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视阈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微时代”视阈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6亿手机网民、5亿微博用户、6亿微信用户、1亿易信用户……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异军突起的微媒体以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力量,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打上了“微”烙印,一个无“微”不精彩的“微时代”已悄然来临。传播主体的平民化、传播方式的立体化、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传播速度的裂变化……“微时代”的鲜明特征在强烈冲击着作为国企“生命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同时,也呼唤其与时俱进地紧跟变革创新的步伐,以主动适应新常态,奋发作为,因势利导地开辟一条不断提升企业精、气、神的有效路径。 “微”力无边:审势而谋,正视新变化
微博微言微语,威力不微。只言片语,水滴石穿。中国通信服务上海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通服”)面对无孔不入的“微时代”挑战,在团结一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心无旁骛投入第二轮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开展“基于微时代下思想政治工作状况的问卷调查”,总结形成了“两个新变化”“三大新挑战”“四项新特性”和“五种新机遇”的总体认识。 呈现“两个新变化”
“互联网一代”将成为企业主体。经调研发现,假如维持当前的员工总数规模,按照上海通服每年新进800人的规模来推算,10年以内“80后”“90后”“00后”员工占比将超过50%。“互联网一代”将成为企业主体,其对多元实时信息的高度敏感性和新鲜性决定了他们将乐于把更多的信息整合进移动端,思想政治工作亟需从“面对面”向“键对键”转型。
“互联网思维”将推动企业创新。通过研究员工群体特征,深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运用“微媒体”过程中,务必牢牢把握互联网思维这根主线,在战略、业务和组织三层面对传统价值链进行重新审视。随着深化改革,企业文化不断趋向互联网化,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来打造平台,提升员工归属感体验,让员工成为声音主体,不断开创企业文化管理新局面。 带来“三大新挑战”
“微世界”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带来挑战。
1
“微世界”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传播内容层面上的“把关人”作用被削弱,容易导致在“微世界”里寻求自我彰显的青年员工难辨信息真伪。同时,传播媒介层面上的“议程设置功能”出现转变,思想政治工作者难以在一定时间内制造话题,引起关注。
“微媒体”的综合性和发散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单一性和可控性带来挑战。“微媒体”完全颠覆了传统媒体独控话语权的状况,传统的我讲你听灌输式的显性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受到冲击,局限于弘扬主旋律、灌输大道理,缺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微媒体与广大干部员工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隐形教育迫在眉睫。
“微传播”的自主性和平等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带来挑战。“微传播”的多维辐射势必对干部员工的主流价值观造成较大冲击,尤其是作为企业生力军的“互联网一代”迅速成长,思想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交流平等性呼声日益强烈,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挑战着“意见领袖”们的能力素养和主体权威。 形成“四项新特性”
最佳选择。一是新形式与员工兴趣相吻合。“互联网一代”将成为微媒体使用主体。二是新平台与青年人诉求特点相吻合。随时、简单、宣泄、隐蔽的诉求特点通过网络渠道更便捷。三是新沟通与员工心态相吻合。平等贴近,上下级瞬间带有网友色彩。
最好效果。一是沟通没了障碍。公开或匿名的方式让员工少了思想顾虑。二是信息真实透明。少了“假大空”,多了务实可信,企业风清气正。三是参与主动广泛。随时随地,形成客观上的全员化参与,真正走群众路线。四是效率简单快捷。不受时空限制,渠道多样,时刻畅通,随时查看动态和结果。 最有难度。一是要求高。需要胆识学识、交流技巧、政策水平、决断分寸和应对危机的能力。二是管理难。公开透明是双刃剑,网上的不可控性注定会存在风险。三是无止境。技术层面上需不断更新。四是线上线下一致性很难。线上提出的,有时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落实。
最有前景。一是有群众基础,深受广大员工欢迎。二是新生事物,生命力旺盛,可以掌握员工的真实情绪,听到真实声音。三是延伸扩展的内容很多,线上
2
线下结合大有可为。四是媒介功能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升级,应用越来越高效多能。五是为企业文化建设打开了新天地,带来新动力,注入新内涵。 提供“五种新机遇”
“微时代”的瞬时性传播可带来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率。快捷式的信息传递和快餐式的信息阅读,不受传统传播途径的限制,通过手机等便携通讯设备在短时间内发布信息。如可利用手机报开设“微党课”,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其阅读兴趣等。
“微时代”的碎片化传播可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空间。通过各种微平台搜集大量一手碎片化信息后,经过分析整理,将庞大枯燥的宣教内容变成更多的“碎片信息”,就能形成真实有效的材料,也能为相关的思想决策提供准确服务。 “微时代”的扁平化传播可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双向性。员工跟帖参与的过程让传播的长尾效果更加明显。互动交流的过程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整合民意提供了平等的话语平台,扩大了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为密切联系群众开辟了新渠道。
“微时代”的形象化传播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利用微媒体汇聚起一个焦点事件,激发每位员工的思考感悟,打破过去灌输型宣教方式,使思想政治工作占据主动权。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形式多样的“微”活动更易让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微时代”的立体式传播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无论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微平台把人们全方位立体地连在一起,获取员工思想动态的途径更为便捷,帮助员工开阀泄压的作用更能发挥。传统媒体与微媒体联动共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效整合资源,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 见“微”知著:顺势而为,开辟新路径
面对基于问卷调查分析和理论探讨研究形成的“两个新变化”“三大新挑战”“四项新特性”和“五种新机遇”,上海通服秉持“见微知著”的理念,在顺势而为中努力开辟新路径,以“微政工”模式构建“大政工”格局。 搭建“微平台”,营造“微环境”。20XX年4月至9月,响应中国通服工委号召,上海通服在全公司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以“晒‘双百’,赛易信”为主题的易信技能竞赛活动,为选树百件员工岗位创新的典型案例、百件解决员工实际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