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机械制造练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3:19: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Q右 =

0.5 ? ??

? 19.98 ? 19.9 ? ? 0.025 ?

%

? ? 21.19

19.98 ? 19.9 ?

Q右 ? 0.5 ? ???

? 0.025 ? Q右 右

Q右 右 不可修 (10 分)

(2)该废品可以减少。由题意可知,常值系统误差为 0.03mm,可通过对工艺系统进 行适当的调整来减小常值系统误差,从而减小废品率,可减小 21.19%。(5 分)

(3)由于是轴类零件,故,废品中,21.19%为可修废品,0.069%为不可修废品。(5

分)

教材:4-11、13、14、15、18。

? ? 0.069

% 可修

单元综合复习(九)

第五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一、单向选择题:

A、铸件;

B、锻件;

1、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 )。

C、棒料;

D、管材。

2、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 )。

A、铸件;

B、锻件;

C、焊接件;

D、冲压件。

3、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可以获得( )。

A、加工余量均匀; B、无定位误差; C、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壁厚均匀; D、金属切除量少。

4、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使用被加工表面的( )基准作为精基准。

A、设计;

B、定位;

C、测量;

D、装配。

5、精基准选择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可以获得( )。

A、夹具设计简单; B、保证基准统一; C、切除余量均匀; D、没有基准不重合误差。 6、基准统一原则的特点是( )。

A、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高;

B、夹具种类增加; C、工艺过程简单;

D、加工余量均匀。

7、磨削主轴内孔时,以支承轴颈为定位基准,其目的是使定位基准与( )重合。

A、设计基准;

B、装配基准;

C、测量基准;

D、工序基准。

8、箱体类零件常采用( )作为统一精基准。

A、一面一孔;

B、一面两孔;

C、两面一孔;

D、两面两孔。

9、经济加工精度是在( )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A、最不利;

B、最佳状态;

C、最小成本;

D、正常加工。

10、铜合金 7 级精度外圆表面加工通常采用( )的加工路线。

A、粗车;

B、粗车-半精车;

C、粗车-半精车-精车;

D、粗车-半精车-精磨。

11、淬火钢 7 级精度外圆表面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

A、粗车-半精车-精车; C、粗车-半精车-粗磨;

B、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D、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12、铸铁箱体上 φ120H7 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

A、粗镗-半精镗-精镗; C、粗镗-半精镗-粗磨;

B、粗镗-半精镗-铰; D、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

13、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 )进行。

A、切削加工之前; B、磨削加工之前; C、切削加工之后; D、粗加工后、精加工前; 14、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 )。

A、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B、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C、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D、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 15、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 )。

A、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B、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C、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D、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16、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 )。

A、各组成环中公差最大值; C、各组成环公差之和;

B、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 D、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

17、派生式 CAPP 系统以( )为基础。

A、成组技术;

B、数控技术;

C、运筹学;

D、网络技术。

二、多向选择题:

1、选择粗基准最主要的原则是(

)。

A、保证相互位置关系原则; C、基准重合原则;

2、采用统一精基准原则的好处有(

B、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分配原则; D、自为基准原则。

)。

B、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D、可以减小加工余量。

A、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的形状精度; C、可以简化夹具的设计与制造; 3、平面加工方法有(

A、车削;

B、铣削;

)等。 C、磨削;

D、拉削。

4、安排加工顺序的原则有( )和先粗后精。

A、先基准后其他; B、先主后次; C、先面后孔; D、先难后易。 5、采用工序集中原则的优点是(

A、易于保证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C、可以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 6、最小余量包括 (

A、上一工序尺寸公差;

C、上一工序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厚度; 7、单件时间(定额)包括(

A、基本时间; 8、辅助时间包括(

B、辅助时间;

)等。

)等。

C、切入、切出时间;

D、工作地服务时间。

)。

B、便于管理;

D、可以减少工件装夹时间。

)和本工序安装误差。

B、本工序尺寸公差; D、上一工序留下的形位误差。

A、装卸工件时间; B、开停机床时间; C、测量工件时间; D、更换刀具时间。 9、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有缩短(

)等。

A、基本时间; B、辅助时间; C、休息时间; D、工作地服务时间。 10、CAPP 系统按其工作原理可划分为(

)和综合式。

A、全自动式; B、半自动式; C、派生式; D、创成式。 11、目前 CAPP 系统的零件信息输入方式主要有(

A、编码描述法;

B、特征描述法;

)。

D、从 CAD 系统直接获取零件信息。

C、图形识别法;

三、判断题:

1、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重要依据。 )

2、编制工艺规程不需考虑现有生产条件。 )

3、编制工艺规程时应先对零件图进行工艺性审查。 )

4、粗基准一般不允许重复使用。

(( ( (

5、轴类零件常使用其外圆表面作统一精基准。 )

6、在定位基准的选择中,基准重合原则与基准统一原则两者只能取其一。 )

7、在定位基准的选择中,基准重合原则与基准统一原则两者有时能够兼顾。 )

8、淬硬零件的孔常采用钻(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的工艺路线。 )

9、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宜采用磨削方法进行精加工。 )

10、抛光加工的目的主要是减小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

11、工序余量等于上道工序尺寸与本道工序尺寸之差的绝对值。 )

12、中间工序尺寸公差常按各自采用的加工方法所对应的加工经济精度来确定。 )

13、直线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和减环。 )

14、工艺尺寸链组成环的尺寸一般是由加工直接得到的。 )

15、在工艺成本中可变费用是与年产量无关的费用。 )

16、采用 CAPP 有利于实现工艺过程设计的优化和标准化。 )

17、派生式 CAPP 系统具有较浓厚的企业色彩。 )

18、创成式 CAPP 系统以成组技术为基础。 )

四、填空题:

1、工件的装夹方式有 装夹、 装夹和

装夹三种。 2、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 、 、 和 。3、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有 、 、

和 。

4、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有

装夹、

装夹和 装夹三种方法。

( ( ( ( ( ( ( ( ( ( ( ( (

搜索更多关于: 机械制造练习题 的文档
机械制造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sgo30v6nd6et871df8g8njyy26yqz018g3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