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年级安全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6:59: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生小组讨论。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卫生知识。 二、新授:

1、谈话导入:

平时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说“病从口入”这四个字,你知道什么叫“病从口入”吗?学生讨论交流。

2、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判断下面这些饮食习惯对吗?错在哪? ①妈妈刚买回的水果拿起就吃。 ②过节了过多地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③回家后马上做到饭桌前吃饭。

④放学后回家直接引用自来水。 3、健康小常识:(课件出示) 《细菌的自述》(让学生分别扮演A、B、C、D) 我们是杆菌家庭,我们的家庭成员种类繁多,想要认识一下吗?请听我们家族中几个成员的自我介绍吧。

A:我是伤寒杆菌,我能引起急性肠道感染病。我神通广大,我的活动区域不仅是肠道,还会跑到人的全身。如果谁得了伤寒病,会持续发烧,全身出现中毒症状,脉率组缓慢,肚子痛,肝脾肿大,还有可能伴有皮疹。

B:我是变形杆菌,我的生存能力非常强。我最喜欢夏天。在夏天只要我的几个同类占领了一盆食物,放置数小时,这盆食物就是我们变形杆菌的天下,不讲卫生的人一吃,会马上引起食物中毒。同时,告诉你们一个比南瓜还要大的秘密,苍蝇、蟑螂是我的朋友,她们帮我做了许多坏事呢。

C:我叫葡萄球菌,顾名思义,我和葡萄有关系,我的样子像葡萄,人们一旦进食了我葡萄球菌感染的食物,那可不得了,剧烈地呕吐、肚子疼、腹泻,就不像吃葡萄那么美了。

D:我叫志贺氏菌,你们大概没听说过我的名字吧!但你们一定听说菌痢这种病了,其主要症状为发热、肚子疼、腹泻、血便、里急后重,那就是我工作的结果。

4、师:同学们看过后有什么感想?你们知道该怎样对付这些细菌吗?那么 要想在生活中养成健康的饮食卫生习惯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讨论,汇报。 ?要饭前便后洗手,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按时进餐,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 ?不购买路边饮食、零食,远离疾病。

?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存放;生、熟食分开。 ?不吃不清洁的或变质的食物,避免食品中毒。

?选购食品时,不买没有商标、没有生产日期、没有保质期、没有生产厂家、包装不完整的产品。

?食用蔬菜之前先浸泡,然后洗涤干净。水果洗净削皮后食用。

?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

5、小结:饮食卫生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卫生、安全的环境当中。

6、引入:

师:每天你都搞个人卫生吗?为什么要搞个人卫生?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7、可是有一位小朋友却不是这么想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对个人卫生的看法吧!(出示课件《邋遢大王奇遇记》片段)

8、师:同学们看过后有什么感想?你认为个人卫生都包括哪些方面,做这些对我们有

什么好处?

学生谈各自的感想,并总结个人卫生包括的内容。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

9、小结:个人卫生与人的生长、发育、健康都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希望学生要学会自己洗些小件衣物,不但能帮父母减轻负担,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劳动能力。

10、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看是不是同学们掌握如何搞好自己的个人卫生。

选出两名学生,按照16页上游戏要求进行,请全体同学监督,看看扮演孩子的同学能搞好个人卫生吗?

11、瞭望塔:牙刷的历史 学生自学完成。

12、活动:交流在生活中有哪些好的和不好的饮食卫生、个人卫生习惯。

①让学生在红色卡纸上写出自己认为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和同学们交流后,得到认可后,可以将卡纸贴在前面的写字板上。

②把自己认为不好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说一说,一起讨论应该如何克服。

13、师总结: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的,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都能逐渐克服不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拥有健康的身体,来保证我们的学习。

板书设计:

饮食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不乱喝生水 不吃发霉食物 瓜果蔬菜要洗净 食物防蚊蝇……

个人卫生习惯:早晚刷牙、洗脸、睡前洗脚 定期洗澡、衣物勤洗勤换 经常开窗通风、被褥常晒

不随地吐痰、扔垃圾

教学目标: 认知:

1.使学生懂得不能随地吐痰、扔垃圾及其原因。让学生知道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的关系。 2.学生能够明白在不同情况下,要吐痰时应该怎么做,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以及对垃圾正确分类。养成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 情感:

