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家畜病理学课件(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36: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梗死形成:这种坏死的形成过程。 (一)、原因

任何可造成血管闭塞而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的原因均可引起梗死。 1、血栓的形成 如心肌梗死、脑梗死(脑软化)。

2、栓塞 3、血管受压 (如肿瘤 、肠套叠、肠扭转等.)4、动脉痉挛 (二)、病理变化

根据梗死灶内含血量的多少,可将梗死分为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 1、贫血性梗死

由于梗死局部处于贫血状态,颜色苍白, 故又称为白色梗死。

形状:在大多数器官如脾、肾发生梗死呈锥形,扇形或楔形;心肌梗死灶呈不规则形。边界清楚,交界处充血和出血带,颜色暗红。

镜检:梗死灶呈凝固性坏死,可见细胞核发生浓缩、核碎裂、核溶解等变化,细胞组织轮廓尚。外围有不等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白细胞浸润带。 2、出血性梗死

常发生于组织疏松,血管吻合支丰富的组织器官。如肺、脾、肠等。

出血梗死的形成:除动脉管阻塞外,往往还有严重的静脉 淤血,由于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压升高,影响侧支循环的建立,使 局部组织即因严重缺氧而发生坏死。

血液经梗死灶内坏死的血管壁漏到坏死的组织中,造成严重,使梗死灶外观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故称出血性坏死。

便死灶切面湿润,呈黑红色,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

镜检:组织结构模糊,甚至消失,血管内充满血液,间质水肿出血。 (三)、结局

梗死发生在要害部位如心脏、脑等处,常引起宠物死亡。

梗死机化:梗死组织在周围健康组织中发生炎症反应,并有肉芽组织向梗死灶内生长,最后坏死组织完全被吸收而被结缔组织予以代替,称梗死机化。

若梗死过大,坏死组织不能被完全吸收,新的肉芽组织在外围形成包囊。若梗死灶被化脓细菌感染,而形成脓肿。

第三章 水肿 一、概述 二、水肿发生机理 三、常见水肿的病理变化 四、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第三章 水肿一、概述

(一)、水肿:过多的体液积聚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一般指组织间积液;细胞内液体增多称细胞水肿。液体积聚于体腔内,称积水。

水肿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种共同病理过程。 (二)、水肿类型

1、按发生的疾病(原因)分类

有心性、肾性、肝性、炎性、过敏性、中毒性、内分泌性水肿。

2、按水肿发生的部位 有皮下水肿、肺水肿、脑水肿、喉水肿、视乳头水肿。 3、按水肿发生范围分类 (1)、局部性水肿:如炎性水肿。(2)、全身性水肿:如心性水肿、肾性水肿 4、按水肿发生主要环节分类

管神经源性、静脉阻塞性、通透性增高性、淋巴阻塞性水肿等。 5、按水肿液存在状态分类 显性水肿、隐性水肿、粘液性水肿。 二、水肿发生机理 (一)、组织液生成量大于回流量

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1)、血浆蛋白合成不高(2)、蛋白质丢失过多 (3)、大量钠、水在体内潴留时可使血浆蛋白稀释 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4、淋巴回流受阻 (1)、淋巴管阻塞(2)、淋巴管痉挛(3)、淋巴泵失去功能(淋巴回流失去动力) (二)、钠水潴留

1、肾小球滤过减少 2、肾小管重吸收增多 (1)、激素 (2)、肾血流的重分布 三、几种常见的水肿及其发生机理 (一)、心性水肿

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可引起水肿,左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肺水肿;而右心功能不全,可起全身水肿。常见于身体下垂部或皮下组织比较疏松处,严重时可胸水肿和腹水肿。 1、发生原因 (1)、水钠潴留:主要是由于重吸收增多引起的。 (2)、毛细血管流体内压升高:由于回流障碍引起。 (3)、其它:由于右心功能不全使胃、肠、肝、脾水肿,由于吸收]障碍,特别是蛋白吸少引起的。 (二)、肾水肿

肾疾病时常发生水肿,如肾病综合症、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功能不全,都可能发生水肿。肾性水肿属全身性水肿。严重时出现胸水肿和腹水肿。 发生原因及机理: 1肾排水排钠减少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蛋白通过滤过膜隋尿液排出的结果。 (三)、肝性水肿

许多种肝病特别是肝硬变时会引起水肿(主要表现腹水肿),原因机理如下: 1、肝静脉回流受阻2、门脉高压3、钠、水潴留:对激素灭活能力降低引起的。 4、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主要是合成蛋白能下降引起的。 (四)、营养不良性水肿(又称恶病质水肿)

1、慢性消耗性疾病:如严重寄生虫病、慢性消化道病、恶性肿瘤等。 2、宠物营养不良:缺乏蛋白性饲料或某些物质。 (五)、肺水肿

在肺泡腔及肺泡间质内蓄积多量体液称肺水肿。 (1)、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损伤。(2)、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六)、脑水肿

脑组织内液体量增多而致脑容量增多,称脑水肿。分为血管性脑水肿、脑积水、细胞毒性水肿。

1、血管性脑水肿:由于血管透性增高,蛋白渗入脑组织中而引起的。 2、脑积水:脑室内液体过多引起的。3)细胞毒性水肿 (1)、脑细胞缺氧可引起水肿(2)、渗透压突然降低(水中毒)可引起水肿 三种水肿可同时存在先后发生。 四、常见水肿的病理变化 (一)、皮肤水肿

