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七届全国中学八年级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优秀教案(平面镜成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5:09: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 大赛优秀教案(平面镜成像)

(二)

参赛选手: 魏 华 参赛课题: 平面镜成像 参赛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光华中学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的教材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五章《光现象》中的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本节内容是光学部分的教学重点之一。学生在学习了光沿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及应用。本课中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还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本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教材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更加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探究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平面镜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对镜子所成的像学生具有一些“前概念”,比如感觉到“镜中的像与物左右相反”、“像近大远小”等。但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没有仔细的研究过,对“像”的认识处于模糊阶段。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概念外显、认知冲突、概念澄清、变式练习”四阶段教学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

尽管本课的探究是学生光学中的首次科学探究活动,但在前几章的学习中已经历了几次科学探究,这就为本课的探究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基础。 【设计思想】 一、重视思维训练

学生探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避免探究过程的盲目性和形式化,使探究活动达到启迪学生思、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我没有为学生直接提供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法,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要怎样做”、“应该这样做”,而是转变角色,既作为学习生活中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设计、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在学生交流环节,让学生自己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在教学反馈环节,安排了“找图中错误”等思维练习活动,这些教学方式的运用,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促进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过程体验

学生要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离不开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在真实生活和具体实践中产生的,课堂应成为学生体验、感悟、参与的舞台。创设探究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正是为学生搭建这种舞台。例如:在提出猜想的环节,让学生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或周围的同学,根据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这样的猜想有感而发,更真实、更实际。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或者兴趣自主选择、进行实验探究,同时,为学生提供电池、胶棒、国际象棋子这些色彩鲜艳、易操作、易观察的器材,让学生在可选择的条件下通过动手、动眼和动脑来完成科学探究。 三、关注交往与合作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交往与合作的过程。在实验方案的设计环节,我采用了实验演示和师生合作讨论的方式;在实验探究环节,采用了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完成的方式;在交流总结环节,采用了小组交流、师生共同评估的方式。这种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四、体现学科综合

新课程倡导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改变学科本位,推进课程整合,让学生在科学情境、人文情境中感受求知的快乐。我在本节教学中,开发了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承的其它学科资源,如小女孩在镜前玩耍的生活片段,CAI动画课件,找错误的图片,对称的自然风景,优雅的配乐等,将它们合理运用到教学环节中,力求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求知的同时,深刻感受科学的美,艺术的美,自然的美,把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次难忘的生命之旅,学生良好的心理感受转化为积极的学习心向,促进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促进了持久学习愿望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列举生活中的平面镜。 2、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了解平面镜成虚像。

4、初步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用“替代法”确定像的位置的研究方法。

2、通过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描述现象、归纳结论的能力。 3、通过交流汇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让学生“找错误”、“解决视力表的距离问题”,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领略大自然中“平面镜成像”现象的对称美与和谐美,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奥妙的兴趣和愿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利用“替代”的方法确定像的位置。 【教学媒体设计】

(1)自制多媒体课件:录像、CAI课件、风景图

(2)教师器材:镜子、玻璃板、刻度尺、旋转展示台、蜡烛、火柴

学生器材:小镜子、玻璃板、支架、刻度尺、纸、电脑、胶棒、国际象棋子等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相结合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播放录像:小女孩与镜中的朋友玩耍 新课 引入 学生观看录像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提问:①镜中为什么有一个小朋友? 学生思考并回答 ②生活中还有什么物体能用来成像? 介绍平面镜 学生观看多媒体图片,并明确本课学习的内容。 观察与猜想 提问: ①镜中的像与物体有什么关系? ②引导学生对猜想进行分类 提问: ①需要什么器材? ②具体方法?以“测量像与物的大小”为例展开讨论。 制定实突破难点: 验引导学生分析确定“像”的方计法 划 ①用玻璃替代镜子。 ②用物体替代像 学生通过照镜子,提出关于像与物关系的猜想。 学生制定初步方案: ①确定器材:镜子、刻度尺、物体 ②用刻度尺对物和像进行测量。 学生在对“像”进行测量时体验失败,在失败中总结原因、找寻解决实验难点的方法。 确定探究方法:替代法 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 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各种猜想,思路不受限制,使探究活动具有真实性。 介绍本课相关概念 ①是镜中的像 ②学生举例 让学生感受生活与物理的紧密联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说明 介绍实验探究内容、实验器材、学生理解实验相关事注意事项,规范学生操作。 项。 学生自主选择猜想中的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发展探究能力。 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 分玻璃板、支架、刻度尺、纸、物像关系进行探究。 组电池、胶棒、国际象棋子等。 实验完成后,填写实验实报告单。 验 教师进行指导。 交流 让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探究成学生汇报实验过程及结培养语言表达能用心 爱心 专心

汇果,教师给予点评。 报 归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归1、大小相同 纳2、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总结 3、上下一致 4、左右相反 论。 力。 学生进行分析。 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 平面镜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是成播放课件: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像原理 借助多媒体课件模拟成像原理,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七届全国中学八年级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优秀教案(平面镜成像)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s1bq56pmi5ap1c1l9m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