起

一、 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1. 含义:

2. 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

A、 B、 C、 3、实质:

4、评价

1) 雅尔塔体制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 积极作用:

3) 消极作用:

问题:

雅尔塔体制哪些内容反映了这一两重性?

16

搜索更多关于: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案) 的文档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rykp8fgwc1symu1jbvf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