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带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2:08: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渐增加。c点以后叶片上浮的时间延长,最可能的原因是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叶片细胞失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故c~d段叶绿体基质中C3 的生成速率逐渐减少。

(3)由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量一定,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光合速率降低,当光合产氧量与呼吸耗氧量相等时,O2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故15min后,O2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受到CO2浓度限制使光合产氧量与呼吸耗氧量相等。由图可知,d点光合速率小于b点光合速率,若将b浓度更改为d浓度,净光合速率下降,所利用的光照强度降低,故图丙中P点将向左下方移动。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尤其对叶圆片上浮所需要时间与光合速率大小的对应是易错点。

8.科学工作者为研究饥饿对哺乳动物胰岛素分泌的影响,选择健康大鼠若干,分别于禁食0、24、48、72、96小时后,测定血糖和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变化,统计结果下图所示。

(1)饥饿48小时后,血糖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导致血糖浓度升髙。

(2)胰岛素是由__________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血浆中。实验数据表明,和正常进食的大鼠相比,饥饿96小时的大鼠胰腺细胞研磨液中胰岛素浓度约升髙50%~55%,由此可以判断,长期饥饿状态下的大鼠,血浆中胰岛素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哺乳动物下丘脑摄食中枢的细胞中存在着经转录形成的_____________,据此判断,胰岛素可作为信号分子调节下丘脑摄食中枢,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生活状态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应先注射 ____________(填 “胰岛素溶液”、 “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再注射________________(填 “胰岛素溶液”、 “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

【答案】 (1). 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 (2). 胰岛B细胞(或胰岛β细胞) (3). 饥饿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4). 胰岛素受体mRNA (5). 激素调节(或体液调节) (6). 胰岛素溶液 (7). 葡萄糖溶液 【解析】 【分析】

血糖平衡的调节(1)胰岛素的作用:①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②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③促进肝脏、肌肉组织合成糖原;④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⑤抑制肝糖原的分解;⑥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胰

高血糖素的作用:①促进肝糖原分解;②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3)肾上腺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与胰高血糖素为协同作用。

【详解】(1)血糖的来源主要有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饥饿48h后,血糖浓度由较低水平开始显著升高,此时血糖的主要来源为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2)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血浆的。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在饥饿的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减少,但胰腺细胞中胰岛素浓度升高,由此判断饥饿会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3)胰岛素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节下丘脑摄食中枢,这属于激素调节。由此判断摄食中枢表面有胰岛素受体,则会存在着经转录形成的胰岛素受体mRNA。

(4)验证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其一般做法是:先给实验鼠注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小鼠的症状表现,若实验小鼠出现血糖降低的症状,则说明血糖降低与胰岛素有关,然后再给实验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若实验鼠的症状得以恢复,则进一步证明了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故实验组的小鼠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葡萄糖溶液。

【点睛】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9.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尖端以下切段生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下图。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通过______________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其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A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还应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促进细胞伸长 (2). 两重性 (3). 增加溶液中的氧气和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均匀和充分 (4). 切段中内源激素 (5). 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实验一中当A溶液浓度小于1mg/L时,随着A溶液浓度的增加,促进茎段伸长作用逐渐增强,当A溶液浓度大于1mg/L后,随着A溶液浓度的增加,促进茎段伸长作用减弱,而实验二中当浓度为0.1mg/L时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其它浓度组的结果与实验一相差不大,可能是一些偶然因素使浓度为0.1mg/L时所得数据不准确,故需要重复该实验过程,以检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详解】(1)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与生长素类似,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生长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其作用特点是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小麦胚芽鞘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需要大量氧气,溶液中溶解的氧气有限,故需要不断震荡溶液,从空气中补充氧气。另外还可以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均匀和充分。

(3)对照组使用的是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为保证单一变量,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溶液中。植物组织细胞中一般含有一定浓度的内源激素,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故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切段中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进行重复实验。

【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尖端以下切段伸长生长的影响实验,意在考查考生是否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10.回答下列两个有关遗传的问题

小鼠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R、r和 T、t控制。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和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 ♀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控制黄毛和灰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让F1的全部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则F2中r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 。

(2)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 对花粉粒

黄毛弯曲尾 2/12 4/12 黄毛正常尾 2/12 0 灰毛弯曲尾 1/12 2/12 灰毛正常尾 1/12 0

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和丁(bbddee)。请在上述品系中选择合适材料,设计实验直接说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

【答案】 (1). 常 (2). X (3). 3/4 (4). 实验思路:选择甲丙或乙丁杂交得到F1, 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粒形和颜色。预期实验结果:F1花粉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圆形蓝色:圆形棕色:长形蓝色:长形棕色=1:1:1:1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信息可知,杂交子一代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中,黄鼠:灰鼠=2:1,说明黄鼠对灰鼠是显性性状,且与性别无关,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亲本基因型是Rr×Rr,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雄性个体弯曲尾:正常尾=1:1,雌性个体都是弯曲尾,与性别有关,属于伴性遗传,弯曲尾对正常尾是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是XTXt×XTY,对于2对相对性状来说,亲本基因型是RrXX×RrXY;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控制黄毛和灰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分析可知毛色中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的现象,故F1中毛色表现型为2/3Rr、1/3rr,则R、r的基因频率分别为1/3、2/3,F1的全部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则F2中毛色表现型为1/9RR(致死)、4/9Rr、4/9rr,即存活的子代中Rr:rr=1:1,故F2中r的基因频率为1/2×1/2+1/2=3/4。

(2)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是通过糯性和非糯性、花粉粒长形和花粉粒圆形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获得F1(DdEe),若DdEe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显微镜下染色后可观察到圆形蓝色:圆形棕色:长形蓝色:长形棕色为1:1:1:1的性状比,进而可证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由题中所给个体基因型可知,可选取甲×丙或乙×丁杂交得F1,取F1的花粉粒用碘液染色,显微镜下同时观察其粒形和颜色,预期实验结果:F1的花粉粒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圆形蓝色:圆形棕色:长形蓝色:长形棕色=1:1:1:1。

【点睛】该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学会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关系推测基因的位置、亲本基因型,解释性状偏离比现象,并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实验探究生物变异的类型。

11.利用紫外线诱变选育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霉负菌,未突变菌不能在含有一定浓度的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菌体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为选育及提取获得β-胡萝卜素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Tt

T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带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sdws539fj3jk4h7sglc72h8v7sa9700vjd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