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85)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3 8:20: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故答案为:×.

【点评】只有在单位“1”相等时,才能直接比较两个分数所表示数量的多少,由于两个班人数不确定,即单位“1”不确定,因而无法比较两个班男生人数. 17.(1分)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 .(判断对错) 【考点】25: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分析】此题只要举一反例说明不正确即可,如210×3=630,是三位数乘以一位数,而结果是三位数,所以所以原题说法不正确.

【解答】解: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如:210×3=630,900×9=8100.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通常采取反证法,找反例是关键. 18.(1分)3千克的铁比3000克的棉花重. × .(判断对错) 【考点】48:质量的单位换算.

【分析】把3000克除以进率1000化成3千克或把3千克乘进率1000化成3000克,铁和棉花的名数相同,一样重. 【解答】解:3000克=3千克 铁和棉花都是3千克,一样重. 故答案为:×.

【点评】铁和棉花的名数相同,就是质量相同,由于铁和棉花的密度不同,相同质量的铁和棉花体积不同,不要被这一表象所迷惑.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9.(2分)725×8积的末尾有( )个0. A.1

B.2

C.3

D.0

【考点】25: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分析】先用725乘上8求出积,再根据积的末尾0的个数进行判断. 【解答】解:725×8=5800 积是5800,末尾有2个0.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整数的乘法及应用,要求积的末尾有几个0,要先算出得数,再确定积末尾0的个数.

20.(2分)下面的图形都是用3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其中周长最大的是( )

A. B.

C. D.

【考点】82:图形的拼组.

【分析】数一数组成封闭图形的一周的小正方形的边数,再乘1即可计算出图形的周长,比较即可解答.

【解答】解:假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厘米, A、周长是:(1+3)×2=8(厘米) B、周长是:1×8=8(厘米) C、3×4=12(厘米) D、6+4=10(厘米) 所以周长最长的是C.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灵活解答即可. 21.(2分)如图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为( )

A.

B.

C.

D.

【考点】18: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

【分析】分数的意义为: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据此对图形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此圆被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阴影部分面积是三角形加上弧形阴影,通过结合图形的拼补正好占整个图形的,则阴影部分占这个圆形的. 故选:B.

【点评】本题通过图形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 22.(2分)1秒可以( )

A.读一篇文章 B.写一个字 C.吃一顿饭 D.跑100米

【考点】43: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识,可知计量读一篇文章用“小时”做单位;可知计量写一个字用“秒”做单位;计量吃一顿饭用“分钟”做单位,计量跑100米用“秒”做单位的数字为10几,据此得解. 【解答】解:1秒可以写一个字;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3.(2分)把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 )分米. A.16

B.12

C.8

D.4

【考点】A1:长方形的周长.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分割特点,可得出分割后的长方形的长是原正方形的边长4分米,宽是原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是2分米,由此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求出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即可. 【解答】解:4÷2=2(分米) (4+2)×2 =6×2 =12(分米)

答:小长方形的周长是12分米.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掌握.

四、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出周长均为12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1个,并标出各边的长.(6分)

24.(6分)在下面的方格图中画出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每小格的边长是1厘米)

【考点】9F:画指定周长的长方形、正方形.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C=2(a+b)”,所画长方形的长、宽之和为(12÷2)厘米,其周长就是12厘米,如可画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C=4a”,所画正方形的边长为(12÷4)厘米.

【解答】解:在下面的方格图中画出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不唯一)和正方形各一个:

【点评】根据周长(或面积)画长方形关键是确定长、宽;根据周长(或面积)画正方形关键是确定边长.

五、我会计算.(1题4分,2题12分,3题5分,共21分) 25.(4分)直接写得数.

+= ﹣=

160+230= 1﹣=

400×8= 396×9≈

206×3= 282+356≈

【考点】21:整数的加法和减法;25:整数的乘法及应用;2C:数的估算;2E: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分析】根据整数加法、分数加减法和整数乘法、以及估算方法口算即可. 【解答】解: += ﹣=

160+230=390 1﹣=

400×8=3200 396×9≈3600

206×3=618 282+356≈640

【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8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sga480g0r47hq70zb090vngk58yn6010e1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