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3m B. 九年级物理课本质量约为30g C. D.普通教室一盏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200W 考点: 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电功率.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解:A、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达不到10m/s;故A错误; B、普通教室的高度与一层楼高接近,约3m,故B正确; C、九年级物理课本质量约300g,远大于30g;故C错误; D、教室一盏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40W,达不到200W;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3分)(2015?重庆)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 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 (4)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有:透镜的应用、池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 解答: 解: 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A正确. 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B错误. C、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所以C错误. D、勺子“弯折”了是由于水面下的勺子反射的光进入空气时反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所以属于光的折射,所以D错误. 故选A. 点评: 光的反射、折射及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着很多的现象,要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并能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3.(3分)(2015?重庆)如图所示是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 蒸饺﹣﹣刚蒸熟的饺子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 牛肉面﹣﹣挑面时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回锅肉﹣﹣炒肉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 D. 玉米排骨汤﹣﹣当汤沸腾以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沸腾及沸腾条件;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的运动.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 分子是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 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解答: 解:A、刚蒸熟的饺子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挑面时香气四溢说明面的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炒肉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故C错误; D、汤沸腾后,把火关小再煲,此时汤继续沸腾,汤的温度不会降低,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液化、分子的运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及沸腾特点,知识点较多,属于基础题. 4.(3分)(2015?重庆)下列有关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外壳用电器必须使用两脚插头 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 B. 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C. D.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考点: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磁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专题: 电流和电路;磁现象、电生磁;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1)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使用电器金属外壳和大地相连,当用电器漏电时,人接触漏电的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时,人体被地线短路,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2)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性现象的原理工作的; (3)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 (4)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解: A、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线插头,三线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使金属外壳和大地相连,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A错误; 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性现象的原理工作的,B错误; C、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C正确; D、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以及电和磁的知识,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区别发电机和电动机原理的区别. 5.(3分)(2015?重庆)“移动式划船机”在重庆市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学生创造发明一等奖.它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图所示是现场的操作演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操作划船机运动时,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 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 惯性的大小和物体是否运动,以及运动的快慢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平衡力的判断,两个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 解: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错误; B、影响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是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B错误; 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惯性、平衡力的判断及力的作用效果,知识点较多,属于基础题. 6.(3分)(2015?重庆)现代社会倡导文明出行,某班同学对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绿交通信号灯进行了观察,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控制人行红、绿灯的电路图,你认为可行的是( ) A.B. C. D. 考点: 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可知,红绿交通信号灯不能同时工作、且互不影响即为并联,然后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解答: 解:A、两开关均闭合时红绿交通信号灯同时发光,只闭合一个开关均不发光,故A不正确; B、只闭合开关S1时红灯亮,只闭合开关S2时绿灯亮,两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故B正确; C、两开关都闭合时会造成电源短路且两灯泡不发光,任何一个开关断开时红绿交通信号灯同时发光,故C不正确; D、当只闭合开关S2时,两灯泡都发光;只闭合S1时绿灯亮.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路图的设计,关键是知道红绿交通信号灯两灯泡不会同时亮,要注意从选项中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7.(3分)(2015?重庆)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和绳重,把一个重为20N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在4s内匀速提升了2m,所用拉力F为12.5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滑轮重7.5N 4s内拉力F的功率为6.25W C. 考点: 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B. 4s内拉力F做功25J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