1.喜欢卫生环境。对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反感。 2.愿意,以做到保持环境为荣。 教学重点:

吐痰、扔垃圾的危害及在平时生活中,因该如何注意自己的行为,养成不随地吐痰、扔垃圾的好习惯。讲究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教学难点:如何在平时养成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形式:学生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录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师:2003年春天,一场史无前例的疫情非典型肺炎肆虐人间,时隔几年,今天我们又面临甲型H1N1的侵袭,人们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也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学生观看,(披露许多不太在意的陋习:如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随地大小便,……)

师:看完这段之后,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谈各自的感想。

教师点题:这不仅影响了陋习者自身的形象,而且还会影响他人的健康,影响城市形象和社会形象,那么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 二、研究案例,探讨要领

1. 呈现案例1

1)师:小朋友们天天在干净、美丽的校园里学习、生活,该多么幸福呀!这天,在漂亮的操场跑道上发生了一件事,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吧!(出示:以教材中第一幅图为素材,制成课件。)

2) 师提问:他们做的对不对?生讨论,汇报交流

3)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专家是如何说的,课件介绍:随地吐痰的危害性

师小结:痰和鼻涕含有细菌、病毒等肉眼看不见的致病物质,吐在地上或抹在墙上既不卫生又不雅观,并且待水分蒸发后,痰中的细菌、病毒等就会随尘土飘浮在空气中,危害他人健康。像白喉、脑膜炎、麻疹、感冒、肺结核以及“非典型肺炎” 、甲型H1N1等多种疾病大都都是通过空气中的病毒传播的

4)出示儿歌,学生读儿歌 :小小一口痰,病菌千千万,传播多种病,害人真不浅,影响环境美,人人都讨厌。

师:通过读儿歌咱们再一次深刻认识到随地吐痰的危害,咱们以后不仅自己不能随地吐痰,还要告诉他人也不让他们随地吐痰。

2. 呈现案例2

1)不随地吐痰,不是说有痰不吐,那么我们有了痰怎么办?你在平时是怎么做的?学生选择

A.咽到肚子里去 B.吐到痰盂里 C.吐到墙角里 D.吐到地上,用脚踏掉 E.吐到废纸里,扔进垃圾筒

答案是( )

2)为什么这样做呢,打开书18页,学生自学课文段落:吐痰好习惯 3)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总结原因:

1、痰里有细菌和病毒,咽到肚子里,对人体不利。 2、吐到墙角里,更加提供了其滋生的环境。

3、吐到地上用脚踏掉,不但没有把细菌病毒杀死,反而会把细菌和病毒传到更多的地方。

4、如果在公共场合看见别人吐痰,你会怎么做? 3、呈现案例3:扔垃圾的学问

1)同学们,你在平时是如何扔垃圾的?呈现第三幅图,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垃圾还可分类,下面我们就来学一学,学生自学 3)交流汇报:介绍垃圾分类

4)嘹望塔:在日本扔垃圾,学生自学 5)课件展示:分垃圾,学生分类

小结:我们不管到哪,不管是不是有人监督,都要自觉,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要保护,大自然也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人们更要自觉保持那里的环境卫生,爱护大自然的山山水水。

6)说一说:乱扔垃圾的害处很多,你能举两个例子吗?在公共看见垃圾,我们应该怎么办?

三、设计小标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在公共场所常看到这样的标志(课件出示:禁止吸烟的标志)这是在用无声的语言劝说着人们。在草坪中,我们也常看到这样的标语,(课件出示:“我们怕疼!”)这样的语言更有艺术了。请你也为不随地吐痰、扔垃圾设计标语。

四、全课小结:

1、说说自己以后打算怎样。

2、总结:优美、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要靠大家去创造,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从小养成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有细菌、病毒 一、 不能随地吐痰 传播疾病 吐到痰盂里 一、 有了痰怎么办 吐到废纸里,扔进垃圾筒 可回收 三、 扔垃圾的学问 不可回收

认识危险标志和安全通道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危险标志,了解这些标志所表示的意义并懂得要爱护它们。 2、知道什么是安全通道及其标志。

3、增强学生的安全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危险标志,了解这些标志所表示的意义并懂得要爱护它们。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的安全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学学会一些自救方法会一些自救方法。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

搜索更多关于: 三年级安全教案 的文档
三年级安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s37l1dtmm0cqsi0v4vn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