眼观:皮肤肿胀,颜色变浅,失去弹性,触之如生面团,指压留痕。切开皮肤有大量液体流出。

镜检:缍纤维和细胞间距增大,纤维溶解现象。 (二)、肺水肿

眼观: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质地变硬,被膜紧张,出现淤血而呈暗红色。 镜检:可见非炎性水肿,血管、淋巴管扩张,肺泡腔内有大量红染的浆液 (三)、脑水肿

眼观:软脑膜充血,回、沟变平变浅,脑室扩张,脑脊液增多。 镜检:血管、淋巴管扩张,间隙充满水肿液。 (四)、实质器官水肿 肝、心、肾水肿比较轻微,在镜检时才能发现。 五)、 浆腔膜积水

浆膜 腔积水时,常为淡黄芭透明液体。 五、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的影响:如稀释毒素、输送抗体、蛋白吸附有害物质、阻止微生物的扩散等。 有害的影响:如管腔不通或阻塞、器官或功能障碍、组织营养供应障碍等。

第四章 脱水与酸中毒

二、酸中毒

酸中毒:由于酸性物质摄入过多;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过多,而引起机体代谢紊乱的综合征状。

机体的内环境必须具备有适宜的酸碱度才能保证宠物机体的正常的生命活动。当体液酸度超过一定范围,会引起物质代谢紊乱,甚至会导致宠物死亡。 体内酸中毒的产生和排出,受以下三方面的调节:

1、受血液缓冲系统的调节。2、受呼吸系统的调节。3、受肾脏的调节。 (一)代谢性酸中毒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机体的固定酸产生过多或碳酸氢钠大量丧失而引起血浆中碱储发生减少时,称为代谢性酸中毒。

1、发生原因1)固定酸生成过多2)碱性物质丧失过多3)肾脏排酸减少 4)酸性物质摄入过多。

2、代偿适应反应1)血浆缓冲系统代偿2)呼吸代偿3)肾脏排酸保碱功能代偿 3、对机体的影响

对机体各系统,特别是循环系统影响较大,呼吸加快等。 (二)呼吸性酸中毒

当机体呼吸功能发生障碍,使体内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出受阻,或由于某些原因使二氧化碳吸入过多,从而引起血液中碳酸浓度原发增高,而产生高碳酸血症时,称呼吸性酸中毒。 1、发生原因

1)呼吸中枢抑制,如脑炎、脑肿瘤等。

2)呼吸肌麻痹,如有机磷中毒等症。3)胸廓痢疾。

4)呼吸道阻塞:肿瘤压迫,喉头水肿,异物堵塞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5)肺部疾病。6)血液循环障碍,如气体运输受阻。7)吸入二氧化碳过多。 2、代谢性反应 1)血浆缓冲系统代偿 2)肾脏的调节作用。 3对机体的影响 对循环系统,对脑的影响较大。

第五章 缺氧 一、缺氧的类型和特点二、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第五章 缺氧 缺氧:是指机体内氧的吸入不足、运输障碍或组织细胞对氧的利

用能力降低,从而导致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一系列的病理过程。 缺氧在临床上很常见,它不仅可直接引起特殊性疾病,而且还左右许多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且是导致患病宠物直接死亡的原因。 一、缺氧的类型和特点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缺氧时机体所生病理变化的特点,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低张性缺氧(呼吸性缺氧):是指动脉血流中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均低于正常。

1、原因 :1)、空气中氧分压过低;2)、外呼吸功能障碍。

2、特点:由于吸入的氧少,造成动脉血缺氧,组织缺氧,患畜可视粘膜发绀,反射性引起呼吸加强。 (二)、血液性缺氧(等张性缺氧)

是指血的质和量发生改变,携氧的能力降低,使动脉血含氧量低于正常。 1、原因:1)、贫血;2)、血红蛋白性质改变:如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2、特点: 动脉血氧和氧饱和度均降低。 (三)、循环性缺氧(低血流性缺氧):指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所引起的缺氧。 1、原因:1)、全身性循环性缺氧 如休克、心力衰竭。2)、局部性循环性缺氧 如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栓塞等。 2、特点:可视粘膜发绀。 (四)、组织性缺氧(氧利用障碍性缺氧) 1、原因:1)、组织中毒;2)、细胞损伤;3)、呼吸酶合成障碍 ;4)、组织需氧过多。

2、特点:可视粘膜呈鲜红色或玫瑰色 二、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机体会出现一系列代偿适应性变化。如代偿不足、缺氧严重,出现功能障碍,组织发生坏死或机体死亡。 (一)、功能变化

1、呼吸变化:开始呼吸兴奋性增高;后期转入抑制;最后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出现麻痹而起死亡。 2、循环系统变化1)、心脏输出量增加;2)、血管功能改变 如缩血反应。 3、血液变化变化 1)、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增多;2)氧离曲线右移。 4、细胞和组织的变化 1)、组织摄取氧的能力增加和利用氧的能力提高;2)、细胞内的无氧酵解过程加强;3)、肌红蛋白的增加。

5、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开始兴奋,后期转入抑制。 (二)、代谢的变化

糖代谢:无氧酵解增强,而产生乳酸血症。

脂肪代谢:初期代谢加强,而氧增加,由于缺氧而产生中间产物酮,如在体内蓄积而引起酮血症。

蛋白质代谢:由于缺氧胺类在体内蓄积而发生胺中毒。

酸碱平衡:由于缺氧代谢的中间酸性产物增多,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第六章 组织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一、萎缩 二、变性 第六章 组织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当机体受到内外环境中致病因素作用时,不可避免地会产引起细胞和组织的损

搜索更多关于: 家畜病理学课件(1) 的文档
家畜病理学课件(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rzaq4b7dt6u75f0arb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